償二代首秀 激進險企逼近監管紅線
摘要: 原標題:償二代首秀 激進險企逼近監管紅線 “在償二代體系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新一輪融資潮。”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認為,特別是對于一些中小機
原標題:償二代首秀 激進險企逼近監管紅線
“在償二代體系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新一輪融資潮。”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認為,特別是對于一些中小機構可能會遭到較大挑戰。上述精算師則指出,而除了增資以外,在償二代下,增資、發債會提高實際資本進而提高償付能力水平,不過,通過優化產品和投資結構,可以降低風險進而降低公司最低資本,同樣能達到提高償付能力的目的。
生命人壽、華夏人壽等首季綜合償付能力僅略高于100%
對于習慣了償一代監管多年的保險公司而言,今年開始面對一個新的監管標準,被冠以保險業的“巴塞爾協議III”的償二代。
4月30日前,各大險企陸續發布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在償二代要求下,保險公司一季度償付能力變化存在分化。時代周報記者初步統計,有約七成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出現下滑,但下滑程度不盡相同。一位不愿具名的精算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償二代的風險導向下,一些綜合實力較強、產品結構合理、投資穩健的公司,償付能力平穩,而那些在投資領域激進、產品以理財類為主的公司則迎來資本的壓力。
償二代考核體系下,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保持50%和100%以上便滿足監管要求,但部分公司償付能力正逼近監管紅線。例如富德生命人壽一季度綜合償付能力由去年年底的115%(償二代)降至104%;華夏人壽一季末綜合償付能力為106.6%;珠江人壽核心償付能力與綜合償付能力均為118%。
“在償二代體系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新一輪融資潮。”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認為,特別是對于一些中小機構可能會遭到較大挑戰。上述精算師則指出,而除了增資以外,在償二代下,增資、發債會提高實際資本進而提高償付能力水平,不過,通過優化產品和投資結構,可以降低風險進而降低公司最低資本,同樣能達到提高償付能力的目的。
“償二代”將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保險公司調整業務結構和資產配置,以提高風險管理水平,今后在資產配置上,險企的固定收益類投資有望提高,權益類投資可能降低。
償二代下,首季七成下滑
隨著非上市險企年報出爐,各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紛紛亮相。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一季度,也是保險公司首次按照償二代的監管體系對償付能力進行考量。
所謂償二代,即“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C-ROSS)”,與償一代的規模導向不同,償二代以風險為導向,這使得不同風險的業務對資本金的要求出現了顯著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兩家保險公司規模相同,但由于業務、投資結構的差異,對資本的要求可能不再一致。
從直觀的考核指標來看,與償一代相比,償二代的監管指標由原來償付能力充足率一項,變更為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風險綜合評級。從整體上初步統計,在壽險與養老險公司中,截至今年一季末,償付能力在300%以上的有16家,償付能力在200%-300%之間的有25家,償付能力在100%-200%之間的為19家,償付能力為負的包括新光海航和中融人壽兩家,其中新光海航一季末綜合償付能力為-4%,中融人壽綜合償付能力為-18%。在已經公布評級的公司中,有25家為A級,30家為B級。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時注意到,在償二代要求下,保險公司一季度償付能力變化存在分化。有約七成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出現下滑,但下滑程度不盡相同,其中波動幅度較大的包括渤海人壽由去年四季末的4510%(償一代)下降至今年一季末的671%,太保安聯健康由去年四季末的3833%(償一代)下降至1015%,德華安顧由去年四季末的3944%(償一代)下降至905%,國聯人壽由3147%下降至570%。
對于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下降較大的原因,北京一家保險公司財務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一方面可能是投資端的波動,包括但不局限在權益類投資,其他途徑的投資波動都對其償付能力造成影響;另一方面,一季度高現價產品銷售比較消耗資本;另外,如果是年底,公司的各項費用也將影響償付能力,但在一季度,這部分費用不會對償付能力造成很大影響。
除了大部分公司償付能力下降,也有的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比較平穩甚至是上升,包括如合眾人壽由去年四季末的172%(償一代)上升至291%,友邦保險由去年四季末的418%(償一代)上升至437%,平安壽險由去年末的203%(償一代)上升至220%,招商信諾由205%(償一代)上升為262%,中英人壽由去年四季末的246%(償一代)略降為241%等。
