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尋勝溱頭河
摘要:□晚報記者 張廣智 通訊員 朱國喜/文 晚報記者 王瑩/圖溱頭河源于確山縣西部的千年嶺,自西向東,流經確山縣、汝南縣,在汝南縣境內注入宿鴨湖。不同河段依次又稱
□晚報記者 張廣智 通訊員 朱國喜/文 晚報記者 王瑩/圖
溱頭河源于確山縣西部的千年嶺,自西向東,流經確山縣、汝南縣,在汝南縣境內注入宿鴨湖。不同河段依次又稱溱頭河、竹溝河、石滾河、大沙河、吳寨河、邢河、毛繩河等,全長121公里。溱頭河上游的薄山湖已經成為著名的風景區,它秀美的山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并成為電視劇《西游記》的外景拍攝地之一。溱頭河曲折前行,一會兒扭個腰身,偶爾來個回眸。一扭一回之間,蕩漾出萬千風情。7月19日,記者在確山縣作家協會主席李新華等人的帶領下,沿著溱頭河探幽尋勝,一路走來……
雨中的溱頭河源頭。
溱頭河水土保持工程項目區。
千年嶺萬千溪流匯聚成溱頭河
黃石頭莊是駐馬店市海拔最高的村莊。站在這個最高村莊的西側環顧四周,眼前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山成了這里最霸道的主角,對面的千年嶺是主角中的最高峰。
盛夏的千年嶺多少有些寂寞。藍天白云下,一棵孤獨的棠棣樹挺立山頂,樹干一摟多粗,樹齡不知多少年。莫非這就是李自成當年栽下的棠棣樹?三千多年前,周召公巡行鄉邑,也曾在棠棣樹下理政,留下“甘棠遺愛”的美談。
山腳下,植被茂密的馬槽溝和關溝靜臥,樹木層層疊疊,葉子黃黃綠綠,間雜一些胭脂紅,讓人想起《西廂記·長亭送別》的名句:“碧云天,黃花地,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千年嶺生態農耕文化園負責人告訴記者,千年嶺原來叫千眼嶺,海拔800多米,僅次于老樂山。人站在山頂俯瞰四周,就像長了千里眼一樣,四周的竹溝湖、薄山湖、銅山湖、板橋水庫、老河水庫等都能盡收眼底。據當地的老人講,從前的千眼嶺樹多草茂,山上山下泉眼不計其數,水清味甜,四季長流。這或許是千眼嶺得名的另一緣由。這些泉水晝夜涌出,匯聚成一條條溪流,萬千溪流匯聚成溱頭河。
黃石頭莊坐落在千年嶺的山坡上,莊里住著十來戶山民。不規則的老房子,靜臥反芻的黃牛,優哉游哉的山羊,與游客四目相對的大黑狗,自由覓食的土雞,擇地而修的場面,粗糙的老石磙,方正的麥秸垛、稻草垛,高大的國槐,野生的菊花……原始的山野風情折服了同行的許多人。
黃石頭莊還出產一種稀有的“猴兒悲”大米。據傳,孫猴子因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趕走,從東海龍宮返回,路過千年嶺,被高山深澗阻隔,悲從中來。猴兒哭罷,就地撒了一泡長尿,沖出一塊面積約六分的水田。這塊水田種出的稻米就叫“猴兒悲”。“猴兒悲”米粒細長,白中透黃,個個有黑點。有人說是由遠古時的猴子背上去的野稻種繁衍而來,因此又叫“猴背米”。“猴背米”奇香無比,少餐即可止餓,可惜產量極少,每斤售價四五十元,仍然供不應求。
千年嶺的群山孕育了溱頭河
山水相依,有山就有水。以千年嶺為主峰的群山孕育了溱頭河。溱頭河是確山的母親河,流經確山、汝南兩縣,在汝南縣境內注入宿鴨湖,全長121公里,流域面積1850平方公里。
溱頭河古稱溱頭水,又叫溱水,《水經注》、《清史稿》和確山、汝南兩縣的縣志里都有記載?!对娊洝分杏幸皇讓戜谒膼矍樵?,生動描繪了青年男女在河岸水邊歡樂聚會、自由表達愛情的動人情景。
離千年嶺幾里之遙有條彩云谷。谷狹而不長,兩岸植被茂密,五彩石為底,水流其上,如彩云翻卷,似彩練飛舞。盛夏的暴雨過后,谷內云蒸霧繞,經陽光照射,如同五彩云海,蔚為壯觀。沿谷向上,風景秀麗,有曲曲折折的小路可達黃石頭莊。
據同行的確山縣作家協會副主席段艷玲介紹,彩云谷得此美名,與一個傳說有關。后周時期,趙匡胤千里送京娘路過此谷。谷內水流湍急,沒法逾越。正在發愁之際,七仙女派遣成千上萬的各色仙鶴飛臨,在谷上搭起一座鶴橋,二人得以過谷。趙匡胤護送京娘離開,仙鶴們卻貪戀這里的美景,不愿再回天界,化作五彩云落于谷內。彩云浸染谷內巨石,天長日久,便形成了五彩云紋的奇石。
溱頭河從竹溝鎮東寨門前流過
千年嶺是山,溱頭河是水。山孕育了水,水滋潤出美麗村鎮。于是,便有了最美的行政村關溝和最美的鄉鎮竹溝鎮。
駐(馬店)桐(柏)公路穿越了整個關溝村,竹溝水庫的支脈延伸到關溝村的大山深處。關溝的青山秀水,是大自然繪就的一幅神奇畫卷。關溝村委主任高東衛告訴記者,每逢周末,來關溝觀景的人,隨意尋一處飯莊,就可以品嘗到風味獨特的農家飯菜。
