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翻越欄桿做起
摘要:胡殿文魯迅先生在《故鄉》中早就說過,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為城市交通的參與者,今天用腳走出一條路
胡殿文
現實生活中卻不然——那就是城市交通中“劉翔式”的跨越欄桿。作為上班一族,乘公交車是筆者的首選,坐公交車順便看風景,有刷屏的,自然也有透過窗戶往外看,看看這座城市又發生了什么新變化——灑水車來了,塵埃少了,路面整潔了許多。但與此不協調的是,跨越欄桿仍司空見慣。4月12日下午3時,有五個人相約后在世紀廣場西門站點下車后,跨越欄桿直奔世紀廣場西門而去。從年齡上看,他們都是老人,上車刷的是老年卡,手里拿的是門球棒,任意兩人年齡加起來都在130歲以上。在從內心里佩服老人身體硬朗外,卻為他們的跨欄擔心擔憂。4月15日上午8時許,在百盛園小區站點,一個年輕人為了趕上對面的6路公交車,從路西側魚躍而過,跨越文明大道,飛奔而上,絕塵而去。在艷羨這位年輕人身手敏捷的同時,慶幸這一刻沒有車輛路過。剛過了5分鐘,又有讓人大開眼界的一幕發生——三代人同翻欄桿。這一次是主角從市區文明大道左側的百盛園站點,跨越欄桿到對面站點。老人、一年輕女子先跨過去,一老太太將小孩遞到年輕女子手中,然后自己跨過去,穿越奔馳的人流、車流。事情發生的突然,來不及拍照,但足以驚心。
跨越欄桿為哪般?是人們貪走便道的習慣造成的,還是能人心結使然?是羊群效應導致的,還是人的素質出了問題?似乎是的又似乎不是。不遵守交通秩序,隨意跨越欄桿,看得多了難免麻木。但現實又告訴我們——此風不可長。
首先,是不安全,跨欄的人多了未必會出一個“劉翔”,但因跨越欄桿致死致傷的新聞不時見諸媒體。其次,是不文明,一個城市的品位往往體現在舉手投足之間,細枝末節之處。一個地方如果對闖紅燈、跨越欄桿麻木不仁、聽之任之,那么城市的文明建設就會遇到挑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管不住自己的腳,做文明事、當文明人就是一句空話。再次,是不模仿。創建文明城市,要堅持問題導向,什么問題突出,就著力解決什么問題。比如跨越欄桿就需要認真抓一抓。退一步說,跨越欄桿的人不是我們模仿的對象,寧愿多走幾步,自己也要把持住自己,不做跨越欄桿的事情。培育一種自覺,養成一種習慣,就要從自己做起。談及翻越欄桿這件事,朋友說,我是從不翻欄桿的,站在紅綠燈下,寧愿傻傻地多呆一會,也絕不闖紅燈。我說,不是你傻,而是你有素質,因為文明從腳下始。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