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據透露資金布局 深港通推出已箭在弦上
摘要: 央行常規披露的月度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量數據正在發生顯著變化:深市日均成交量已經連續兩個月環比增長,而滬市日均成交量則漲跌互現。結合政策面變化以及滬港通推出之前
央行常規披露的月度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量數據正在發生顯著變化:深市日均成交量已經連續兩個月環比增長,而滬市日均成交量則漲跌互現。結合政策面變化以及滬港通推出之前的兩市這一指標的變化,我們可以做出這樣兩個判斷:一是資金正在緊鑼密鼓的布局深港通;二是深港通的推出已是箭在弦上。
對于深港通推出的政策面信息,各路媒體對給予了重點分析報道,本文不再重復。本文僅就央行披露的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量指標做重點分析。為什么要對這一指標進行分析,下文會給出答案。
首先來看央行披露的最近三個月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量數據的變化:4月份,滬市日均交易量為2126.1億元,環比下降9.6%;深市日均交易量為3604億元,環比增長3.4%;3月份,滬市日均交易量為2350.9億元,環比增長21.6%;深市日均交易量為3486.6億元,環比增長7.8%;2月份,滬市日均交易量為1934億元,環比下降11.3%;深市日均交易量為2959.9億元,環比下降8.6%。
將這三個月的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量數據進行對比可以發現,最近兩個月深強滬弱的格局是比較明顯的,即便從2月份數據分析,也是深強于滬。出現這個變化的一個原因就今年3月份,決策層表態將于年內擇機推出深港通,于是資金聞風而動。這與滬港通推出前的表現完全相同。
其次,我們追溯一下滬港通推出前幾個月央行披露的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量數據的變化。需要說明的是,央行是從2014年6月份才開始發布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量數據的,此前僅發布滬市日均成交量。
在2014年4月份決策層表態要推出滬港通后,資金即聞風而動。當年6月份,滬市日均交易量為655.9億元,較5月份增加55.9億元;7月份滬市日均交易量驟升至1039.0億元,環比增加383.1億元;8月份,滬市日均交易量漲至1328.4億元,環比增加289.5億元;9月份,滬市日均交易量為1706.1億元,環比增加369.1億元;10月份滬市日均交易量微漲至1750.6億元,較上月增加44.5億元。當年11月份,滬港通正式推出。
從這組數據不難看出,嗅覺最為靈敏的資金已經提前數月就開始布局滬港通了,等到推出前一個月,滬市日均成交量漲幅就趨于穩定。滬港通推出的11月份,滬市日均交易量暴漲至2460.7億元,環比增加710.1億元。反觀這一時期的深市日成交量,雖然也有所增長,但難以比肩滬市。
將深港通政策面的信息與滬港通推出前的信息進行對比,將央行披露的今年3月份和4月份與滬港通推出之前幾個月的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量對比,正好印證了本文開始所做出的兩個判斷。換句話說,滬港通就是深港通的鏡鑒,也是未來更多“通”的縮影。 (閻 岳)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