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評論(十四) “一村一品”典型的生與死
摘要: 河南廣電全媒體系列評論(十四)“一村一品”典型的生與死這是一個令人唏噓不已的真實故事,故事發生在我省的一個村莊。這個村曾經很窮,農民常吃不飽飯,小孩子
河南廣電全媒體系列評論(十四)
“一村一品”典型的生與死
這是一個令人唏噓不已的真實故事,故事發生在我省的一個村莊。
這個村曾經很窮,農民常吃不飽飯,小孩子過年穿不上新衣服。后來,這個村很富,家家都有好幾輛小轎車,很多人在縣城買了房子;長輩過壽,孫男娣女開回來的路虎、卡宴能堵上一條街。
富裕的村民卻很不安?;及籽?、肺癌的越來越多,活到65歲的越來越少;只要誰到了65歲,就搭臺子唱大戲以慶賀。走進村里,刺鼻的空氣撲面而來,那是人工噴漆的氣味;叮當作響的敲打聲此起彼伏,那是家家戶戶在制造小型混凝土攪拌機。
這是個響應黨的號召而致富的典型。30多年前,“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寫進了文件,這個村走上了辦廠之路。接著又倡導“一村一品”,加之政府扶持,這個村成為聞名遐邇的“全國建筑機械之鄉”。
這不是孤例個案。鄭州附近,就有“新鄭靠棗片,鞏義靠電線,新密靠煤炭”之說,主要靠的就是鄉鎮和村辦企業。他們讓千萬農民脫貧致富,推動著地方經濟迅猛發展。在這次治污風暴中,這個“全國建筑機械之鄉”全面停產,村民卻仍在翹首盼望復產那一天。若永久關停,農戶斷了主要經濟來源,再就業也是難題;若近期復產,污染很難改善;若以大企業治污標準要求,成本非這些小工廠所能承受。
據專家說,大氣、水體、土壤污染的1/2來自鄉鎮和村辦企業。解決這個難題,既需要曉之以理、動之于情的思想工作,更需要政策的實實在在跟進,消除污染的同時,幫助當年的“一村一品”典型“二次創業”。
評論員由此想到產業布局。對于一個省來說,工業尤其是機械加工、化工等,是相對集中好還是均衡分布好?均衡分布,有利于縮小地區差距;但占用了大量土地,擴散了污染面,星羅棋布的小工廠除了關閉,幾無治理辦法,產業更形不成集聚效應。相對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城市群,方便集中治理和監管,第三方治污和大型環保設備,統統有了施展天地;但是,短期內很可能拉大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
對“城鎮化”中的“城”暫且不論。評論員對“鎮”的發展則建議:要有比城市更嚴的環境容量、更嚴的產業標準,以遏制污染蔓延,也留下點鄉愁。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