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未來的最大挑戰來自互聯網公司?
摘要: 前不久,谷歌下一代無人駕駛汽車的專利曝光。無方向盤、無剎車踏板等設計展示了其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和自信,谷歌似乎也向世人宣布完全擺脫人干預的無人駕駛汽車就要來了
前不久,谷歌下一代無人駕駛汽車的專利曝光。無方向盤、無剎車踏板等設計展示了其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和自信,谷歌似乎也向世人宣布完全擺脫人干預的無人駕駛汽車就要來了。上周,百度也在北京展示了其無人駕駛車技術,最高時速100km、北京的五環路、復雜的混合路況,這些關鍵的字眼讓百度幾乎從未曝光過的無人駕駛技術進入人們的視線。
從百度、樂視到蔚來汽車、前途汽車、阿里汽車等等,無論是自動駕駛技術還是高端電動汽車的整車項目或者是車載系統,近兩年來國內的互聯網企業在車上的投入空前瘋狂。伴隨這些正在瘋狂滲透到人們生活各個方面的互聯網企業,互聯網品牌進入汽車制造領域也勢不可擋。
不得不說互聯網企業在進入傳統制造行業有著先天的優勢,無論是在資本層面和產業鏈的整合能力上都好過傳統的制造企業,況且傳統汽車上的技術瓶頸在電動車發展“大行其道”的今天,已不是造車的主要“障礙”。就像樂視汽車很快牽手阿斯頓·馬丁,依托這家跑車公司傳統汽車的造車經驗合作開發屬于自己的電動汽車一樣,互聯網企業整合資源造車已經到了進入實戰階段的1.0時代。
在進入規模化生產和銷售階段,制造新能源車上互聯網公司仍和傳統車企一樣面臨品質、成本控制和持續發展以及各個環節上的管理問題,這些問題是任何一個制造汽車的企業無法回避的。如果只是打概念來淘金,對于互聯網企業造車大可不必那么認真。然而要打造深入百姓生活的互聯網汽車品牌,這些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似乎沒有技術上那么輕松繞道而行。
從特斯拉的發展來看,電動車企業需要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技術投入和生產管理,充電的問題一直在阻礙其快速發展。除非造出來的車只是一個偶爾擺弄一下的玩具,而不是帶人出行的工具。因此無論是在北美還是中國,特斯拉建設公共充電設施是其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晚一步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騰勢、比亞迪和北汽等傳統汽車企業也開始了自己的大規模“基礎建設”之路。未來造電動汽車的互聯網企業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徹底顛覆了我們的生活,互聯網企業紛紛造車也讓汽車這個相對保守的行業迎來巨大的變革。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新概念汽車”,短時間內雖難成為市場的主流,但卻標志著一個新汽車時代的到來。
在對發展規劃和品牌定位上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甚至還未拿出產品時,國內的互聯網企業加入造車行列并未對傳統汽車企業造成怎樣的沖擊。面對這些未來的挑戰,傳統車企應該在這場轟轟烈烈的“互聯網車企”誕生時代有所醒悟。如何在新能源車時代真正到來時還占有一席之地,已不是拼品牌價值的多少,而取決于能否跟得上時代的步伐。(記者 楊燦)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