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內涵”的小記者寫作培訓活動
摘要:打造“有內涵”的小記者寫作培訓活動——晚報記者對話我市青年作家余永亮□晚報記者 焦云平 趙紅梅/文 首席攝影記者 王建成/圖 臺下交流。 小記
打造“有內涵”的小記者寫作培訓活動
——晚報記者對話我市青年作家余永亮
□晚報記者 焦云平 趙紅梅/文 首席攝影記者 王建成/圖
臺下交流。
小記者上臺發言。
耐心講解寫作方法。
座無虛席。
5月14日上午8時30分,在駐馬店日報社辦公東區五樓會議室,100多名晚報小記者和家長聆聽了由我市青年作家余永亮老師講授的“淺談微作文”專題講座。面對余老師的精彩授課和現場引導點撥,小記者和家長們報以陣陣掌聲。小記者紛紛表示:聽了余老師的講座,對參與本次“晚報微作文征文大賽”更有信心了!
講座結束后,記者與余永亮老師進行了深入對話。下面摘錄一部分對話內容,以雍讀者。
記者焦云平(以下簡稱焦):余老師,首先說說你今天參與小記者活動的感受吧。
余永亮(以下簡稱余):特別感動!看到這么多小記者和家長冒雨前來聽講座,我想我一定不能辜負大家的厚愛和支持。
記者趙紅梅(以下簡稱趙):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不少小記者和家長很喜歡聽你講課,我們平時也會接到一些電話,詢問什么時候安排你的講座。你怎么看待這種情況?
余:真誠感謝小記者和家長的關注。我想,喜歡聽我講課可能是因為我一直堅守兩個原則:一是能從網上搜索出來的內容我不講,大家沒必要浪費時間來聽這些內容;二是“快速見效的快餐作文”或者“太過固定的格式、套路”我不講,我不希望我講的內容束縛孩子的思維。
焦:你覺得這次“天中晚報微作文征文大賽”的舉辦對于小記者有怎樣的意義?
余:我為晚報舉辦這次征文比賽點贊!首先,寫“微作文”是考試的需要,比如中高考語文科目中的“小作文”,比如其他科目的主觀論述題;其次,寫“微作文”是工作和生活需要,入職筆試、面試或晉級中的一些即興表達等,其實都和“微作文”息息有關,可以說“微作文”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很多層面。所以,咱們晚報舉辦這樣的活動具有積極、正面的意義,豐富了小記者的寫作實踐活動。
趙:余老師的理解和晚報舉報“微作文大賽”的初衷是吻合的。你平時經常閱讀《天中晚報》嗎?對咱們小記者的寫作水平做一些簡單評價吧。
余:讀晚報是咱駐馬店人多年來的生活習慣!我覺得小記者的寫作水平還是很高的。通過小記者部舉辦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豐富了小記者的寫作素材,再加上各類采風和寫作講座,因此,《成長周刊》上面的作品質量很不錯。當然,也有一些問題,比如素材相對欠缺、描寫不夠精彩、有的作文缺少新意,還有一些小記者喜歡用生硬或說教的口吻來結尾等。
焦:我們在審稿和編輯過程中也發現了類似問題,所以才會定期舉辦寫作講座活動。你對“小記者寫作活動”有怎樣的想法?
余:我認為咱們要堅持打造“有內涵的小記者寫作培訓活動”。“內涵”應該體現在:首先,咱們的培訓理念要符合寫作規律的要求,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快餐文化”;其次,培訓內容要針對當前小記者的寫作現狀而定,比如“素材問題、描寫問題、立意問題”等常見問題。除了寫作培訓外,我覺得咱們在“小記者各項專題培訓”方面一直做得特別好,希望能繼續堅持這種“規律、規范、有內涵”的培訓,因為我的孩子也是咱晚報的小記者,通過參與小記者活動,真的受益匪淺。
趙: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能打造“有內涵的小記者寫作培訓活動”。在我看來,不論是小記者講座,還是你目前所從事的中小學生寫作培訓工作,都特別需要我們保持內心的沉靜和專注,我覺得余老師在這方面做得特別好。
余:謝謝鼓勵,我還得繼續努力!其實我只是一個資歷尚淺的作者,偶爾寫一些文字,能夠通過晚報副刊和小記者講座活動得到認可,覺得蠻感動……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