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外儲規模小幅下降 央行稱應慎用降準工具
摘要: 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7月31日,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010.57億美元,較6月底下降41.05億美元,降幅為0.1%。 從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看,主要包括:央
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7月31日,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010.57億美元,較6月底下降41.05億美元,降幅為0.1%。
從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看,主要包括: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外匯儲備投資資產的價格波動;由于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計量貨幣,其他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可能導致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于外匯儲備的定義,外匯儲備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記賬時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整至規模外,反之亦然。
記者從國家外匯管理局獲悉,從7月份的情況看,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貨幣、資產價格重估出現上升,外匯儲備規模的小幅下降是上述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對記者表示,7月份匯率計值因素對外儲的影響為正61億美元,如果扣除該因素,央行官方外匯儲備下降102億美元,降幅小于市場的預期。7月上中旬開始,人民幣匯率由弱轉強,而當月外儲的降幅并未顯著擴大,意味著央行干預外匯市場的力度有限。匯率形勢轉變背后的原因還需要結合結售匯和外匯占款等數據作出進一步的分析。
央行在2016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表示,今年春節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初步形成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形成機制,提高了規則性、透明度和市場化水平,在穩定市場預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市場對新機制的理解更為深入,市場預期趨于平穩。外匯儲備降幅逐漸收窄,個別月份還有所增加。
衍生品市場也反映出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得以緩解,6 月30 日在岸和離岸遠期報價顯示1 年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分別為6.7257 元和6.8063 元,預期貶值幅度分別為1.2%和2.4%;離岸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報價顯示1 年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6.8170 元,預期貶值幅度為2.5%;離岸和在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期權的1 年期隱含波動率總體呈下行態勢。
謝亞軒分析認為,結合有限的外儲降幅數據表明,英國脫歐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國際資本流動形勢的負面影響仍不顯著,跨境資本外流的趨勢減緩,但匯率貶值的預期仍在,這導致央行降準的迫切性在下降。匯率和資產價格,仍是央行延后降準時點、采用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的主要顧慮。
在2016年第二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開辟專欄,提出要關注政策工具運用中可能產生的資產負債表效應。要保持資產負債表的平衡,資產負債表一邊動,另一邊也必然會動,必然要兩邊同時調。降準,導致央行資產負債表負債方的準備金逐步下降,平衡這種影響可有兩種選擇:一是增加其他負債,二是減少資產。在目前的宏觀環境下,通過增發央票、擴大現金投放等來擴大負債并不具有可操作性。降準引起的負債減少需要通過資產方的調整來平衡。
具體而言,央行指出若頻繁降準會大量投放流動性,促使市場利率下行,加上其信號意義較強,容易強化對政策放松的預期,導致本幣貶值壓力加大,外匯儲備下降。降準釋放的流動性越多,本幣貶值預期越強,就越是會促使投機者拿這些錢去買匯炒匯,由此形成循環。(高翔)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