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能環(huán)保首選 2015年上市新能源車型回顧
摘要: 就在今日,北京地區(qū)因為嚴重空氣污染應急指揮部發(fā)出紅色警報,市內汽車開始實行短期單雙號限行。保護環(huán)境、綠色出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如此之大的環(huán)境壓力使得越來
就在今日,北京地區(qū)因為嚴重空氣污染應急指揮部發(fā)出紅色警報,市內汽車開始實行短期單雙號限行。保護環(huán)境、綠色出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如此之大的環(huán)境壓力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就在剛剛過去的2015廣州車展上,數十款新能源車型亮相,由此可以明顯感受到新能源汽車的來勢洶洶。那么在過去的2015年一年中,到底有哪些新能源車型上市發(fā)布,一起來回顧下。
●車型名稱:長安逸動電動版 上市時間:2015年3月6日
●廠商指導價:23.49-24.99萬元 車型級別:緊湊級
●動力組成:純電動 最大續(xù)航里程:200公里
長安逸動電動版于2015年3月正式上市,新車售價23.49-24.99萬元。享受各種補貼后價格有不小幅度優(yōu)惠。外觀方面,除了中網,很難一眼看出電動版逸動與汽油版在外觀方面有何不同,為了彰顯新能源身份,其中網上半部分被藍色填充。筆者并不覺得這處改動使其變得更漂亮,幸運的是長安并沒有對中網設計“推倒重來”,雖然不再需要“進氣”,但電動版依然保留了部分網狀結構。總之,它的外觀改動寥寥無幾,這是好事,要知道逸動上市之初,外觀可是妥妥的加分項!
至于內飾,基本和外觀情況相仿,長安對電動版逸動多媒體系統(tǒng)進行了改進,顯示界面自然有所區(qū)別。此外,排擋桿也是變化之一,其實電動汽車并不需要什么復雜的傳動系統(tǒng),但長安依然為其設計了漂亮的“換擋控制機構”,筆者真心覺得,它比汽油版排擋桿設計要出彩!當然,由于沒有了內燃機,所以其儀表也就不會再顯示轉速,相應界面會被續(xù)航里程等信息取代。
逸動電動版搭載一臺輸出122馬力的電動機,電動機峰值扭矩280牛米。當筆者大致瀏覽官方資料時,看到了“加速4秒”的字樣,當時嚇得著實不輕,再仔細看實為“0—50公里加速僅4秒”,而非百公里加速。其實電動車就是這樣,扭矩來得快去得也快,時速百公里之前,逸動電動版加速感受超過了筆者日常駕駛的明銳1.8TSI,但時速超過120公里之后,又是另一番場景了。
值得點贊的是,逸動電動版駕駛感受十分接近“汽車”,我們知道電動車會在減速以及制動時回收動能,甚至有時會產生松油門即剎車的討厭頓挫感,但逸動身上沒有這類問題。它保留了汽油版車型懸架形式,底盤調校依然是明顯的舒適風格,能有效過濾掉細碎振動,但遇到較大減速帶時,車內乘客會感受到一定彈跳感。
編輯點評:對于電動汽車,消費者最關心的莫過于續(xù)航里程,而本次體驗遠無法驗證廠家宣稱的兩百公里續(xù)航是否屬實。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電動版繼承了普通版車型大部分優(yōu)點:設計感過關、空間表現(xiàn)出色、駕駛感受舒適等等;至于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電池壽命等暫時無法完美解決的問題在此無需多談,我們知道電動汽車還有大堆不足亟待完善,所以眼下的每一次嘗試,都不該被否定。
●車型名稱:江淮iEV5 上市時間:2015年4月20日
