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為“媒” 讓鄰里關系更融洽
摘要:關注物業服務管理系列報道之十四物業為“媒” 讓鄰里關系更融洽□胡江濤 文/圖 建業·森林半島組織的猜燈謎活動。(資料圖)相鄰不相識隨著人類文明程度
關注物業服務管理系列報道之十四
物業為“媒” 讓鄰里關系更融洽
□胡江濤 文/圖
建業·森林半島組織的猜燈謎活動。(資料圖)
相鄰不相識
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人和人之間的居住方式逐步發生演變,從宗族關系,到行政管治,再到如今以小區為單元形成社會共同體。
一個住宅小區,少則幾十戶,多則上千戶。沒有親密血緣關系的業主,操著不同的口音,從四面八方來到同一個小區,他們該如何和諧相處呢?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晉代詩人陶淵明所著《移居兩首》中有這樣一句話:“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意思是,鄰居老朋友經常來我這里,談談過去的事情,人人暢所欲言,這是多么快樂的事情??!
可如今現實情況是,單位職工從集體宿舍搬進商品房,農民工在市區購房,成為“城里人”,但傳統鄰里關系在慢慢淡化。
不少市民坦言,他們在小區居住多年,連對門鄰居姓啥、在哪兒工作都不知道。
一個個防盜門筑起了隱私空間,也使得鄰居相鄰不相識,更甭提成為知心朋友了。
9歲娃建議辦“鄰居節”
胡哲元是駐馬店市第二實驗小學四年級的一名小學生。
一天,胡哲元放學回家,對爸爸說:“對門鄰居家的小姐姐一個人坐在樓下的道牙上寫作業,天冷,我想讓小姐姐到咱家寫作業。”
爸爸讓胡哲元去喊小姐姐進屋。好大一會兒,兒子才上了樓,哭著說,小姐姐不肯來,因為小姐姐的媽媽不讓她到陌生人家中玩。
胡哲元不理解,他和小姐姐明明住對門,是鄰居,怎么會是“陌生人”呢?
胡哲元的老家在上蔡縣農村。奶奶想胡哲元了,就到市區看他。奶奶發現小區里的人形同陌路,大家互相不說話。奶奶試圖和小區里的人搭訕,但對方大都愛理不理的。
奶奶說,在農村老家,鄰居幾個人一起聊天曬太陽,就像一家人;孩子們端著飯碗,看哪家有好吃的就往哪家跑?,F在人們住在高樓里,鄰居之間互相都不認識了。
胡哲元和爸爸一起交物業費時,胡哲元對物業公司的叔叔阿姨說:“咱們小區搞個‘鄰居節’吧,我想和小區的小朋友一起玩。”
“鄰居節”讓社區更和諧
前不久,河南錦上花車游惠駐馬店站的總經理趙慶敏到建業·森林半島找朋友玩。
朋友家里很熱鬧。原來,有鄰居到朋友家串門。朋友說,家里的魚近期頻繁死亡,鄰居正好懂這個,他就請鄰居過來幫忙,查找原因。
朋友說,他們小區經常搞一些類似“鄰居節”的活動,大家都很喜歡。
河南建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駐馬店分公司總經理孫獻偉對此事深有感觸。他說,他以前居住的小區,鄰里關系比較淡薄。平時,大家都是待在自己的房間里,沒什么事很少出門,彼此很難有交流,即便見面,也不打招呼。
作為河南建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駐馬店分公司的負責人,孫獻偉接手建業·森林半島后,立志盡最大的努力改變這種現狀,圍繞業主和業主之間、物業和業主之間,組織互動活動,讓業主積極參與進來。業主之間關系融洽了,業主和物業公司之間的關系處理好了,物業公司做起工作就容易多了。
魏雪芳是河南建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駐馬店分公司的社區文化專員,她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組織業主開展活動。
談起自己組織的活動,魏雪芳如數家珍:“建業·森林半島有乒乓球協會、羽毛球協會、游泳協會、太極拳協會、舞蹈協會和業主藝術團。”
建業·森林半島的業主王先生說,他所住樓層的業主關系非常好。平時,誰家有事,顧不得接送孩子,給鄰居打個電話,就能搞定。
“這些事看似微不足道,卻能讓人感到踏實,也體現出社區的和諧、穩定。”王先生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