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改革有望打開工薪層稅負下降空間
摘要: 日前,有媒體報道,我國個人所得稅將邁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所得稅制度,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將統一納入綜合范圍征稅,此外,養老、二孩、房貸利息等家庭負擔也有望納
日前,有媒體報道,我國個人所得稅將邁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所得稅制度,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將統一納入綜合范圍征稅,此外,養老、二孩、房貸利息等家庭負擔也有望納入抵扣。
個稅改革是建立現代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優化稅制,調節收入分配。按此改革,改革后的個稅將更加體現公平與合理,同時對于工薪層來說,個稅稅負下降的空間也有望進一步打開。
今年兩會期間,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就表示,去年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研究形成了個稅改革方案,并已提交國務院。眾多業內人士預計,個稅改革下半年有望獲加速推進。
目前,中國個稅實行的是分類稅制,將個稅應稅所得額分為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以及財產轉讓所得等共計11類。目前來看,分類征收正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忽略家庭負擔,同時也造成收入來源單一的工薪階層繳稅較多、收入來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階層繳稅較少等。
從國際上看,個人所得稅按照征收方式可以分為綜合稅制、分類稅制、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三種類型,目前發達國家多實行綜合所得個稅制度。因此,為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個稅制度,由分類稅制向綜合個稅制改革是未來的方向。
但受制于征管水平和技術等現實條件,個稅改革也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如前述11類應稅所得額中,哪些可以先行合并?哪些因為技術條件無法滿足還需要分類征收?后期是否可以將個人納稅主體延伸到家庭納稅主體?哪些家庭負擔可以納入稅前抵扣,條件標準是什么?這些都需要改革者的精心設計。
除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稅制外,個稅改革還需更有利于調節收入,促進消費。2015年財政決算顯示,去年我國個人所得稅收入8671億元,增速遠高于GDP增速,占全國稅收的比重也較前一年的5.27%提升到了6.9%。
按照目前的起征點及稅率,合并一些納稅類別后,將增加擁有多元化收入的高收入階層的個稅負擔,對國家的個稅收入應該是增加的。但是對于工薪階層來說,是否應當從增加的個稅收入中調劑一部分用于降低他們的負擔,比如提高個稅起征點或者適當降低稅率,這樣才能真正達到調節收入的目的。
對于個稅改革,樓繼偉也曾多次提出,在對部分項目實行綜合計稅的同時,會將納稅人家庭負擔,如贍養人口、按揭貸款等情況計入抵扣因素。這里面釋放的資金必然也將促進其它領域的投資和消費。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