●廠商指導價:18.08萬元 車型級別:小型車
●動力組成:純電動 最大續(xù)航里程:240公里
江淮iEV5的長寬高分別為4320/1710/1515mm,而軸距規(guī)格為2490mm,這樣的身材雖然算不上魁梧,但由于車身比例協(xié)調,所以看起來也挺大氣。而流暢的車頂線條配合側面突出的棱線營造出一種前沖的架勢,視覺上也讓車身顯得更加低矮。
車身側面油箱蓋的位置也改成了直流電的快充接口,這款車搭載了69Ah的電池組,通過快充充滿只需1小時就可以充電80%,而使用車頭慢充接口充滿的時間為8小時,滿電續(xù)航里程可達200km。
跟外形一樣,江淮iEV5的內飾同樣非常強調設計感,而且實際效果也很不錯,座椅一款電動車它的內飾拋棄了和悅系列偏重溫馨的家用風格,深淺搭配的內飾顏色很新穎,再配以淺藍色的裝飾條和全觸摸設計的液晶屏幕,看起來很有未來感,看來江淮在這款電動小車上真是下了不少功夫。中控臺上的觸摸式多媒體系統(tǒng),除了影音娛樂、車載藍牙電話、衛(wèi)星導航等基本功能外,車輛動力系統(tǒng)的運行狀態(tài)也可通過它進行實時監(jiān)測。除此以外,空調系統(tǒng)面板也是全觸摸式的,界面的反應速度和識別度方面都還不錯。
乘坐空間方面,身高170公分的體驗者調整好座椅后,在前排能獲得兩拳的頭部剩余。再轉到后排還能獲得一拳半的頭部剩余和兩拳多一點的腿部剩余,整體表現(xiàn)還算不錯,日常使用足夠了。
掛上D擋,之后抬起剎車踏板,車輛并沒有馬上起步,動力單元仍舊需要駕駛稍踩一些油門才會做出反應。較之普通的內燃機汽車,這輛iEV5在起步時幾乎聽不到任何噪音,靜的甚至讓人感覺有些發(fā)慌。繼續(xù)深踩油門,從發(fā)動機艙傳來的聲響依舊十分微弱,你唯一能聽到只有電流的"嗞嗞"聲。
腳下的油門控制的是一臺最大功率50kW、功率25kW的電動機,其峰值扭矩達215N·m。而且得益于發(fā)動機啟動即可爆發(fā)出最大扭矩的特性,iEV5的起步和提速還是相當不錯的,用"輕盈"二字來形容還是頗為恰當的。只要你舍得費電,iEV5從0到60公里的動力表現(xiàn)可以與1.8L甚至2.0L車型的相媲美。不過我還是更喜歡在ECO模式下去駕駛它,此時可以明顯感覺到油門響應不再那么靈敏,車速的提升也變得更加溫柔平和。悠閑地游走于城市的街道上,那份安逸的享受普通汽油車是很難感受到的。再來說說底盤和轉向,iEV5的底盤調教完全的舒適化取向,路面上大多數細碎的振動它能夠很輕松的化解,而遇到像減速坎這類比較大的顛簸,也能夠通過的很干脆,完全沒有多余的振動,車身也沒有任何松散的感覺。
編輯點評:江淮iEV5的上市,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提供了優(yōu)秀的產品支撐。在社會環(huán)保意識日漸增強、新能源車及網購需求高漲的大勢下,江淮iEV5享受補貼后的價格極為親民,可謂是每個人都買得起的純電動代步車。加之其高辨識度的外觀,會有一部分年輕人的受眾群。這種低價+免搖號的優(yōu)勢符合一線城市出行的大趨勢,相信會有不錯的成績。
●車型名稱:知豆D2 上市時間:2015年6月23日
●廠商指導價:15.88萬元 車型級別:微型車
●動力組成:純電動 最大續(xù)航里程:180公里
知豆D2于2015年6月份正式上市,其廠家指導價為15.88萬元,微型純電動汽車可享受國家和地方雙重補貼,在國家補貼、地方補貼和廠家補貼后,消費者的購買價格最終可達到4.98萬元(由于各城市地方補貼政策不同,消費者終端購買價格也有一定差異)。
知豆D2在外觀上基本延續(xù)了知豆D1可愛圓潤的外觀風格,但在很多細節(jié)上則有所調整。新車采用了全新樣式的進氣格柵及前后保險杠。另外,知豆D2的大燈加上了透鏡,還采用藍色飾條作為點綴,提升了照明效果,也令該車更具科技感。側面,還采用了全新造型的輪圈及后視鏡設計。
