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未來烽煙再起 科普世界等你挑戰
摘要:原標題:探知未來烽煙再起 科普世界等你挑戰 日前,“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來2016年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在北京中國科學技術館啟動, 這項備受
日前,“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來2016年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在北京中國科學技術館啟動, 這項備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達人關注喜愛的科普公益賽事再一次為廣大富有夢想、敢于實踐的青年們開啟了“探知未來”的大門。今年的報名通道啟動伊始,已有近4000支隊伍踴躍報名,大賽已然成為青年學生展示科技創新能力的首選平臺,更成為當代學子們提升綜合能力的一個全新舞臺。
“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來2016年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是由中國科協科普部、共青團中央學校部主辦,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承辦;并且由中國三星獨家贊助,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獨家公益支持,互動百科獨家推廣。自2013年至今已延續了四屆。經過前三年的初生、探索與蛻變,第四屆大賽已成長為了影響力超群的公益賽事,參賽隊伍也從2013年的2703支發展為2015年的7224支,累計參與人數超過17萬,在全國大中院校及高中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趣味性與科技感并行
大賽命題再升級
不足20克的桐木條結構力撐325公斤杠鈴片、僅以手持風機的動力實現逆風載人行駛的自制裝置、由高中生自主編程設計的可尋跡無人控制賽車,還有為特殊人群量身定制的基于腦電波的智慧輪椅、有如好萊塢大片般酷炫的智能體感機器人,歷屆大賽涌現出的優秀作品,展現了青年學子們的科技創新熱情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大賽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認可。
在三年的積淀下,今年的大賽既有傳承又有改變,為順應社會科技發展趨勢,有選擇地更替了命題內容,并對保留命題進行升級與微調,兼具趣味性與科技感。在科普實驗單元,智能交通命題與能源利用命題得以保留,在比賽規則、比賽環境、參賽人群劃分和考察內容部分做了微調,更加符合科技發展的同時也加強了趣味性和難度。作為唯一的“傳統項目”——安全保護命題方面則綜合考慮了命題的生命力與挑戰性,全新引入的安全保護命題將以橋梁結構制作為內容,要求學生利用指定材料,設計并制作一個能夠承受移動和沖擊荷載的橋梁結構模型,希望廣大學生在參賽過程中對生活中由橋梁結構倒塌導致的人員傷亡現象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并通過動手實驗,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創意作品單元則依然以“節能、環保、健康”為主題,引導學生利用科技的手段、創新的思想,解決未來的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加入更多前瞻性的設計,提升作品本身對于社會的意義,激勵青少年利用科學知識及創新意識解決問題并為未來發展貢獻力量。
“殿堂級科學大牛”全面參與
為大賽保駕護航
2016年,大賽除了在文化、服務等方面在往屆賽事基礎上加以提升,更加重視專家陣容的組成,不僅延續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計算機專家倪光南院士擔任首席專家,更是力邀到了自動控制領域的泰斗人物吳澄院士擔任今年的首席裁判長。與此同時,大賽在保留來自清華大學的高云峰老師、北京四中的李雪梅老師、央視資深影視制作人劉劍松三位資深科技賽事專家作為大賽顧問團的基礎上,又力邀來自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的卓晴老師加入顧問團,共同為大賽命題的權威性、科學性和普及性把關。另外還有來自全國各高校及各科技領域的20余位專家學者組成大賽專家委員會,確保大賽的公平性。超強的專家陣容力保大賽權威,也為中國科普事業的傳承搭建了一座橋梁,讓更多科技青年有機會與老一輩科學家親密接觸。
此外,在大賽報名階段,組委會組織的命題說明會先后在哈爾濱、成都、廣州、上海和北京五個賽區順利舉行,邀請到來自全國各地近200名專家與教師參與,探論中國青少年科普工作現狀及解讀新一年大賽命題。通過對指導老師的定制化滲透,讓報名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為想要參賽的學生提供一手信息。
報名參賽零成本
獎品獎勵動人心
為了解決參賽選手的后顧之憂,大賽仍然延續以往慣例,不收任何報名費用,并且報銷復賽及決賽晉級團隊的交通、住宿、用餐全部費用。在這里,科技達人們只需要全神貫注于比賽,真正實現全程免費參與。入圍到決賽還將獲得三星電子產品,每個命題的冠軍團隊將獲得免費到發達國家的尖端科技企業及世界排名最靠前的大學深入參觀交流的機會。哈佛、MIT、微軟、波音、三星Dlight館……都留下了大賽冠軍的風采。不同于一般出國觀光,學生們進行的是一場高級別的探知未來科技之旅。他們中很多人是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出國,在感受當地的文化、科技,也令很多學生對未來人生有了新的規劃。
另外,參與大賽報名,還將有機會被選拔出來參與央視電視欄目錄制。如果你是參與安全保護命題的選手,更有機會將自己的作品落實到現實,相信在現實中有自己參與建造的一座橋梁,你也會為自己感到驕傲吧!
三星助力夢想
圓夢科技青年
在過去的三年間,大賽得到了包括政府、企業、公益組織、媒體單位、學校與一線教師在內的大力支持,作為持續開展“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來”公益項目的三星公司,利用其深厚的科技背景,以不斷的創新精神助力中國青少年成長,培養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對科技的興趣。為中國青少年科技人才培養、社會大眾科普教育貢獻力量。
大賽之外,三星還將知名專家學者在高校展開科普論壇,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線上的科普互動課堂等,打造一系列豐富多彩并且易于參與的科學傳播活動。
參賽規則
1. 參賽條件:全國普通高中(含中專、技校)在校學生、全國高校在校學生(含大專生、高職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團隊形式報名參加。每支參賽隊伍由參賽選手和指導老師組成,每支隊伍選手2~3人,指導教師1人。參賽者可在本校范圍內自由組隊參加比賽,但不得重復報名組隊參加同一單元比賽。
2.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0月16日
3. 賽區劃分:
全國共分為五大賽區:
?。ㄒ唬┍本┵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復賽地點:中國科學技術館(北京)
?。ǘ┕枮I賽區:黑龍江、吉林、遼寧
復賽地點: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館(哈爾濱)
(三)上海賽區:上海、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復賽地點:上海科技館(上海)
(四)廣州賽區: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南、河南
復賽地點:廣東科學中心(廣州)
(五)成都賽區:四川、重慶、貴州、云南、西藏、甘肅、寧夏、青海、陜西、新疆
復賽地點:四川科技館(成都)
決賽地點:中國科學技術館(北京)
4. 參賽方向:
創意作品單元:
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知未來”為原則,發現一個生活中存在的與“節能、環保、健康”相關的問題,提出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并制作作品。
科普實驗單元:
智能交通:設計并制作一個行駛裝置,裝置通過自主識別道路方式或者手機遙控方式完成大賽指定賽道。
能源利用:自選材料設計并制作一個裝置,使其可利用風能做到逆風行駛并負重。
安全保護:利用指定材料,設計并制作一個能夠承受移動和沖擊荷載的橋梁結構模型。
(責編:王藝錠、熊旭)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