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天池”:京冀晉游客樂不思“暑”
摘要:原標題:“草原天池”:京冀晉游客樂不思“暑”“草原天池”岱海一景。距北京400余公里的烏蘭察布大草原上,有一個以“涼”著稱的
“草原天池”岱海一景。
距北京400余公里的烏蘭察布大草原上,有一個以“涼”著稱的內陸湖——岱海。它位于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境內,是被列入我國規劃保護的365個“好湖泊”之一,也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素有“草原天池”美譽。
岱海是內蒙古第三大內陸湖,水面約130平方公里,呈橢圓狀,外形輪廓像葫蘆。遠望岱海,如草原上的一面鏡子,寧靜優美;走近岱海,發現湖水清澈見底,碧波蕩漾,蜿蜒伸向草原的懷抱,微風吹過,湖面與無邊無際的草原連在了一起……如此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據介紹,近幾年,岱海全面啟動生態修復工程,對生態保護區內的5萬畝耕地進行節水改造,不再開墾;從15公里外的永興水庫引水,對岱海進行補給……2004年,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入駐岱海,先后投資建成岱海溫泉酒店、京能岱海旅游度假區、岱海溫泉城、岱海文化苑、岱海人家別墅區、岱海滑雪場等旅游設施。
炎炎夏日,站在岱海邊,暑氣全無。遠眺無邊翠色草原,近觀蘆葦蕩野鴨成群,甚是愜意。乘船徜徉于湖面之上,習習涼風吹過,令人陶醉。“這里氣候涼爽,景色怡人,民風純樸,我非常喜歡這里。”北京來的游客沈浩說。
據介紹,岱海處在一個狹長的陷落盆地之中,南有馬頭山,北有蠻漢山拱衛,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避暑納涼的好去處。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鴻鶩成群,風濤大作,浪高丈余,若林立,若云重”等佳句。漢代稱“諸聞澤”,北魏叫“葫蘆海”,宋元稱“鴛鴦泊”,清代蒙古人謂“岱根塔拉”,后稱岱海,并沿用至今。
清朝時期,康熙多次巡邊來到岱海,看準了這塊風水寶地,并在此興建了行宮,取名“涼城”,為岱海題名“天池”。行宮后來改名為匯祥寺,曾為內蒙古規模宏大的召廟之一。不幸的是,該寺已于1939年毀于戰火。
旅游區內,還有不少自然、人文景觀:從匯祥寺遺址西望,洞金山睡佛神態安詳,佛學大師趙樸初稱其為大自然罕見景象;距今5000年的塞外北國龍山早期文化——老虎山石城遺址和園子溝窯洞遺址也坐落其中;其后不遠處,還靜靜地橫臥著兩條百公里古長城——秦漢長城和明清長城。
與“草原天池”齊名的岱海溫泉又名馬刨泉,位于岱海旅游區中的水塘村內。傳說康熙巡邊時,其坐騎曾在此刨泉解渴。此泉日涌水量2732噸,水溫38攝氏度,水中含有鍶、鋰、鋅、硒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西距涼城縣15公里的趙家村近年來鄉村旅游風生水起。“岱海不僅景色美,岱海魚也鮮美!”在趙家村品嘗美味的游客潘啟辰贊不絕口。據了解,2015年岱海旅游區接待游客50.6萬人次,游客主要來自北京、山西、河北等省市。(記者 韓梅 通訊員 張雁龍)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北京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