內飾方面:知豆D2中控臺、空調出風口等多處采用了直線設計,相比于D1車型更加穩(wěn)重。并且還取消了D1車型的旋鈕式換擋,更換為懷擋設計。配置方面,知豆D2配有真皮座椅、無線智能系統(tǒng)、人機交互系統(tǒng)等。
動力方面:知豆D2所搭載的電動機最大功率為24馬力,最大扭矩82Nm。新車配備15.12kW/H的電池組,充滿電需要6-7小時。新車的最高車速為80km/h,以45km/h勻速行駛時的續(xù)航里程為180km。
編輯點評:在編輯眼中,知豆這款城市純電動代步小車,著實像一個有著不錯實力的大玩具。比起其他電動車來說,補貼后的知豆D2更加實惠,售價不滿5萬元,可以解決部分剛需年輕人的需求。實惠的價格以及180公里的續(xù)航里程,使得這款大玩具的優(yōu)勢還是很明顯的。
●車型名稱:吉利帝豪EV 上市時間:2015年11月18日
●廠商指導價:22.88-24.98萬元 車型級別:緊湊級
●動力組成:純電動 最大續(xù)航里程:330公里
吉利帝豪EV基于PE平臺打造,該平臺是為小型電動車專門打造的平臺,采用模塊化結構,對于現(xiàn)有車型的動力改裝有著十分明顯的優(yōu)勢。新車官方指導價22.88-24.98萬元。以北京為例,吉利帝豪EV滿足最高額度的補貼條件,最高可以獲得10.8萬元的補貼。補貼后的售價區(qū)間為12.08-14.18萬元。吉利帝豪EV搭載一部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輸出95kW,峰值扭矩扭矩240N·m,最高車速為140km/h,綜合工況續(xù)駛里程253km,60km/h等速巡航狀態(tài)下的續(xù)航里程達330km。
帝豪EV造型仍然延續(xù)了汽油版年輕時尚的風格,但在細節(jié)方面進行了調整,前臉格柵采用了靛藍色新家族式回紋盾形設計,鷗翼式前保增加的靛藍飾條,以及翼子板和油箱蓋上的EV標識,都明顯地表露了電動汽車身份,兩側車身還添加了藍天風格拉花,全車看上去更加時尚、環(huán)保。
內飾上,帝豪EV色調以黑色為主,全黑皮質座椅加入了靛藍皮質包邊,再加上銀色裝飾條的搭配運用,不僅提升車輛整體的質感,更顯舒適、大氣,盡顯EV的獨特魅力;英寸炫彩智行組合儀表、造型前衛(wèi)的檔把、多功能運動方向盤等,更突出了電動版車型所特有的科技感。
編輯點評:在近些年新能源車型的較量中,吉利帝豪不是第一個發(fā)力的,但是帝豪EV車型讓大家看到了吉利發(fā)展其電動車型十足的誠意。與其傳統(tǒng)動力相似的外觀和內飾設計以及續(xù)航里程都是帝豪EV強有力的競爭砝碼。如果在后期不斷改造以及升級,相信帝豪EV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純電動車型。
●車型名稱:北汽新能源EU260 上市時間:2015年11月
●廠商指導價:25.49萬元 車型級別:緊湊級
●動力組成:純電動 最大續(xù)航里程:260公里
在剛剛落幕的2015廣州車展上,北汽新能源EU260車型正式亮相并公布了售價,EU260樂享版售價25.49萬元(補貼前)。這款新車搭載三元鋰離子電池組,續(xù)航里程在260km之上。售價方面,EU260售價為25.49萬元,享受新能源補貼。以北京為例,扣除兩級補貼10.8萬元,補貼后價格14.69萬元。
