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是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宣言
摘要: □ 許耀桐 十八屆五中全會圍繞如何制定“十三五規劃”、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進行了精心的擘畫。這是一次部署的大會、共識的大會、動員的大會、奮進
□ 許耀桐
十八屆五中全會圍繞如何制定“十三五規劃”、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進行了精心的擘畫。這是一次部署的大會、共識的大會、動員的大會、奮進的大會。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是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宣言,具備的三大亮點熠熠閃光、意蘊雋遠。
“六條原則”: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正確方向
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始終遵循“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的“六條原則”。這“六條原則”是我們黨首次就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提出的,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果不講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原則,離開了人民是歷史的主體、社會的主體這樣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終將一事無成;如果不講堅持科學發展的原則,不能做到科學發展,偏離了科學發展的軌道,那么也不可能達到它所預定的目的。至于改革和法治、國內大局和國外大局,則如同鳥之雙翼、車之雙輪那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武器,須臾不可缺少。而堅持黨的領導無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和關鍵性因素,是為犖犖大端、重中之重。
什么是原則?恩格斯指出,“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終了的結果;這些原則不是被應用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而是從自然界和人類歷史中抽象出來;并不是自然界和人類要適合于原則,而是相反地,原則只有在其適合的自然界和歷史時才是正確的”。這就是說,原則是對應著自然界和社會抽取出的規律而言的,是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因此,原則就是人們主觀意識對客觀規律的反映、認識和總結。這樣的反映、認識和總結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正因為這樣,它不可能在我們剛提出小康社會,或者小康建設的時間還不太長的時候就能認識到。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六條原則”,對于我們勝利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個根本保證。十八屆五中全會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六條原則”的總結和提煉,深刻反映和總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規律,是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保證。
“五大發展”:提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勁動力
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五大發展”的提出,引起了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第一是“創新”。在我國以資源要素和資本投資分別作為發展的驅動力遭遇困境之后,選擇以創新作為驅動力就是理所當然的了。創新,包括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構成了全方位、立體式的態勢。今天,唯有創新才有發展前途,唯有創新才能加速發展。第二是“協調”。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布局中,需要處理發展中的各種重大關系,例如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協調發展等,協調得好不好決定著發展的成敗。第三是“綠色”。這是全面小康自然環境的基本色彩,決不能讓黃煙滾滾、沙塵飄飄、霧霾漫漫。全面小康不只是GDP的增長,更需要的是山清水秀、云淡天藍。第四是“開放”。在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之后,今天的開放是立足于更高水平的開放,使開放更加豐富、更為深化、更具力度。第五是“共享”。全面小康不是一部分人過上好日子,而是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因此,一定要使發展成果為人民共享,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五大發展”為我們提供不竭的發展動力,是我們擺脫經濟下行壓力的有效對策,是我們化解各種矛盾的正確選擇,是我們構建美好和諧社會的合理安排。
“七項要求”: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功舉措
十八屆五中全會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謀劃不但宏觀地分析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思想,強調了必須遵循的原則,明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和思路,而且具體地規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七項要求”,有了貫徹落實可操作化的工作路數。
十八屆五中全會規定了“七個要求”。一是必須深化對發展規律的認識,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體制機制,加強黨的各級組織建設,強化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二是要動員人民群眾團結奮斗,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提高宣傳和組織群眾的能力,加強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協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項權益,激發各族人民建設祖國的主人翁意識。三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群眾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會推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共識和力量。四是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五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全面提高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的能力和水平。六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七是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及管理制度,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實施國家安全戰略,堅決維護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信息、國防等安全。落實和踐行“七項要求”是我們決勝階段走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部行程的勝計良方,是我們托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幸福生活的成功舉措。
(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