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黑洞\"奧秘的人
----記著名華裔天文學家張雙南
摘要: 這是一個金色的早晨,當太陽噴薄欲出時,老區確山整個縣城像披上薄薄的輕紗,沐浴在霞光之中。確山縣第一高級中學的師
這是一個金色的早晨,當太陽噴薄欲出時,老區確山整個縣城像披上薄薄的輕紗,沐浴在霞光之中。確山縣第一高級中學的師生們像過節似的,個個喜氣洋洋,人們一大早就起床擠在校園大門口的兩側,迎接著名華裔天文學家、諾貝爾提名獎獲得者——張雙南博士。這是張雙南出國后,回到家鄉探望母校——確山第一高級中學時的一幕。
學 生 時 代
張雙南1962年12月出生于確山縣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良好的家庭環境,使張雙南從小就養成了勤奮努力、刻苦鉆研的性格。從小學到高中,張雙南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特別是他在上高中時,理科成績名列全校第一,歷次在地、縣舉行的物理競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張雙南最感激的是他上高中時的物理教師,得益于老師的啟發誘導,耐心輔導,才使他慢慢地偏愛上了物理這門功課,這為他后來在高等教育學院學習、從事物理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志者事竟成。1979年,張雙南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圓了他上大學的夢。這也是恢復高考以來,老區確山第一個考入清華大學的學生。張雙南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十分珍惜這段寶貴的學習時間,他學習刻苦,孜孜不倦,有時,為了弄懂一個問題常常通宵達旦。同學們見張雙南這樣廢寢忘食的學習,就關切地勸他說:"雙南,考上大學了還愁沒工作嗎”?你這樣學習會把身體搞壞的。張雙南總是笑著對他們說:“學習哪有累壞身體的,我會照顧好自己的”。其實張雙南心里想的是:他來自老區,是老區人民養育了他,只有好好學習,珍惜這段寶貴的學習時間,才能為老區人民爭光。
1984年大學畢業后,張雙南又考入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讀碩士研究生。其間,他的指導老師就是譽為"中國的居里夫人"的著名物理學家何澤惠教授。何澤惠教授非常賞識張雙南在物理研究方面的勤奮和才識,在何澤惠教授的精心培育下,張雙南在學術研究上進步很快,只用兩年時間,便通過了博士研究生考試。
挑 戰“黑 洞”
1986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物理系開展一項技術合作項目,我國高能物理研究所派張雙南和一位副研究員一同赴英國進行為期半年的合作研究,在合作期間,張雙南淵博的知識和勤奮敬業的精神,使英國同行們深為敬佩和感動。合作進展順利,項目完成后,張雙南被留在英國,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并獲得英國皇家獎學金。同時在英國南安普頓大學(SOUTH HAMPTOA UNI-VERSITY)獲得天文博士學位。1989年年底,張雙南從英國應聘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同年底到美國航天局太空總署馬歇爾飛行中心進行天體物理研究。在此期間,他發明了一新型圖像處理方法,并以此獲得美國"杰出科研成果獎"。
張雙南到馬歇爾飛行中心后,對天體物理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當時他的研究成果不斷在天體物理學界引起震動,令世界上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對這位來自中國的年輕科學家刮目相看。1993年,他的研究論文在世界上最有權威的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該雜志與美國的《科學》雜志齊名,是世界上最有名氣、最有影響的科學雜志,在這兩本雜志上發表論文,必須是世界一流水平,反映當今世界科研的最新成果。目前,我國兩院院士中只有少數科學家在這兩個雜志上發表過文章。張雙南的論文能在該雜志發表,已說明他在世界天體物理研究上有著很高的影響。后來,他借助美國太空望遠鏡發回的照片資料,在廣袤的宇宙空間不斷發現新的天體。通過進一步的研究,1994年他發現的兩個天體(黑洞)分別被命名為崐GRO1655-40和GRO--1915+105。
