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溫涼河一邊水熱一邊水涼
摘要:一邊水熱一邊水涼——探訪神奇的泌陽溫涼河 □晚報記者 陳軍超 余 斌/文 閆宏偉/圖溫涼河 村民在比畫雙塔舊址上的磚的長度. “雙塔回龍寺,緊靠溫涼
一邊水熱一邊水涼
——探訪神奇的泌陽溫涼河
□晚報記者 陳軍超 余 斌/文 閆宏偉/圖
溫涼河
村民在比畫雙塔舊址上的磚的長度.
“雙塔回龍寺,緊靠溫涼河,一邊水溫,一邊水涼,一邊殺豬,一邊宰羊。”這句話在泌陽縣泰山廟鎮,老幼婦孺耳熟能詳。這句話到底什么意思?記者探尋后發現,它講述的是三縣交界處一種神奇的地質現象和一段神奇的歷史文化傳說。
泰山廟無山
泰山廟鎮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一群外地人慕名到泰山廟燒香,準備了登山杖、登山鞋等工具,到了以后,卻發現這里根本就沒有山。
泰山廟鎮境內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并無山川,為何要叫泰山廟呢?
記者查閱了《泌陽縣志》,發現上面有這樣一段記載:“泰山廟,距縣城
“泰山廟因供奉東岳大帝泰山神黃飛虎而得名。”泰山廟鎮武裝干事王萬印告訴記者,原來的泰山廟位于泰山廟村東頭。傳說黃飛虎為西周開國名將,在興周滅商的戰爭中,他首舉義旗,興兵討伐商紂王,威行天下,義重四方,人人敬仰。死后,他被姜子牙追封為五岳之首的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總管人間吉兇禍福。
據泌陽舊志記載,泰山廟建于明代,迄今約有450年的歷史。院內有房舍數十間,正殿坐北朝南,分前后主殿,四周卷檐翹起,殿內雕梁畫棟,殿外金碧輝煌,廟內供奉著東岳大帝黃飛虎。黃飛虎塑像高約兩丈,金童玉女站立兩旁,八位將相分列左右,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廟宇及雕塑文化之精華。
泰山廟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被改建為泰山廟小學,1969年成為泰山廟公社機關辦公地,也就是現在的泰山廟鎮政府所在地。
在泰山廟原址北約
王萬印告訴記者,這是本世紀初由當地數十名村民自發捐資重建的。大殿當中是黃飛虎的塑像。大殿兩側的廊坊內,是十殿閻羅及小鬼判官,還有一些雕塑形象展示了傳說中十八層地獄的種種酷刑。
“雙塔回龍寺,緊靠溫涼河,一邊水溫,一邊水涼,一邊殺豬,一邊宰羊。”泰山廟中有幾位老人告訴記者,距泰山廟街南
神奇的溫涼河
泌陽縣泰山廟鎮油坊村小喬莊村口向南是一片高崗,青翠的麥苗仰頭接受著春雨的洗禮,一些年輕的村民正在高崗下的空地上冒雨種煙葉。在村頭閑聊的幾位老人,聽說記者一行是為溫涼河而來,紛紛圍了上來。
“雙塔回龍寺,緊靠溫涼河,一邊水溫,一邊水涼,一邊殺豬,一邊宰羊。說的就是我們這里。”66歲的喬廣榮老漢笑呵呵地向記者介紹。“邊走邊說,我帶你們到河邊看看。”72歲的齊富廷老漢熱情地說。
邊走邊比畫,兩位老人一路上向記者講述了溫涼河的來歷。
溫涼河位于石河寨村西北、小喬莊東南部、黃棚村東邊,因洪河與石河匯流后水溫落差大而得名。
夏季的晴天,洪河和石河交匯處的河段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下午2時到5時,北邊的水熱得燙人,南邊的水非常冰涼。到了晚上,則剛好相反,北邊水溫低,南邊水溫高。這種現象向下游延續一二公里地。因為殺豬褪豬毛用熱水,宰羊則需涼水,這里素有“河邊一邊殺豬,一邊宰羊”之說。這一奇特的自然現象,成為當地一大景觀。
“這就是溫涼河了。”齊富廷老漢指著前面說。
