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八卦亭漸漸消失的印記
摘要:□晚報記者 戶向陽 文/圖十月的駐馬店,秋高氣爽,天高云淡。駐馬店貿易廣場西側的市南海路最北段,新修的道路筆直干凈,路上車輛、行人川流不息,多而不亂,雜而有序。
□晚報記者 戶向陽 文/圖
十月的駐馬店,秋高氣爽,天高云淡。
駐馬店貿易廣場西側的市南海路最北段,新修的道路筆直干凈,路上車輛、行人川流不息,多而不亂,雜而有序。
路邊的市糧食局老車隊家屬院門口,82歲的沈榮道老人和鄰居們正在聊天,現場不時響起爽朗的笑聲。這也是幾位老人的常態,如果沒事兒,他們每天都要到門口坐坐,拉拉家常,說說笑笑,過著幸福的晚年生活。
聊天時,老人們總會不經意間提起已經消失的八卦亭。八卦亭也稱八角亭,舊址位于市糧食局老車隊家屬院北側不遠處,現在的駐馬店貿易廣場西側,東臨南海路最北段,西臨鐵路。
老人們之所以會經常提起八卦亭,是因為八卦亭不僅是駐馬店過去一大景觀,而且是蔣介石和唐生智駐馬店之戰的見證。
八卦亭舊址所在地。
曾是駐馬店五大景觀之一
原《驛城晚報》總編輯林國喜寫過一篇題為《蔣唐戰爭和八角亭》的文章,考究過八卦亭的建設過程和形狀。
林國喜在文章中所述,八卦亭占地約25畝,南北走向,四周青磚透花墻。大門朝西,南北門柱分別題“壯士沖霄漢”和“英氣震山河”,橫額題“浩氣長存”,門樓上書“國民革命第七軍陣亡將士陵園”。園內修有紀念亭,八柱八梁,縱橫交錯,當地群眾因此稱此亭為八角亭或八卦亭。
據一些老市民講,過去,駐馬店很小,代表性的建筑也不多,八卦亭和平等路的“高橛子”(基督教堂)、老街的耿家牌坊、新華街的9間樓、中華街的18間樓,是駐馬店的五大景觀。很多到駐馬店來游玩的人,一定要到這些地方看看。
今年79歲的韓智民老人告訴記者,過去駐馬店小,能玩的地方不多,他小時候就經常去八卦亭那兒玩。當時,八卦亭就只有亭子了,已經沒有了院墻和其他建筑,亭子中間有一個大石碑,石碑上刻著很多陣亡將士的名字,上面刻的也有楊虎城的名字,大約是楊虎城為他們立的碑,亭子四周有很多墳頭。
韓智民老人告訴記者,解放后,那兒也成為駐馬店槍斃人的一個場所,自由街一名販賣“大煙”的人就是在那兒槍斃的。后來,去那兒玩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因蔣唐之戰而建
林國喜在文中介紹,八卦亭是因蔣唐之戰而建的。駐馬店地處中原腹地,不僅是交通要道,而且是重要的軍事重鎮,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27年5月,北伐軍總指揮唐生智將總部設于駐馬店,駐馬店成為第二次北伐戰爭的前沿陣地和戰略要地。
1929年5月,唐生智駐防河北,要求調回湖南,蔣介石不但拒絕,而且令唐生智部開赴河南與正在討伐蔣介石的西北軍作戰。同時,蔣介石調唐生智任南京軍事參議院閑職,蔣唐矛盾因此加劇。當年12月1日,唐生智在鄭州通電反將,并率10萬大軍南下。
1929年12月20日,唐生智總指揮部進駐駐馬店,并以此為據點向武漢方面的蔣軍進攻。蔣介石急令駐扎在平漢路南段的顧祝同、劉峙、蔣鼎文、陳誠等部到信陽集結出兵拒唐。雙方在明港一帶激戰數場,各有傷亡。蔣軍占據確山,唐軍退守駐馬店。
