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譜寫惠民曲
——驛城區順河街道辦事處加快市區淮河大道擴寬項目拆遷工作紀實
摘要:“到7月31日,我們基本完成市淮河大道擴寬項目(中原大道至迎賓大道段)的征地拆遷工作。從7月26日開始動用大型機械集中拆遷,短短6天時間就完成了拆遷任務,開創了&l
“到
從
統籌謀劃,領導靠前指揮
淮河大道擴寬項目(中原大道至迎賓大道段)作為市政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全長
項目征地拆遷以來,不管是驛城區領導還是各單位負責同志,關鍵時候都能夠沖到第一線,有力推動了項目征收補償工作順利進行。
項目拆遷工作全面啟動后,驛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裝備產業集聚區指揮部指揮長馮收,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賴大國,區裝備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方紀平、區綜合執法局局長陳寶光等每天召開征地拆遷工作例會,聽取匯報并研究解決問題,針對工作中遇到的“疑難雜癥”,當場找出問題癥結、提出解決問題辦法、當場明確到人,推動工作落實,做到上午問題不過午、晚上問題不過夜。
為了抓好拆遷工作落實,順河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新國、辦事處主任胡志峰現場指揮,市拆遷事務處、區綜合執法局、區畜牧局、順河街道辦事處、順河社區等單位負責同志及工作人員按照區委、區政府及指揮部的統一調度,樹立大局意識、勇擔重任、加強協調、密切協作、合力攻堅,形成了思想統一、上下聯動的良好局面,凝聚起拆遷攻堅的強大合力。
“我們決不能因為拆遷影響民生工程建設,決不能因為拆遷影響項目推進,決不能因為拆遷影響社會穩定。”順河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新國鏗鏘有力的話語,不僅展現了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決心,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們為了民生工程付出的艱辛努力。
項目征地拆遷前期,順河街道辦事處召開專題會議,對拆遷任務進行了明確分工,并制訂詳細工作方案,規范了拆遷程序,以杜絕錯拆、漏拆、誤拆現象發生。同時組建項目指揮中心組,下設7個拆遷小組,進行前期摸底。按照區政府安排,順河街道辦事處制訂了《淮河大道項目房屋拆遷應急預案》,明確工作目標,理清工作思路,將拆遷任務細化、量化、責任化,確保淮河大道擴寬項目拆遷工作順利推進。
“在這樣短的時間,拆遷這樣大的面積,我們雖然還沒遇到過這樣重的任務,但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完成拆遷任務。”順河街道辦事處主任胡志峰說。
宣傳發動,貫穿拆遷全過程
拆遷工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要做好拆遷工作,只有做好了政策宣傳,才能得到群眾的真心支持。
為進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充分吃透征地拆遷法律法規和政策,順河街道辦事處對所有參與拆遷的工作人員進行崗前集中培訓,做深做細前期工作。
7月上旬以來,順河街道辦事處先后多次召開拆遷群眾代表座談會、拆遷群眾動員大會,廣泛深入宣傳拆遷政策,發放《致驛城區轄區搬遷居民的一封信》,動員群眾積極主動搬遷。工作人員在入戶摸底調查時,也不忘進行宣傳,以確保群眾充分知曉拆遷政策。通過持續深入的宣傳動員工作,被拆遷群眾由不理解到理解、由被動到主動,有效加快了拆遷進度。
“拆遷工作是我們當前最大的工作,1個月以來,我們每天都在拆遷一線。”驛城區衛計委掛職干部、順河街道辦事處黨委委員、副主任周陸說。為了保證拆遷工作順利推進,辦事處要求各拆遷小組每天報進度,晝夜攻堅。做到邊摸底、邊統計附屬物、邊測量、邊談判,幾項工作同步進行。
針對拆遷中許多群眾在城里打工,白天沒時間和拆遷組協商的實際情況,工作人員本著一切方便群眾的原則,堅持群眾什么時間有空什么時間談,今天晚上沒談好,明天晚上繼續談的做法,讓群眾真正感受到了拆遷人員的真誠。順河社區群眾杜良伍簽完拆遷協議后,拉著工作人員的雙手說:“你們為我們的事情費心了。”
攻堅克難,爭時間斗酷暑
工作中,各拆遷小組各領任務,晝夜推進,每位拆遷工作人員堅持現場辦公,爭時間、斗酷暑,苦干實干巧干快干。
“自從拆遷動員會以后,我們的工作人員就沒有休息過,他們為了搶時間,時常還要加班。他們太辛苦了!”順河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新國在談到工作人員自我加壓,忘我工作時特別感慨。
在淮河大道擴寬項目拆遷現場采訪,筆者無時無刻不被廣大黨員干部那種敢于擔當、善于攻堅,不分晝夜、只爭朝夕的拼搏精神所感動。
市拆遷事務處的王昊龍是簽約組一名工作人員,孩子剛滿1歲,每天和其他同志一樣早來晚走,患了重感冒還堅持工作。
周陸是順河街道辦事處拆遷工作組副指揮長,同時又負責驛城區的戶旱廁改造工作。
在拆遷工作中,順河社區黨支部書記葉伍作為一名在基層工作的老黨員,堅決服從大局,服務重點工程建設,帶頭主動拆遷,用實際行動響應當前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體現了基層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看齊意識,在他的帶動下,先后有十幾戶群眾提前搬遷,為項目拆遷工作起了示范帶動作用。