“對于各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變化出現分代的原因, 償一代與償二代的計算,從公式上來看,看不出差距,但償一代與償二代實際資本、最低資本的計算方式發生變化。”一位不愿具名的精算師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稱。
償一代的公式為:償付能力充足率=實際資本/最低資本,償二代則為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實際資本/最低資本;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核心資本/最低資本。他進一步解釋稱,例如償一代下最低資本為責任準備金的4%+風險保額的0.06%-0.3%;償二代下最低資本包括保險風險、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三者不是簡單相加,而是根據系數矩陣相乘的結果,并且各類風險又按照二級系數矩陣繼續相乘,造成相互間影響程度無法簡單描繪,需通過單因素或多因素模型的大量測試試圖總結。
值得關注的是,有部分公司償付能力逼近監管紅線,例如富德生命人壽一季度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由88%下降至79%,綜合償付能力由去年年底的115%(償二代)降至104%;華夏人壽一季末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由去年年底的59%提高至61%,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由104%(償二代)提高至106.6%;珠江人壽核心償付能力與綜合償付能力均為118%。
“產品結構、投資策略都將影響償付能力。”按照上述財務人員的解釋,各家公司產品結構不一致、投資結構及會計記賬的差異、資產負債匹配程度的不一致,均會導致保險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的不同。
增資潮在即、倒逼結構轉型
目前,按照保監會財務部口頭要求,償二代考核體系下,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保持50%和100%便滿足監管要求。而在償一代的分類中,償付能力分為償付能力不足(低于100%)、充足一類(100%-150%)和充足二類(150%以上)。在新的償付能力考核指標下,幾乎所有資產風險因子(資本消耗的比例)均有所上升,這也是監管紅線重新確立的原因。也有少數風險因子有所下降,即投資性不動產和基礎設施股權計劃。
面對新的風險管理體系以及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普遍下降的現狀,接下來,可能將迎來新一輪的增資潮,因為如果降到臨管紅線以下,意味著其新業務以及投資業務面臨暫停。 “在償二代要求下,不可避免出現新一輪融資潮。”郝演蘇認為,特別是對于一些中小機構可能會遭到較大挑戰。尤其是一些壽險公司,理財業務占比多,比較“吃”償付能力。
如中融人壽,今年一季末核心償付能力為-18%,去年年底其核心償付能力為20.7%,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與核心償付能力一致。從中融人壽年報以及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來看,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實際資本由2015年末的6.03億元下降為-4.96億元,下降近11億元。事實上,2015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償付能力不足,中融人壽被暫停開展新業務及增設分支機構。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新業務暫停后,保費規模會受到影響,但公司運作資本消耗仍存在。
目前來看,包括中融人壽、新光海航、富德生命人壽等公司都在籌劃增資,以補充其資本實力,中融人壽股東方目前在探討增資方案,以期達到監管要求。另外,華夏人壽從去年9月開始,推動一輪300億元的增資,華資實業當時公告稱,擬定向增發不超過316.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對華夏人壽進行增資。
保監會于去年12月向華夏人壽發布此次增資意見的復函,稱對華資實業增資的方案無不同意,還需要證監會對這一并購案進行審核。華夏人壽昨日回復時代周報記者時表示,此項增資仍在正常推進中。
“償一代的最低資本與準備金和風險保額相關,產品和投資結構的差異對償付能力影響不大,所以主要通過增資、發債來提升償付能力。”上述精算師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無償二代下,增資、發債會提高實際資本進而提高償付能力水平,不過,通過優化產品和投資結構,可以降低風險進而降低公司最低資本,同樣能達到提高償付能力的目的。
“償二代”將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保險公司調整業務結構和資產配置,以提高風險管理水平,今后在資產配置上,險企的固定收益類投資有望提高,權益類投資可能降低。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 未來保險公司在投資上,可能會更青睞投資性不動產和基礎設施股權計劃,權益類投資保險公司會傾向主板市場。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 從保險公司節約資本的角度來看,通過調整資產配置戰術,來實現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的需求。尤其是舉牌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超過20%后,保險公司可將這筆投資體現在“長期股權投資”項下,并由原先的公允價值計量改為權益法計量,一定程度上可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