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神舟深情“吻”天宮
摘要: 昨天 神舟深情“吻”天宮飛船經歷5次變軌 靠攏過程4次停泊檢查航天員拍下首張“全家福” 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
昨天 神舟深情“吻”天宮
飛船經歷5次變軌 靠攏過程4次停泊檢查
航天員拍下首張“全家福”
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組合體飛行模擬畫面。
昨天凌晨3時18分,距離地面393公里的太空中,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相距30米處,彼此深情凝望,等待著最后的靠攏。
13分鐘后,群星璀璨的夜空中,神舟十一號在經歷5次變軌、歷時40多個小時之后,穿越了萬里蒼穹,終于與天宮二號輕輕相擁相吻——“天神”成功合體!
“北京,我是神舟十一號,神舟十一號在空間實驗室向全國人民問好!”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后,早晨6時30分,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先后進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兩人并排站立,以一個標準的敬禮帶來實驗室給全國人民的第一聲問候。
【對接】
3時31分
“天神”成功合體
“飛船轉30米保持!”、“飛船轉最后靠攏!”、“飛船最后靠攏狀態正常!”……凌晨3時18分開始,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大廳的指令聲開始緊湊起來。隨著飛控大廳里每一條調度口令的響起,大屏幕上神舟十一號向天宮二號越靠越近。3時31分,對接鎖緊完成,神舟十一號飛船經歷了40多個小時的遨游,終于將天宮二號成功攬入懷中。自動交會對接完成后,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豎起大拇指表示祝賀。
這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坐在飛控大廳第二排的飛控專家鄒雪梅的心——除了嚴密監視飛船狀態外,她還需要在每一個停泊點,準確判斷飛船是否需要提前轉出。特別是,面對任務期間隨時可能發生的故障和緊急情況,鄒雪梅要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確保任務安全。此前,為了確保自主導引段的順利執行,鄒雪梅帶領中心科技人員制訂了近百個應急預案,充分考慮了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及應對措施。隨著時間的推進,一條條用過的應急預案被劃掉,“應急預案劃掉得越多,代表著我們離最后的勝利越近。”鄒雪梅說。
靠攏對接
“四步”歷盡波折
看似時間不長的對接,其實經歷了波折的“四步走”戰略。
首先,神舟十一號飛船入軌后,需要經歷5次變軌,到達與天宮二號相同的393公里高的軌道。
其次,兩名航天員先回到返回艙,并且把返回艙與軌道艙之間的艙門關嚴,此外,他們還要穿上艙內航天服,做好保護措施。
再次,當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相距5公里時,飛船將進行4次停泊——分別為兩者相距5公里、400米、120米和30米時,飛船將通過敏感器和通信設備,檢查位置、距離姿態是否合適,其中,在120米處的停靠站,如果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的設備出現問題,將切換到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
最后一步,在30米靠攏后,神舟十一號的捕獲鎖會伸出,與天宮二號建立初步的連接,之后,捕獲鎖往回慢慢收縮,將飛船和天宮拉近,當對接環完全對上時,對接環里的鉤鎖會緊緊鉤定在一起,完成對接。
【進駐】
“天神”順利來相會 “海冬”愜意入天宮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天神”組合順利相會。航天員先向地面報告對接完成,然后根據地面口令,兩名航天員解開束縛帶,從座椅上緩緩起身,依次打開返回艙艙門平衡閥和返回艙艙門,進入軌道艙。兩名航天員在軌道艙脫下艙內壓力服,換上了藍色工作服。
在完成各項準備后,航天員景海鵬在6時8分左右來到天宮二號實驗艙艙門附近。透過艙門,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內的五星紅旗已清晰可見。15分鐘后,實驗艙與對接通道實現壓力平衡,滿足艙門打開條件。只見景海鵬將碩大的“鑰匙”插入艙門,緩慢旋轉4圈之后,6時24分,艙門緩慢開啟,景海鵬率先飄浮進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內。景海鵬帶著滿臉的喜悅,揮手向全國人民致意。“暢快”地在寬敞的空間實驗室里溜達一圈之后,景海鵬開始對實驗艙內的設備進行檢查。6分鐘之后,6時30分許,陳冬從艙門處飄浮進入空間實驗室,“海冬”組合在艙內會合。
