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濃墨重彩靚新村
摘要:濃墨重彩靚新村——西平縣開展五項重點工作紀實記者 丁振 通訊員 胡軍華“干凈的小院四季花開,寬敞的馬路郁郁蔥蔥,兒童嬉笑打鬧,老年人閑嘮家常,美麗的
濃墨重彩靚新村
——西平縣開展五項重點工作紀實
記者 丁振 通訊員 胡軍華
“干凈的小院四季花開,寬敞的馬路郁郁蔥蔥,兒童嬉笑打鬧,老年人閑嘮家常,美麗的鄉村,難忘的鄉愁”——這是西平人多年以來對家鄉環境的美好憧憬。如今,隨著西平縣五項重點工作的開展,這個看似遙遠的夢想正悄然變為現實:新修的道路四通八達,建起了廣場,安上了路燈,村落也整潔了,花紅柳綠、果蔬鮮美的田園,映襯著一座座青瓦白墻的新民居……一個個美麗如畫的鄉村正破繭化蝶、應運而生。
市委、市政府作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開展“百日集中整治行動”決策部署后,西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緊緊抓住該縣被定為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縣的機遇,精心組織、迅速部署,加大投入、創新方法,把握節點、統籌安排,合力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美麗鄉鎮建設、農村道路綜合整治、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五項重點工作,全面掀起集中整治高潮,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至目前,全縣各示范村均硬化了道路、安裝了路燈、栽植了風景樹、整修了村舍,建起了娛樂文化廣場和小游園,完善了垃圾處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已建設特色村、精品村60多個;流轉土地13440畝,完善農田林網6.5萬畝,開挖樹穴87萬個,栽植各類樹木93萬余株;高標準整修縣道163.8公里、鄉道301.8公里、村道948.7公里;鄉鎮新建水沖式公廁18座、公共游園8個。1月14日,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暨改善人居環境工作現場會在西平縣召開,經驗和做法在全市推廣,得到了市領導充分肯定和群眾一致好評。2月16日通報的全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百日集中整治行動”第一次考評結果,西平縣以467.8分的成績排名各縣區第1名,盆堯鎮、權寨鎮、柏亭街道辦事處分列全市鄉鎮(街道)排名第1名、第3名、第4名。
成績的背后,是西平縣委、縣政府做好這項工作的堅定信心和集全縣之力、全民之智的強力推進。
該縣四個領導班子成員思想空前一致,認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一項順民心、合民意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全市深入開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百日集中整治行動”動員會召開后,縣委、縣政府立即組織召開了全縣動員會、工作推進會,進行全面部署;組織縣四個領導班子成員和各鄉鎮(街道)、縣直各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赴信陽考察取經,找差距、查不足,并在縣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拿出專項資金5000萬元。同時,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領縣四個班子成員對各鄉鎮(街道)一周一觀摩、一周一評比,反復加壓,有力推動了工作快速、高效開展。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擁護和熱情響應,各鄉村干群不分晝夜和節假日,不計條件和報酬,全力以赴投入,全天忙碌在工作一線,遇到困難和問題大家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破解難題,狠抓工作落實,處處呈現出干事創業的火熱場面。整修坑塘、栽花種草、刷洗房屋、清掃垃圾、培護路肩、植樹造林,以實際行動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新西平。
呂店鄉蘭衣趙村,村里3位老人不計報酬,主動要求擔任村里的保潔員,義務為村里打掃衛生,清掃垃圾。重渠鄉丁寨村群眾義務出工200多人次,宋集鄉赫朱村群眾義務出工400多人次,清理街道垃圾、修建花壇、排水溝、粉刷墻壁,街道面貌煥然一新。