高高的崗丘自北向南延伸至小喬莊的南面戛然而止,出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片碧綠的水面,兩條南北而來的河流在此交匯后向西而去,繞過崗丘后轉過幾個彎,又蜿蜒向南。
“從北面過來的是洪河,從南面來的是石河。”喬廣榮說。
發源于官莊鎮石門水庫的洪河,是條沙河,河道寬闊。發源于官莊鎮一座山里的石河,河道狹窄,水較深。洪河和石河在此交匯后的河段,就是溫涼河。
“原來洪河流到這里后,沉淀下來的沙特別厚,河水只到小腿肚深,沙子吸熱,很快被太陽曬透。夏天日頭毒了,站在溫涼河北邊的河水中就覺得燙腳。而南面來的石河水深幾丈,加上上游河道狹窄,太陽曬不透,水溫很涼,就形成了溫涼河一半是熱水一半是涼水的現象。”油坊村村支書谷德拴向記者解釋道。
站在高崗上眺望,溫涼河靜靜地向西而去,岸邊青青的小草隨風搖曳,遠處岸邊傳來山羊的鈴鐺聲,只是河北側被挖開而裸露的河床破壞了她的靜謐。
“挖沙破壞了溫涼河的原貌,河水也沒以前清了。小時候我們都用河水漱口洗臉,那時候河水很清澈。想吃魚了不用網,下河用舀子一上午就能逮五六斤。”齊富廷遺憾地說。
村里的老人告訴記者,上世紀50年代,縣文化館曾在石河打撈出一顆長近
雙塔回龍寺
溫涼河向西后環抱高崗逐漸下落的南端,喬廣榮說,這就是回龍寺的遺址,前些年地里還有些殘磚碎瓦。
當地人說,這處高崗由羊冊鎮而來,長約幾十公里,被稱為四十五里長沙陣。當地傳說,古時候曾有人在被溫涼河截斷的高崗上打井,結果打出來的水紅得像血一樣。后來才發現這是一條白龍化成的高崗,被扎到了龍眼。正將頭探入溫涼河飲水的白龍大吼一聲回頭一望,頂起了兩塊巨石,這里便叫作回龍崗,而回龍寺就建于落崗處。
當時寺院香火旺盛,有前殿、后殿兩座院落,并各有配殿。后院禪房里還有僧官居住。鄰近兩縣善男信女也多來上香。寺院還有不少廟產。
齊富廷老人說,他的一位親戚曾是回龍寺最后一任主持的義子,曾向他講述過回龍寺的傳奇。
寺內最后一任主持姓趙,被當地人稱為老趙羅。老趙羅對寺內眾僧賞罰分明。不料,寺里出了一名惡僧屢犯清規,不服管教,被老趙羅逐出寺院。
惡僧被趕出寺院后當了土匪。他懷恨在心,一直伺機報復老趙羅,但是寺廟三面環水,只有一座吊橋可以出入,惡僧一直沒有找到機會。
明末清初,善于卜卦的老趙羅對弟子們說,他卜的卦象顯示,近期會有南陽的石大人、童大人兩位官員到寺內拜訪,讓他們小心伺候。惡僧得知這個消息后,帶領嘍啰在夜間冒充石大人和童大人進入寺內,殺了老趙羅和弟子們,洗劫了寺院,并縱火焚毀了這里,偌大的回龍寺只剩下東墻外的兩座高聳的佛塔。
“雙塔都是磚石結構,聽老輩人說兩塔高十幾米,間隔五六米。我七八歲的時候還見過塔基。”喬廣榮老人說。
1932年,雙塔被拆除,其磚石被用來建造學校了。 當地開明紳士李智寬將拆除的雙塔磚石和回龍寺的殘垣用來建石河學校,培養了無數棟梁之才。泌陽石河學校,曾一度與付莊鄉梅林中學南北齊名。
“泰山唱戲唐河看,跑到社旗去吃飯。這里屬于三縣交界處。”喬廣榮老人說,溫涼河南岸東是唐河縣,西是社旗縣。這兩市的三縣都流傳著“朝廷都知道回龍寺”的傳說。
傳說明朝正德年間的大宦官劉瑾,是陜西省興平縣人,但這三縣都認為劉瑾是社旗縣朱集鄉劉墳當村人。而社旗縣是1965年,方城、唐河、泌陽各劃出一部分組成的。
傳說劉瑾劉老公公為了取悅皇上,說焦閣老焦芳的家鄉泌陽是如何如何的好:“泌陽縣,景致多,
焦家牌坊第一座;
出南門,倒流河,
二十五里到大磨。
雙塔回龍寺,
緊靠溫涼河。”
其中的“焦家牌坊”說的就是閣老焦芳家的牌坊,其他的都是泌陽縣的景觀。
宮里一位娘娘聽劉瑾這么一說,便動了心,遂在焦芳回鄉探親時和他一起去觀瞻佛寺。可是這卻被焦芳的政敵用來攻擊他,結果皇帝一發怒,就把他給殺了。盡管正史里記載的是“芳父子竟良死”,可這段傳說卻反映出當地百姓對回龍寺的自豪和對焦芳的懷念。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