北汽新能源EU260的外觀是在緊湊車型紳寶D50的基礎上打造而來的。此款車型的獨到之處在于配置方面與傳統(tǒng)動力車型一致,十分豐富。EU260的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582/1794/1515mm,軸距為2650mm,整備質量為1583kg。新車配置豐富,配備了后輪彎道隨動轉向技術、胎壓監(jiān)測、前后倒車雷達、ABS+EBD+CBC(轉彎控制系統(tǒng))+TCS(牽引力控制系統(tǒng))系統(tǒng)等。另外,新車還配有9英寸中控顯示屏,可以顯示導航信息、多媒體等內容。
據悉,EU260將具備快換、快充、慢充三種充電模式,快充30分鐘可充80%。該車還具備電池壽命管理系統(tǒng),實現(xiàn)過充過放、高溫高寒等電壽命保護,能有效延長使用周期。官方表示行駛60萬公里后電池能仍保持在80%之上,而能量回收系統(tǒng)則能夠使續(xù)航里程更長。
值得一提的是,EU260內部搭載了豐富的智能科技——車聯(lián)網技術,以9寸智能人機交互大屏為溝通交流界面,實現(xiàn)電話、導航微信、樂聽、樂見等功能,包括高解析度語音識別功能,正版車載導航系統(tǒng)等豐富配置。最酷炫的一點在于手機可以和汽車實現(xiàn)機屏互聯(lián),在手機上便可對EU260進行管理,實現(xiàn)"車機合一",讓車主體驗到智能科技車生活。
北汽新能源EU260搭載了三元鋰離子電池組,電池容量為41.4kWh,續(xù)航里程在260km之上,等速行駛可達350km。電動機最大功率為136馬力(100kW),峰值扭矩為260N·m,最高車速為140km/h。
編輯點評:北汽EU260車型快充、慢充的充電模式和電池壽命管理系統(tǒng),都是其將有力的競爭優(yōu)勢。北汽還官方表示行駛60萬公里后電池能仍保持在80%之上,而能量回收系統(tǒng)則能夠使續(xù)航里程更長。
●車型名稱:比亞迪唐 上市時間:2015年6月
●廠商指導價:25.13-51.88萬元 車型級別:中型SUV
●動力組成:混合動力
作為比亞迪目前旗艦型的SUV,唐自然在造型設計上需要明確自身的地位與格調。比亞迪唐延續(xù)了之前幾款比亞迪SUV車型的大尺寸格柵設計。搭配了中國消費者們喜歡的鍍鉻包邊,前臉的整個輪廓更為的突出。銳利的前大燈配合著車身的輪廓十分醒目,讓前臉的造型有了更為強烈的沖擊力。
在唐的尾部造型設計,體現(xiàn)出了不同產品的配置差異。唐與傳統(tǒng)的比亞迪SUV有所不同,U形尾燈與鍍鉻飾條形成一體,收緊的線條讓本來顯得寬厚的尾部展現(xiàn)出緊致感。而雙邊的鍍鉻包邊尾排設計也很搶眼,似乎也在告訴身后的跟隨者,自己并不是它們想象中那么簡單。
在很早之前我們就體驗過比亞迪唐,但當時的試裝車僅提供了部分功能設計,并未正式定型。如今量產車型上市之后,車內很多部件的樣式與構件才最終得到確定。雖然不出意外,唐的內飾總體樣式還是參考了另外兩款SUV,但包括操作按鍵的設計和擋位區(qū)的布局都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
動力方面,比亞迪唐在動力系統(tǒng)上可以說充滿了“科幻”特色,官方的描述為“三擎、四驅、雙模”系統(tǒng)。這是一套能夠將一臺汽油發(fā)動機與兩臺電動機實現(xiàn)混動的全新動力搭配模式,比亞迪為唐準備了一臺功率達到151千瓦的2.0TI汽油發(fā)動機,以及兩臺單功率達到110千瓦的電動機,三個動力源合并構成了唐目前的動力來源。簡單計算后你也能夠發(fā)現(xiàn),唐的整車總功率為371kW,總扭矩之和高達820Nm。
編輯點評:充沛的動力,良好的做工,還有先進的多媒體與創(chuàng)新設計,這是唐留給我們的最深印象。我們并沒有在意它究竟能不能跑贏法拉利,而是更關注是否實用且能夠被消費者所接受。比亞迪唐的售價27.98萬起步,算上國家補貼與城市補貼,最便宜的地方只需要20萬左右的價格就能開回家。如此一來,它搶奪的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新能源車型市場,而是將要擠走那些盤踞多年SUV細分市場的大佬們。