該縣大部分鄉鎮(街道)都摒棄了“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舊思維,樹立起“有多少事找多少錢”的新思維,采取“財政主導、項目整合、農民自籌、社會化運作”的多元化投資模式,鼓勵群眾捐資捐物、投工投勞;引導民間資本投入鄉村建設,建立了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渠道。楊莊鄉儀封村在外創業人士先后投入上千萬元,把全村大街小巷都修成了水泥路。呂店鄉長寺村在外成功人士出資400萬元,挖洗村里的兩個坑塘,為群眾修建公共游園。重渠鄉投資65萬元,群眾義務出工為賈橋村、羅北村鋪埋排水管道、修建花壇、粉刷墻壁。宋集鄉投資近60萬元,村委、群眾籌資40萬元,群眾義務出工為后胡村、宋集村挖洗坑塘,修建排水溝,整修路邊步道,粉刷墻壁,整修斷墻殘壁等。盆堯鎮陳老莊村爭取項目資金100萬元,村委、群眾籌資近200萬元,群眾義務出工整修道路,修建排水溝、花壇、文化廣場、舞臺和挖洗坑塘、綠化街道、粉刷墻壁,村容村貌大為改觀。柏苑街道辦事處籌資近400萬元,組織開展了4次檢查評比,以獎代補、獎優罰劣,充分調動了居委會和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目前,該縣五項重點工作的長效機制已逐漸健全完善。建立了輿論宣傳機制。利用智能廣播網、出動宣傳車、發放宣傳單、“小手拉大手”、“人居環境保護知識進課堂”等形式,大力倡導講衛生、愛清潔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引導群眾文明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初步建立了衛生保潔機制。鄉、村出資聘請了保潔員,組建了保潔隊伍,配備了保潔人員服裝、清掃工具、垃圾收集車輛,確保垃圾長期有人收、保潔長期有人管。建立了資金投入機制。積極探索建立政府、社會、群眾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堅持政府引導、鄉鎮財政給予支持;堅持群眾主體,成功人士捐一點、每戶每月兌一點,引導群眾自覺整治農村環境,自主建設美麗家園。建立了獎懲機制。部分鄉鎮(街道)對轄區各村(居委會)人居環境按時進行評比,對干凈、整齊和排名靠前的村(居委會)和個人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對衛生臟亂差、排名落后的村(居委會)和個人給予批評。
通過五項重點工作的開展,該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各鄉鎮(街道)都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文明創建的各項規章制度,建設了圖書室、文化廣場等,開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等一系列評選活動,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向更高層次和更寬領域發展。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氛圍十分濃厚,使人耳目一新,很受感染,極大地提高了村民自身素質。農戶垃圾亂倒、雜物亂堆、污水亂流、村莊環境臟亂差的現象得到明顯改善,大部分村民已開始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習慣,不但打掃自家院里衛生,還自覺打掃門前街道上的衛生,精神面貌為之一新,展現出村容整潔、民風淳樸、鄰里和睦、文明和諧的新風貌。
與此同時,各鄉鎮(街道)緊緊圍繞重點工作,立足發展實際,明爭暗賽,突出亮點,競相發展,比學趕超、爭創一流的工作氛圍已經形成,“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也已成為各級干部的自覺行動。在工作中,涌現出了許多先進人物與典型事跡,如重渠、呂店、蘆廟、專探等大部分鄉鎮的鄉村干部,都能夠主動放棄節假日,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和抓鐵留痕的作風,投身工作一線,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將工作一項一項推進、一步一步落實。廣大群眾衷心擁護,積極參與,由過去行政推動“要我干”向自覺主動“我要干”轉變,由過去想方設法“阻撓干”向支持配合“參與干”轉變,形成了全縣上下“一盤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精神飽滿、干勁十足、熱火朝天的工作局面,確保了整體工作一天一個樣、一周大變樣。
如今,漫步西平鄉村,一排排青瓦白墻的農家院落如水墨畫般隱身在一個個村莊中,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水泥路如五線譜般奏響了農家兒女走向富裕的音符,一泓泓清澈河水如甘泉浸潤著農民的心田……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