竹溝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人送美稱“小延安”,座落于溱頭河上游。溱頭河在這里有個別名大沙河。大沙河從竹溝鎮東寨門前流過,竹溝革命烈士陵園和竹溝革命紀念館是它脖頸上的兩顆紅色明珠。中共中央中原局的舊址還在,從這里,走出了劉少奇、李先念兩任國家主席,走出了百位共和國將軍,走出了新四軍二、四、五師的骨干。劉少奇在竹溝的油燈下奮筆疾書,完成了《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初稿。他栽下的石榴樹劫后余生,依舊年年花開,果實累累。
石滾河是溱頭河最裊娜的一段
溱頭河蜿蜒南下,流經一個叫石滾河的地方。石滾河是溱頭河最裊娜的一段。沿石滾河兩岸新修的公路往里走,可以到達瓦崗鎮的蘆莊。石滾河是豫南有名的板栗基地,滿山遍野生長著板栗樹。青黃的葉,光滑的皮,讓人聯想到栗包子的豐滿、板栗節的熱鬧。
確山不缺山,西部都是山。山里有“五寶”——石滾河的板栗,瓦崗的西瓜、紅薯,竹溝的藥材和煙草——已經成為“西三鄉”的支柱產業。
山里也出名人。明代有個陜西按察副使、太仆侍卿陳耀文,典型的學者型官員。他12歲中秀才,18歲中舉人,25歲中進士,被時人譽為“神童”。此人博古通今,著述頗豐,與《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交好。49歲那年,陳耀文辭官回到家鄉石滾河陳沖村著書立說,活到82歲?!督浀浠伞贰秾W林就正》《天中記》《嘉靖確山縣志》(2卷)等都是他的代表性著作?!端膸烊珪房偰夸涍@樣評價陳耀文:“然明一代,稱博恰者推楊慎,后起之爭者唯耀文。”至于扮演蔣介石的特型演員趙恒多,也是喝著溱頭河的水長大,從石滾河走出來的演藝界名人;而余子愚、衣水、崔娜都是石滾河養育出來的當前活躍在河南文壇的青年詩人、作家。
河流曲折前行,一會兒扭個腰身,偶爾來個回眸。一扭一回之間,蕩漾出萬千風情。碧綠的河灣泊著一汪秀水,像村姑的明眸,明眸里汪著秋山、鳥姿、藍天、白云,還有夕陽涂抹的淡淡紅暈……
一行人一路歡笑,看“層林盡染”,涉“漫江碧透”,不覺到了世外桃源蘆莊。蘆莊曾住過一個團的軍隊,“75·8”那場洪災迫使他們移軍別處。軍隊走后,蘆莊就成了樹木的家鄉、鳥的天堂、村民的樂園。游人來這里賞山水美景,品農家飯菜,臨別到菜園里拔個青蘿卜,擰去葉,剝掉皮,咬上幾口嘎嘣脆。
溱頭河在任店搖身變成薄山湖
溱頭河經過一個叫任店的地方,歇了一下腳,就搖身變成了薄山湖。任店有朗陵故城遺址,薄山湖號稱“中原漓江”。湖水滋潤出了留莊鎮名俏四方的萬畝富硒水稻,富硒大米遠銷江浙、上海等地。龜島、猴島、神駝戲水、猛虎嘯天、毛竹林、野豬嶺、錦雞峰、將軍壁、打狗潭和猴兒崖都是薄山湖有名的景點,溱頭河把它們緊緊摟在懷里。站在千年嶺上俯瞰溱頭河和薄山湖,真個是“水似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去蘆莊是要看一看薄山湖的猴兒崖的。薄山湖的湖水和“猴兒崖”牌礦泉水養育了確山市民。尋猴兒崖的途中,路過一片林子,林子旁有幾掛玲瓏潤澤的暗紅色珊瑚石,一粒清澈的湖泊靜靜地躺在大山的臂彎里。
整齊高大的楊樹林一眼不能望穿。倘佯林間,仰觀直插青天的樹干,聽腳下積攢的厚厚落葉窸窸窣窣,感到生命的偉大,集體的壯闊。天凈、地凈、林凈,置身林子的我們心凈。
只有干凈無污染的溱頭河,才能滋養出這樣正直挺拔的林子。忽然,記者想到了新華社著名記者范長江。“文革”期間,他被打成“右派”,下放到確山的“五七干校”進行勞動改造,曾在這里栽種楊樹。這些一摟粗的鉆天楊,哪幾棵是范老留下的紀念?
夕陽西下,猴兒崖終于進入我們的視野。對話猴兒崖的山、林、水、田,原始的氣息竟然迷失了魂靈。夕陽的余暉籠罩著安靜的釣客,金色的光線把山嶺、湖水、沼澤地裁成明暗相銜接的條塊。明的,金黃可愛;暗的,幽遠深邃。站在山巔眺望薄山湖全景,最美的景色“薄山湖夕照”醉人心魂。迷戀之中,想到的一定是王勃的千古名句“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暮色四合,猴兒崖留給我們最后的影像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藏在深閨人未識。走進它,就意味著感嘆和難忘。歸途,路邊有個六角飛檐的亭子。知道的人說,那是范長江紀念亭。有美麗的溱頭河相伴,客死異鄉的新聞前輩安息吧!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