"黑洞"是一種特殊的天體,距地球非常遙遠。1998年,法國數學家、天文學家拉普拉斯在牛頓力學基礎上最早提出了天體中有"黑洞"的觀點。自從愛因斯坦提出其著名的廣義相對論之后,"黑洞"物理的研究已取得許多進展。盡管物理家們普遍接受在理論上"黑洞"的性質可以由三個物理量,即質量、自轉和電荷作完整的描述,但實際的"黑洞"卻不一定都同時具備這三個性質。"黑洞"具體的物理性質如何,這不僅對"黑洞"的形成和演化理論有決定性的檢驗作用,也有助于物理學家們進一步理解和驗證廣義相對論以及廣義相對論和現代量子力學的統一,后者是當今物理學界最重要的研究課題。
為了確定"黑洞"并揭示出"黑洞"的自轉規律,從1995年起,張雙南和另外兩位華裔科學家崔偉、陳莞一起,開始搜集黑洞數據資料。1997年2月份,正式構思"黑洞"旋轉的研究,他們應用掃描原理,探測天體形象和銀河系周圍的物質,包括對原先由張雙南發現并命名為GRO1655-40的"黑洞"的研究。由于"黑洞"本身不發光,于是利用銀河系中雙星系統的特性,和從數個人造衛星所收集的各X--射線資料,來勘測距"黑洞"最近一顆穩定行星的面積和轉速,從而推算測定出"黑洞"以每秒鐘十萬次的極快速度旋轉,在此項發現之前,宇宙間旋轉間最快的物體是Crab.pulsar,每秒鐘轉動33次。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推測,"黑洞"是因銀河中一個或群體星球的崩裂而造成的非常緊密而巨大的物體,且具有強大的引力磁場,任何東西包括光線在內都無法幸免被吸收。張雙南博士認為,帶有神秘色彩的"黑洞"一向是很難下定義的。目前僅能列出其質量、轉動及電核等三種特性。"黑洞"的質量以前已被確定,現在又發現了"黑洞"的轉動現象和測定其轉速的方法,不但證實了愛因斯坦所預言的"黑洞自轉"的理論,而且也在黑洞的研究方面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這對天體物理學的研究,是一個極大的貢獻。
不久,美國權威學術刊物《天體物理學》發表了華裔天文學家張雙南、崔偉和陳莞的研究成果:率先觀察黑洞的自轉現象。論文一經發表,立即引起學術界和新聞媒體的巨大興趣,并在世界天體物理學界引起轟動,該研究成果被認為是現代天體物理研究中的重大突破。很快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相繼報道,一時間成為我國科技界及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
張雙南在科學上取得的這一巨大成就,充分顯示了炎黃子孫的聰明和智慧,為中華民族爭了光,贏得了榮譽,使他在世界天體物理學界聲名遠揚。很多國家的科學家慕名訪問他,同時他也多次在世界各地召開的天文學家學術會上作報告。美國的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馬里蘭大學以及日本等地大學的講壇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我永遠屬于祖國
張雙南博士雖然旅居美國十余年,但作為華夏兒女,他熱愛著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家鄉,他沒有忘記他是一個中國人,他說?quot;我永遠屬于祖國"。每當他取得新的科研成就,他都毫不保留地帶回祖國,為發展祖國的科學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1996年以來,他先后多次回國,向祖國匯報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多次到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鄭州大學、香港大學等學院講學,作學術報告,進行學術交流,為促進中國的科技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同時,他每次回國還到他的家鄉看望老師、親友,了解家鄉科技、教育的發展情況,到家鄉的學校講學,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鼓勵同學們奮發讀書,立志成才,為國爭光。為培養我國的科研人才,他先后從國內招收6名博士研究生和一名訪問學者,指導他們進行科學研究。
如今,張雙南等3位科學家對"黑洞"的研究成果獲得了諾貝爾提名獎,同時又被列為世界十大科技進展的第5項。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