●車型名稱:沃爾沃S60L 上市時間:2015年4月22日
●廠商指導價:50.59-55.99萬元 車型級別:中型車
●動力組成:混合動力
沃爾沃S60L插電混動車型4月份在上海車展正式上市。T6智馭版售價50.59萬元、T6智越版售價55.99萬元。該車憑借2.1L/100km的油耗、1000公里的續(xù)航里程,出色的數據表現(xiàn)使其一直擁有較高關注度。此外,該車享受國家新能源補貼3.15萬,上海再享3萬元購車補貼。
這款S60L插電混動版是基于常規(guī)動力版本的S60L打造,前臉部分大體上沒有變化,依然為最新的家族化臉譜設計,其日間行車燈布置在大燈下方。而這款插電混動版前臉部分與普通車型最大的區(qū)別在與前進氣格柵,在沃爾沃logo右下方鑲嵌有一塊“Twin Engine”的銘牌,象征其搭載插電混動車型的身份。
新車的側面設計與常規(guī)動力版本基本一致,簡潔流暢的線條、略帶掀背的設計看起來年輕而動感。其充電借口布置在車身的左前翼子板處,而電池組與電機布局在尾箱下方。而通常此類車型的接口設置在車尾以便于電驅動系統(tǒng)的線束走位。此外,該車裝配的18英寸雙十幅輪圈與車身設計相得益彰。
這款S60L插電混動的尾部大體上與普通車型一樣,尾燈設計帶有強烈的沃爾沃風格,LED燈帶識別度極高。雙邊共兩出的排氣尾喉采用矩形設計,以突顯其檔次感。而在一些細節(jié)設計上新車與常規(guī)動力車型有所區(qū)別,保險杠下部的鍍鉻裝飾條上刻著TWIN ENGINE的標志與右尾燈下方的“T6”標志表示該車采用沃爾沃T6動力系統(tǒng)。
新車搭載2.0T汽油發(fā)動機與電動機的動力組合,此外還有一臺啟停電機(ISG),匹配8速自動變速箱,在共同作用下,S60L插電版車型的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秒。S60L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提供純電動、混動和性能三種不同的駕駛模式,駕駛員可自行選擇。在純電動模式下?lián)碛?0km的續(xù)航里程,在混動模式下續(xù)航里程可達1000km。最快僅需6小時就能充滿電。
編輯點評:沃爾沃S60L插電混合動力車型是基于S60L的基礎打造而來的,比傳統(tǒng)動力車型的售價會高出一些。好在S60L是一款市面發(fā)展較成熟的車型,消費者接受起來沒有太大難度。此款新能源車型的另外一個優(yōu)勢就是多重動力組合形式,又給消費者增添了一份買單的砝碼。
●車型名稱:華晨寶馬530Le 上市時間:2015年1月15日
●廠商指導價:69.86萬元 車型級別:中大型車
●動力組成:混合動力
華晨寶馬530Le與普遍版5系造型基本保持一致,但新車主要針對前大燈以及前保險杠等細節(jié)位置進行了調整。翼子板上的Luxury銘牌說明了這款車型在配置方面基于之前的豪華版車型打造。鋁合金輪轂也是此前普通車款的式樣,并沒有像X5 eDrive車型那樣采用特別式樣的低風阻輪轂設計。另外,新車尾部貼有的"530Le"標識證明了該車的身份。
內飾方面,530Le中控臺并沒有采用528Li豪華或者風尚套裝的設計,而是和525Li豪華套裝相似。雖然目前官方并未公布530Le參數、配置,但從眼下能確定的配置對比來看,530Le的配置水平和528Li豪華/風尚套裝處于同一層次,還沒有達到更高的535Li。
