好好賣房 好好住房
摘要:好好賣房 好好住房業主和房地產開發商維護各自利益時都“忌沖動”□周刊記者 胡江濤 文/圖 不少小區的業主和物業公司之間都存在矛盾。業主維權意識增強市民王
好好賣房 好好住房
業主和房地產開發商維護各自利益時都“忌沖動”
□周刊記者 胡江濤 文/圖
不少小區的業主和物業公司之間都存在矛盾。
業主維權意識增強
市民王先生居住小區的綠化面積沒有達到房地產開發商當初承諾的標準,王先生拒絕繳納物業費。近日,王先生被物業公司告上法庭。
王先生認為,物業公司屬于房地產開發商,沒有經過公開招標,綠化面積又沒有達到當初的規劃標準,他拒絕繳納物業費。
物業公司認為,他們已經履行了當初和業主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王先生應該繳納物業費。至于綠化面積,是房地產開發商和業主之間的事情,物業公司能夠做的,只是在中間充當協調員的角色。
王先生咨詢律師。律師說,該小區物業公司屬于前期物業公司,不需要進行招投標管理。
現在,王先生正在準備材料,起訴房地產開發商。
像王先生這樣,很多業主在購房后,在和物業公司、房地產開發商打交道的過程中遭遇諸多問題,他們開始運用法律手段維權。
不要維權過度化
近年來,駐馬店業主的維權事件主要集中在物業費收取、物業管理不規范、停車位、房屋質量問題、延期交房、規劃變更、交房手續不全、無房產證、生活設施規劃不合理、不具備交房條件、暖氣初裝費和燃氣開口費問題、有線電視初裝費等方面。
某小區業主胡女士家的房子質量有問題。在和房地產開發商協調無果的情況下,胡女士和小區里的其他遇到同樣情況的業主商議,組建一個微信群,集體和房地產開發商進行溝通。
在維權的過程中,因為人多,訴求不同,業主內部很難統一意見,而房地產開發商的態度很模糊,最終,事情越鬧越大。
近日,市區某樓盤公寓項目開盤前一天,業主梁先生接到了其他業主打來的電話,讓他在公寓開盤當天到營銷中心集合,共同維權。
早在公寓未開盤前,他因有事到營銷中心辦事。晚上回家時,妻子說,她看到有業主在群里發消息,說梁先生是“間諜”。
結果,房地產開發商的開盤活動受到很大影響。
采訪中,記者發現,小區業主維權,固然和房地產開發商有一定的關系,但是一部分業主在簽訂合同時,沒有詳細查看合同約定或者對相關法律法規不了解,也容易產生一些問題。而其中某些問題,是業主個人造成的。
市雪松大道有一家樓盤。交房時,房地產開發商稱房屋實際面積比簽訂的合同上顯示的面積要大,讓業主補交房款。業主認為,房地產開發商不能將自己不慎增加房屋面積產生的費用讓業主承擔。
其實,按照法律規定,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的是合理的。房地產開發商可據實結算房價款;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
依靠法律理智維權
業主權益被侵害,捍衛合法權益理所當然。但是,記者發現,一些業主的維權結果并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有時候甚至在不可控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業主和房地產開發商之間、業主和物業公司之間,矛盾一旦激化,往往雙方利益都會受損。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主表示,業主們其實并不想將矛盾激化,但是問題得不到解決,他們也沒有其他辦法。
市區一家房地產開發商表示,市場化社會需要契約精神。但一些業主存在大量的契約外訴求,比如景觀、入戶門、層高等方面。他們直接跳出合同,憑著自己的理解而產生訴求。此外,一些業主的維權方式好像以前的“醫鬧”,給社會帶來一些不穩定因素。
該房地產開發商還強調,小區內的業主因為購房,從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大家的價值觀不一樣。如果一些業主不參與集體維權活動,其他業主會說他們拿了“好處”。這倒逼業主加入維權的隊伍中。,
該房地產開發商坦言,業主維權的背后,肯定和房地產開發商沒有把產品做好有著密切關系。一些房屋設計有問題,施工不合格,但是,業主一旦集體維權,出現不和諧的局面,會讓房地產開發商“破罐子破摔”,反而起不到積極作用。業主們要依靠法律,理智維權。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