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知識分子的時代擔當
摘要: 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合肥主持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知識分子推心置腹所說的一番心里話,句句暖
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合肥主持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知識分子推心置腹所說的一番心里話,句句暖人心、催人奮進。
多位學者向記者表示,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知識分子工作,做好知識分子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的廣大知識分子“要增強創新意識,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敢于搶占國內國際創新制高點”、“要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終胸懷大局、心有大我”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表達了對于廣大知識分子的殷切厚望,也是新時期做好知識分子工作的重要遵循,標志著我們黨對知識分子工作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進入了新境界。
以創新勇立時代潮頭
勇立潮頭、引領創新,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品格。
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廣大知識分子所提供的創新支撐。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知識分子更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對此,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王小錫表示,知識分子是站在科技文化知識前沿的群體,他們有能力也有責任不斷作出自己的創新貢獻。引領創新,需要知識分子有一種鍥而不舍的刻苦精神,需要有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更需要有服務國家發展、服務人民生活的進取精神。
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教授姜錫東頗有感觸地告訴記者,知識分子的勞動,本身應當是創造性、創新性的活動。近年來,在保證科研人員將更多時間和精力用于科研等方面成效明顯。相信隨著科技、教育、文化體制改革的加快,廣大科研人員將釋放更為強大的創造力,從而以其創新成果造福社會。
勇負道義擔當
天下為公、擔當道義,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情懷。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一百年前的1916年,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李大釗書寫了這幅贈友人的對聯。它既是李大釗光輝一生的寫照,又表達了他對知識分子擔當道義的殷殷期望。
對于文化水平較高、知識比較豐富的知識分子,擔當道義,責無旁貸。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廣大知識分子濃厚的奉獻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
“如果離開擔當道義,知識分子及其所擁有的知識就會失去特有的意義。所以說,真正的人才一定是德才兼備,只有勇于擔當的知識分子才是有品位的知識分子。”王小錫如此理解。
他認為,我國知識分子的道義擔當包括多個組成部分。首先是愛國情懷。諸如錢學森等為國家強盛而傾心盡力、鞠躬盡瘁的知識分子,最能體現其崇高的責任擔當和精神境界。其次是堅持求真。知識分子是善于發現真理的特殊文化群體,堅持真理應是知識分子的“天職”,也是其高尚的品性之所在。再次是勇于抵制腐朽。知識分子具備掌握前沿科學知識尤其是社會科學理念的特有條件,并具備分析批判各種錯誤思潮和錯誤行為的能力,理應堅持大無畏批判精神,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錯誤行為,為國家的繁榮、社會的和諧以及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作出獨到奉獻,充分展示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骨氣和勇氣。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閩南文化研究基地主任林華東介紹,我國歷來都將知識分子看作一個特殊的群體而寄予獨特的期望。在我國當前所處的轉型時期,知識分子更應有眼觀世界風云、胸懷國家人民、以自己的智慧結晶服務于人民等時代擔當,從而不辱使命。 襟懷坦蕩 諫言獻策 “批判精神”可以說是知識分子的本色之一。而認真負責地提出建設性的批評和意見,對于推動相關工作改進和政策出臺等具有重要意義。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地表達了立場和態度:“對來自知識分子的意見和批評,只要出發點是好的,就要熱忱歡迎,對的就要積極采納。即使一些意見和批評有偏差,甚至不正確,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寬容,堅持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汪亭友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給廣大知識分子吃了“定心丸”,為他們勇于貢獻自己的真知灼見(哪怕暫時還不成熟甚至可能偏頗、錯誤的觀點)排除了后顧之憂。當然,不能把尊重、保護知識分子自由表達觀點意見的權利,理解成什么話都可以說,什么觀點都可以發表。 他還表示,“出發點是好的”,是知識分子提出批評和意見的基本前提。只有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批評和意見才會是建設性的、有益的,才會是廣大人民群眾需要的,也才會有益于我們黨和政府的工作。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事求是,要為著人民的利益和國家的前途,不能站在少數人的立場而違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要心平氣和、理性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意見、看法,不能專門挑刺、發牢騷、說怪話,更不能違背四項基本原則、違背黨紀國法、違背起碼的道德準則。 林華東稱,習近平總書記對各級領導干部提出的“要善于同知識分子打交道,做知識分子的摯友、諍友”的要求,必將為廣大知識分子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更重的歷史責任、更強的圓夢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 張春海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社會科學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