和之前混合動力的ActiveHybrid 5系不同,530LE搭載的是和525Li同調教的代號N20B20C的2.0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60kW,與之配合協(xié)作的是一臺70kW的永磁電機,變速箱依舊是ZF 8速手自一體變速器。如此動力組成下,530LE純電動模式下,最大巡航里程可達到58km,純電動時速可以達到120km/h,百公里油耗最低油耗在2L。
發(fā)動機與電機之間的工作狀態(tài)可以通過中控顯示屏看到,包括發(fā)動機工作(或同時給電池充電)、電機驅動、兩者同時工作以及能量回收幾種工況。為了方便駕駛者的使用,廠家設定了三種工作模式,530Le包括AUTO eDRIVE、MAX eDRIVE、SAVE BATTERY三種,車主可以根據實際路況進行設定。
現(xiàn)階段國家對于更為節(jié)能的混動車型是十分支持的,所以有著一系列購車優(yōu)惠措施,而在一些限牌的大城市(像廣州、深圳、上海等,尤其是一牌難求的上海),還可以免費獲得一張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這樣算下來的話,530Le的性價比還是不錯的。以上海為例,寶馬530Le落地成交價就可以優(yōu)惠達20萬。華晨寶馬為530Le提供三種充電方式的解決方案,第一是免費為客戶安裝家用充電墻盒,覆蓋城市包括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杭州、深圳和沈陽。按照16安的電源計算,530Le需要3個小時多一些便可完成充電。
編輯點評:寶馬530Le是寶馬首款國內上市的插電混合動力技術產品。在技術儲備足夠的前提下,寶馬領先奔馳奧迪進入中國,勇氣十分可嘉。
●車型名稱:雷凌雙擎 上市時間:2015年10月29日
●廠商指導價:13.98-15.98萬元 車型級別:緊湊級
●動力組成:混合動力
一直以來,豐田品牌都是混合動力車型的鼻祖。還記得普銳斯剛來中國時,近30萬元的價格,讓它成為了少數有錢人彰顯環(huán)保意識的奢侈品,與普通人幾乎沒有什么關系。而隨著豐田混動系統(tǒng)實現(xiàn)國產,其混合動力車型,終于有了親民的姿態(tài),走入了尋常百姓家。廣汽豐田旗下剛剛上市的雷凌雙擎版正是這樣一款親民的混動車型,其官方指導價13.98-15.98萬元,與一部1.8L普通版的雷凌官方指導價一模一樣。
從外觀來看,全新的前臉造型讓人幾乎一眼便能辨認出這是一臺不一樣的雷凌。在車身尺寸方面,其依然與普通版一致,長寬高分別為4630*1775*1485mm,軸距2700mm。
大燈部分的造型被重新設計,取消了雷凌上的棱角風格,換成了更圓潤而流暢的造型。該大燈采用遠近光一體式設計,并增加了燈帶式的LED日間行車燈。頂部藍色飾條與中央藍底色的Logo相呼應。整體效果看上去科技感很強。
全新增加的啞光鍍鉻飾條讓雷凌雙擎版的前臉增加了更多的層次和精致感。同時,霧燈造型和下進氣格柵的造型也做了較大調整。在大幅度縮小下進氣格柵后,看上去已經基本沒有了普通版的雷凌所希望傳達出的張揚的運動風格,相反,多了幾份內斂和成熟。
其實設計風格的變化,也與兩種車型的用戶群差異有明顯關系。在意環(huán)保和節(jié)能的用戶,多數都對運動風格的設計并無強烈需求,他們在意更多地是沉穩(wěn)和低調。顯然,此前雷凌的大嘴設計并不適合混動版本的用戶。
車尾部分,混動版的雷凌采用了與車頭Logo相同的藍底Logo,同時車名LEVIN處的閃電也被換成了藍色。尾燈的造型與普通版一致,但內部布局略有不同。倒車燈被移至內側。
輪胎部分與普通版1.8T車型相同,采用了普利司通泰然者ER300型輪胎,尺寸規(guī)格為205/55 R16。該系列輪胎在行駛的舒適性和穩(wěn)定性方面表現(xiàn)均衡,同時較低的滾阻率也為其帶來了不錯的燃油經濟性。