順河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劉家田負責此次拆遷的簽約工作,他謙虛地說:“我們雖然辛苦,但是比起在拆遷一線的工作人員不算什么,他們為了拆遷工作個個曬得像黑臉包公一樣。”
拆遷工作開始后,順河街道辦事處堅持對拆遷進度一日一督察、一天一通報,一周一考核。在全體拆遷人員中實行了“5+2”、“白+黑”工作法,要求所有人員以服務民生、加快發展為最大的責任和光榮,以阻礙和延誤發展為最大的過錯,在干部中營造了拼工作、比成績的濃厚氛圍。
“加班加點工作在拆遷中已成為常事,我們各拆遷小組每天都要匯報拆遷進度,交流拆遷工作經驗。”驛城區綜合執法局局長陳寶光對筆者說。
敢于擔當,善于攻堅。針對項目拆遷中遇到的難點、疑點、熱點問題,順河街道辦事處一班人總是積極通過現場辦公等形式,在第一時間找出癥結所在,對癥下藥,從而避免了矛盾的堆積。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共性問題,他們通過拆遷指揮部辦公會議進行專題研究、集中會診、協調商討解決辦法,力求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嚴把政策,一把尺子量到底
俗話說:拆遷無小事。拆遷事關群眾方方面面的利益,稍有工作失誤就會在社會上造成不良的影響,甚至成為不穩定的因素。
拆遷任務面寬、量大、時間緊,涉及老百姓方方面面的利益。為確保在8月底前完成淮河大道擴寬項目用地范圍內的拆遷工作,順河街道辦事處一班人決定采取非常舉措,強力推進拆遷工作。
在一份拆遷進度表上,筆者看到,在項目拆遷中,附屬物測量、登記、談判、協議審查把關、安置補償兌現等都標明了具體負責人。
據了解,1個月來,通過自我加壓、集中攻堅,順河街道辦事處錘煉了干部敢于擔當的品質和真抓實干的本領,奮力趕超的務實作風得到明顯提升。
在拆遷工作中,順河街道辦事處嚴格遵守有關安置補償規定,不設浮動范圍,按章辦事,不論親屬,不講關系,一視同仁,拆遷工作組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始終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標準補到底,一個政策用到底”的原則。在拆遷的前、中、后期,分別對拆遷戶、房屋評估結果以及簽約情況進行公示,實現操作的透明度和執行的規范化,讓拆遷戶心里有本明白賬。
拆遷戶張國華說:“過去聽說有的地方搞拆遷,有關系的都撿到了便宜,這次我們這里搞拆遷,我覺得一碗水是端平了的。”
“在工作中,我們要求做到和諧拆遷,要求工作人員不僅拆遷政策把握準,而且要通過拆遷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辦事處主任胡志峰說。
真情為民,共同建設康莊大道
順河街道辦事處始終堅持把房屋拆遷與關注民生相結合,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推動拆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他們的真情服務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擁戴。
“謝謝,謝謝你們……這么多家具,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搬走是好。”
在此次拆遷中,順河衛生院、驛城工商分局順河工商所、驛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順河信用社等轄區單位以項目建設大局為重,在拆遷工作開始前就騰空辦公用房,還主動承擔動遷宣傳等任務,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搬遷,并做好相關后續工作。順河衛生院院長親自帶隊組成醫療服務保障組,在拆遷過程中全程跟隨,做好應急保障工作。針對近段時間持續高溫天氣,順河衛生院積極為參與拆遷的工作人員準備了價值近3000元的藿香正氣水、清涼油、仁丹等防暑降溫物品。驛城工商分局順河工商所不但主動配合拆遷,所長還帶領工作人員深入沿街門面“五小”單位宣傳拆遷政策,動員業主早日搬遷。東森木業有限公司、順河食品廠等企業在拆遷補償款尚未到位的情況下,積極主動搬遷,為拆遷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正是有了轄區單位的全力配合,拆遷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為項目早日開工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據了解,拆遷工作開展以來,順河街道辦事處機關干部、社區干部近100人次幫助拆遷戶搬家,同時為多戶人家協調租房事宜。這些真情服務,不僅贏得了民心,也為項目拆遷工作創造了先決條件。
“如果沒有親民愛民的思想、真情幫扶的理念,沒有公平正義的精神,群眾就不會支持,項目拆遷工作也就推進不了這樣快。”李新國深有感觸地說。
在拆遷工作中,順河街道辦事處上下凝心聚智,突出重點,強化舉措,把重點項目推進與當前創衛、環保督察兩場攻堅戰緊密結合起來,做到“兩不誤,兩促進”,確保民生項目全面如期完成拆遷任務,為康莊大道早日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驛城區委書記賈迎戰(右二)現場指導拆遷。
驛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畢啟民(右三)在拆遷現場提出工作要求。
拆遷指揮部人員一線指揮。
布置拆遷任務。
拆除高層建筑。
搬遷砍伐的樹木。
灑水降塵,做好揚塵治理。
淮河大道東段拆遷現場。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