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減經費少?“脫歐”后英高校恐魅力不再
摘要:原標題:學生減經費少?“脫歐”后英高校恐魅力不再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布后,不少英國高校對自身前景憂心忡忡。它們擔心,脫歐可能導致其對歐盟學生的吸引力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布后,不少英國高校對自身前景憂心忡忡。它們擔心,脫歐可能導致其對歐盟學生的吸引力下降、來自歐盟的科研資金支持減少,進而拉低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和學術聲望。
希臘17歲女孩貝蒂娜·薩齊奧蒂斯住在盧森堡,有兩所英國大學有意錄取她。但英國脫歐公投后,她開始猶豫不決,考慮拒絕英國高校,轉而前往意大利米蘭一所大學就讀。“我珍視歐洲價值。(英國人)投票選擇脫歐表明……我們對事物的理解非常不同,”薩齊奧蒂斯說。
在上月23日脫歐公投前,全英80%的高校校長聯名呼吁“留歐”。公投結果一出,各大高校紛紛向國際學生、特別是歐盟地區學生作出保證,稱至少近兩年內“一切都不會變”。
【歐盟學生不再來?】
公投結果對英國高校今年招收國際學生的影響還未可知,但對往年招收歐盟地區學生比例較高的學校來說,沖擊顯然更大。目前在英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中,有12.5萬名來自歐盟地區,占英國高校學生總數的5.5%。而在劍橋大學這樣的國際名校中,這一比例更高,達到16%。
在英國《泰晤士報》發布的“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中,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帝國理工學院位列前十,美國的大學則占據剩余7席中的6席。考慮到地理因素,可以說英國頂尖高校在歐洲地區擁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目前,來自其他歐盟國家的學生僅需繳納和英國本土學生一樣的學費,本科生一年最高不會超過9000英鎊(約合7.95萬元人民幣)。歐盟之外的國際學生學費相對更高,主要取決于學校和專業。譬如,帝國理工學院醫藥學專業的非歐盟國際學生一年學費可達3.71萬英鎊(32.7萬元人民幣)。不少歐盟地區學生擔心,英國正式脫歐后,他們可能會被劃入海外學生一類,學費恐怕將大幅上漲。
為打消歐盟地區新生的疑慮,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副校長克里斯·布林克在學校網站上承諾,2016年入學的歐盟地區學生在讀期間所繳學費和身份待遇不會發生改變。
倫敦大學學院校長邁克爾·阿瑟預計,脫歐可能會對英國每年4000萬英鎊(3.53億元人民幣)的學費收入產生負面影響。
【科研經費受影響?】
受影響的不僅僅是高校招生人數和學費收入。為保持學術水準,高校更離不開穩定的科研經費來源。

英國大學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至2015學年,歐盟方面向英國高校提供科研經費及研究合同的總額達8.36億英鎊(73.8億元人民幣),由此創造了超過1.9萬個工作崗位,為英國經濟貢獻了18.6億英鎊(164億元人民幣)。
英國大學聯盟在一份聲明中說,來自歐盟國家的科研伙伴數量增長最快,目前英國的國際科研伙伴中來自歐盟地區的已超過60%。
同時,英國高校還擔心無法繼續參與歐盟主導的一些大型國際教育交流合作項目,包括有近30年歷史的“伊拉斯謨”項目。2013至2014學年,在“伊拉斯謨”項目資助下,來自歐盟地區的2.7萬名學生和3500名教職工得以在英國高校學習或接受培訓。瑞士2014年2月公投通過限制歐盟地區人員自由流動的提案后,歐盟立即中止與瑞士在“伊拉斯謨”項目上的合作。正是這一前車之鑒,讓英國高校相當擔心。(郭倩 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