儀表盤分為"CHG(充電)"、"ECO(經濟)"、"POWER(動力)"三段顯示,讓駕駛者更為簡潔明了隨時掌握車輛行駛狀態(tài)和能耗狀態(tài),并降低儀表盤給駕駛過程中帶來的注意力干擾。
大屏幕的其他功能與普通版雷凌無異,包括有導航、影音、藍牙設定、車輛設定等選項。整體操控順暢,反應靈敏。
后排座椅無法放倒是混動版車型最明顯的短板之一。即便如此,也足夠放入數個登機箱甚至更大的行李箱,但過長的物品就必須要放棄了。
變速箱為一臺專門用于混動車型的E-CVT無級變速箱。發(fā)動機產生的動力會通過該裝置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到電機和車輪上。它在混合動力系統(tǒng)中,也同時扮演動力分配裝置(PSD)角色。在實現(xiàn)發(fā)動機到車輪間的無級變速之余,也實現(xiàn)了發(fā)動機動力在車輪和電機動力靈活、高效的自動分配的能力。其在確保傳動效率優(yōu)化的同時,還規(guī)避了動力切換過程中的頓挫和打滑現(xiàn)象。
擋把造型與普銳斯類似,只是沒有了此前普銳斯上的B擋,也就是發(fā)動機制動擋。這個并不常用的擋位,被換成了S(運動)擋,更符合國人的駕駛習慣。
從理論上來講,混動版雷凌的操控會略好于普通版。由于動力電池后置的設定,使得車身的前后重量比從62/38變?yōu)?0/40,重心更接近四輪對角線的交叉點,讓四輪載荷更平均,抓地力分配更均勻。此外,車輛的懸掛彈簧和減震器也經過專門調教,車輛的操控應該會更為靈敏。但是很遺憾我沒有駕駛過普通版的雷凌,無法進行對比評價,非常抱歉。
我們駕駛混動版雷凌途徑鬧市區(qū)、山路以及高速公路,全程并沒有刻意省油,完全以正常的動力需求行駛。經過一天總里程約110km的試駕,電腦顯示油耗為4.7L/100km,這個數據僅相當于普通版雷凌的60%左右。不久以后,我們還將按照搜狐汽車的評測標準,以更加專業(yè)和嚴格的方式,對混動版雷凌的油耗進行測試,屆時的數據將會更有說服力。
編輯點評:作為一款"13萬元級雙擎家轎",雷凌雙擎抹平了和同級普通汽油車的價格鴻溝。讓用戶在追求環(huán)保理念同時,切實能夠為自己省下用車的開支。相比于如今市場上主推的純電動車,混動版雷凌無需考慮充電問題,同時也不會付出比傳統(tǒng)汽車更高的價格成本,其優(yōu)勢已不言而喻。
●車型名稱:卡羅拉雙擎 上市時間:2015年10月29日
●廠商指導價:13.98-17.58萬元 車型級別:緊湊級
●動力組成:混合動力
一汽豐田卡羅拉混動版已于今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首發(fā),新車在外觀方面相比普通版車型進行了細節(jié)上的調整。前臉采用了單橫幅的前進氣格柵,頭尾燈均采用了LED光源。此外,該車藍底色的車頭LOGO也表明了其混動版車型的身份。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一臺由1.5L阿特金森發(fā)動機與電動機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tǒng),其最大功率99馬力。據之前獲得的信息,其綜合油耗僅為4.7升/100公里。卡羅拉雙擎所采用的蓄電池無需外部充電、定期更換和特殊的維護,其蓄電池模塊、蓄電池監(jiān)控單元和系統(tǒng)主繼電器以最優(yōu)的方式排列在一個單體部件內,冷卻風扇也優(yōu)化配置在混合動力蓄電池上部,以實現(xiàn)緊湊的體積尺寸,因此實現(xiàn)了寬敞的后背廂空間。混合動力蓄電池設有保護裝置,在受到外力撞擊時能自動切斷供電,確保使用安全。此外,一汽豐田卡羅拉雙擎還將提供電池8年或20萬公里的保修服務以及整車5年或14萬公里的免費保修保養(yǎng)。