1929年冬,豫南大地普降暴雪,天寒地凍,滴水成冰。駐守南陽的楊虎城新編十四師,接到蔣介石急速東進、到駐馬店協助攻唐的電令后,冒雪向駐馬店進軍,并12月30日夜到達現在的驛城區劉閣街道。
1930年元旦,楊軍以兩個團為先鋒,分別從西北門和西門攻入城內,與唐軍短兵相接,激烈巷戰。同時,胡宗南部從背后夾擊,唐軍損失慘重,只好倉皇逃跑。1930年1月11日,唐生智殘部萬余人集中在漯河接受改編,隨后通電下野,蔣唐戰爭結束。
蔣介石為褒獎楊虎城部的英勇戰績,下令對全體參戰官兵各晉升一級,將新編十四師番號改為陸軍第十七師,升楊虎城為第七軍軍長。同時,為紀念陣亡官兵,定在駐馬店建“國民革命第七軍陣亡將士陵園”,即群眾口中的八卦亭。
毀于日軍轟炸
“國民革命第七軍陣亡將士陵園”成為蔣唐駐馬店之戰的見證,只可惜這一景觀,卻被日軍炸毀。
林國喜在文章中介紹,“國民革命第七軍陣亡將士陵園”剛建好時,有專人看管和修繕,曾遭日軍飛機轟炸,后無人修葺而荒蕪。
史料記載,1938年4月4日、5月20日、5月22日,日軍曾先后三次轟炸駐馬店。其中4月4日上午,日軍炸毀了駐馬店的飛機場,而飛機場與“國民革命第七軍陣亡將士陵園”距離很近。5月22日上午,日軍又從安徽蚌埠起飛18架飛機,再次轟炸駐馬店。敵機飛入市區空中時,見有信號彈打向段莊(富強路北段)上空,便立刻向段莊俯沖,掃射、投彈,輪番轟炸數次。機場、汽油庫、軍火庫相繼中彈,燃起沖天熊熊烈火。“國民革命第七軍陣亡將士陵園”與段莊只相隔一條鐵路,自然難免遭到轟炸。
據林國喜介紹,解放后,“國民革命第七軍陣亡將士陵園”就只剩破殘的八卦亭,文革初期又遭到紅衛兵的毀壞。
沈榮道老人1965年轉業到駐馬店工作。幾十年來,他工作、居住的地方都離“國民革命第七軍陣亡將士陵園”很近。
據他介紹,1965年他來到駐馬店時,就經常路過陵園,那時陵園內已沒有了亭子,只剩下石碑,是一個很荒蕪的地方。
八卦亭的印記漸漸消失
“現在知道八卦亭的人越來越少了。” 沈榮道老人告訴記者,大約是修建貿易廣場時,把八卦亭所在的位置堆成一個大土堆,土堆上面建一個亭子,可能是仿照八卦亭所建。土堆上還種了很多樹木和花草,成為一個小游園,經常有人去那兒玩,還有居民在那兒跳舞。幾年前,游園又被拆除,蓋上了房子。
“我們年齡大的人都知道八卦亭,年輕人就不知道了。”說起已經消失的八卦亭,沈榮道老人有些遺憾。
幾年前,記者也曾去過八卦亭舊址處的游園。游園內樹木茂盛,曲徑通幽,鳥兒鳴叫,甚是清靜。亭子靜靜地立于游園最高處,和八卦亭似曾相識。
如今,記者再去采訪,卻再也找不到八卦亭的影子。一排黃色的兩層小樓立在路邊,門窗俱新,看樣子建的時間不長。樓下的門面房前,集聚不少人,說說笑笑,甚是熱鬧。一打聽才知道,這里已成了勞務市場。
現場的很多人并不知道,這座樓及其西側的位置,便是有名的八卦亭所在地。
如果八卦亭不被破壞,也許它會和全國很多八卦亭一樣,成為著名的景點,而今,這也只能是猜想了。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