按計劃,后續航天員將在艙內開展相關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迎客】
飛船發射前八天 天宮已經準備好
早在神舟十一號發射之前,天宮二號就已經做好了迎接遠方來客的準備。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研究室研究員趙丕盛介紹,飛船發射前14天,科研人員就開始著手在天宮二號建立載人環境。因為天宮二號是一個密閉的容器,長時間之后會有有害氣體釋放,這時的主要任務是提前打開天宮二號的空氣凈化裝置,將有害氣體凈化掉。
到飛船發射前8天,啟動天宮二號供氣設備的功能檢查,同時提升艙溫,建立艙壓,使其基本滿足進人條件。“也就是說,在發射前8天,天宮已經做好進人準備,就等待飛船來對接了。”趙丕盛介紹。
從飛船“穿越”到天宮的瞬間,航天員們會不會感受到什么不適呢?對此,趙丕盛解釋道,對接前,地面飛控人員就已經把飛船和天宮二號的氣壓調到了基本一致;進入天宮二號前,航天員打開平衡閥之后,飛船和天宮二號內的氣壓就基本可以達到平衡。因此,在空間轉換的瞬間,航天員感受不到氣壓的變化。溫濕度同樣也會很快達到平衡。
那么,在這寬敞的空間里,航天員們享受到的究竟是怎樣的環境呢?趙丕盛介紹,對接時,天宮二號保持了宜人的溫濕度環境,“大概相當于我們在地面上穿一件夾克衫、單褲子感覺到很舒適的溫度條件,濕度與地面差不多,比北京要濕潤一些。”進入天宮二號之后,航天員們還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對溫濕度進行調節,“就像艙內加載了一個空調一樣。”
【宜居】
天宮二號很溫馨 噪聲不大空氣好
相比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的對接,此次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對接之后,航天員駐留時間更長。為了給航天員營造更為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此次天宮二號在諸多細節技術上也進行了完善和創新。比如,科研人員通過采取一系列降噪措施,使得供氧設備的噪聲變小,降低了對航天員休息的影響。另外,由于人體排汗,會使得密閉艙內的濕度升高,為了使艙內濕度處于合適范圍之內,就要采取冷凝干燥措施,從而會持續產生冷凝水。此前航天員需要定時收集冷凝水,工作強度比較大,此次天宮二號增加了一個“液滿提醒”自動報警裝置,航天員聽到液滿提示報警后,再適時收集冷凝水,大大減少了工作量。目前,這部分水還只是收集儲存;未來空間站工程中,這部分水經過凈化之后可以飲用,從而實現循環利用的目標。
除了溫濕度,二氧化碳等氣體濃度也是環境監測的重要指標之一。天宮二號會對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氣體進行持續凈化,“在自己房間待久了,不開窗通風也會產生異味。但是總的來說,由于有空氣凈化系統,天宮二號里空氣還是比較清新的。”
【特寫】
陳冬入“宮”
差點“飛”過頭
拍攝首張“全家福”
昨天凌晨3時31分,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牽手成功。而牽手的瞬間,恰好在我國境內上空。
自動交會對接實施期間,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在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值守,密切監視著飛船儀表盤上的各類數據和對接過程,認真執行各種指令發送操作,并通過天地通信系統,迅速準確地向地面報告交會對接實施情況。
按照任務實施計劃,在成功完成交會對接后,兩個飛行器之間的對接機構形成了一個直徑80厘米,長約1米的通道。通過這個通道,航天員能夠進入天宮二號。
然而,要進入天宮二號,航天員需要開啟“三重門”。航天員首先要打開的是返回艙和軌道艙的艙門,這個過程大約耗時1小時。航天員必須先調整艙門兩側的氣壓,才能在安全的情況下打開這兩道門。
打開這兩道門后,航天員則需要面對最后一道,也是最難打開的天宮二號艙門。由于對接通道只有不到1米長、800多毫米粗,航天員想找到一個穩定的姿態開門并不容易。
此時,他們會使用手腳限位器幫忙,打開最后的一道門,進入天宮二號。
6時24分,景海鵬成功打開天宮二號艙門,和陳冬先后“游”入天宮二號實驗艙,陳冬還略顯激動地差點“飛”過頭,這時“老司機”景海鵬拉了他一把,讓他抓住扶手穩定下來,隨后兩人敬禮并向全國人民問好。此前,兩人已經換好了藍色的艙內工作服,打開設備包取出了手持攝像機,為之后打開軌道艙艙門時進行錄像。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