編輯點評:未來5年油電混合雙擎動力車是豐田計劃的重中之重,特別是針對中國市場而打造的卡羅拉雙擎更是豐田在混合動力車型市場中的主打產品。而隨著動力總成系統(tǒng)國產化的完成,相信卡羅拉雙擎將擁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
●車型名稱:大眾高爾夫GTE 上市時間:2015年9月4日
●廠商指導價:28.88萬元 車型級別:緊湊級
●動力組成:混合動力
大眾Golf GTE基于第七代Golf打造,在細節(jié)方面則是與Golf GTI有異曲同工之處,只不過是將澎湃的紅色換為了稍顯安靜的藍色。前進氣格柵處諸多藍色元素點綴,藍色GTE的標識也十分醒目。車尾造型除了排氣管改為單邊雙出,以及藍色的GTE標識外,其他方面均與GTI車型保持一致。Golf GTE采用了大多數新能源車型普遍使用的輪轂設計,并配合以低滾阻輪胎,可以最大限度的節(jié)約能源。
Golf GTE的內飾設計和GTI相比并沒有很大不同,只是細節(jié)顏色從紅色變?yōu)榇黼妱拥乃{色。三幅平底方向盤的造型也和GTI保持一致,區(qū)別在于藍色的縫線以及底部GTI的標識。雙圓形儀表盤左側用來顯示動能回收狀態(tài),內側則為發(fā)動機轉速表,右內側為油量顯示。
Golf GTE配備了搭載6.5英寸屏幕的大眾全新MIB II多媒體系統(tǒng),并且這套系統(tǒng)還可以支持App Connect手機映射功能。而除了比較常見的功能以外,Golf GTE還獨有GTE模式按鍵以及E-Mode按鍵,可以讓這臺車在各種能源模式下迅速轉換。
Golf GTE搭載全新EA211 1.4TSI高功率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50牛米。電動機的最大功率為80kW,最大扭矩330牛米。純電動最高時速為130km/h,純電動行駛里程為50km。而混合動力的最大功率為150kW,最大扭矩可達350牛米,最高時速可達202km/h,官方給出的0-100km/h的加速時間為7.6秒,綜合油耗為1.6L/100km,理論行駛里程為939km,耗電量11.3kWh/100km。
GTE配備容量為8.8kWh的鋰離子電池組,使用3.6kW充電樁可在3小時內完成充電,2.5小時即可充滿其中80%;即使使用1.8kW家用電源也不過是6小時內充滿,充80%僅需4.8小時。
Golf GTE匹配代號為DQ400E的全新6速雙離合變速器,這是雙離合變速器首次應用在混合動力系統(tǒng)中,6速變速箱存在3組離合器,變速箱中的兩組齒輪分別通過兩組離合器與電動機相連,另一組離合器控制電動機與發(fā)動機的連接或分離。而且這臺變速器并沒有S擋,取而代之的是可以讓動力回收強度更大的B擋。
混動模式下,Golf GTE將根據車速自行控制是由發(fā)動機工作還是電動機工作,低速行駛時將由電動機驅動車輪。而混合動力模式下理論939km的行駛里程,基本上從北京出發(fā)到周邊幾個省市的省會開個來回都基本上一箱油足夠了。
編輯點評:Golf GTE為消費者營造了完全不同的兩個駕駛風格,E-MODE模式下的安靜、舒服以及GTE模式下的澎湃、激進。二者相結合的Golf GTE著實有點讓我欲罷不能。日常代步時,50km的續(xù)航里程可以讓短距離出行再也不需要燃油的困擾,而在需要激情的時候,Golf GTE又會化身為我們所熟悉的小鋼炮,帶您體會風馳電掣。現(xiàn)在國家也越來越推廣新能源汽車,而Golf GTE究竟在各地方會有何種補貼政策值得消費者關注,如若補貼合適,入手Golf GTE將會是不錯的選擇。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