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博樂于奉獻的校園之星
摘要: □ 晚報記者 劉永奇/文 首席攝影記者 王建成/圖 袁博(右)幫助同學學習。 袁博和同學在一起。他受長輩善良醇厚、樂于奉獻的熏陶,多次受到表彰,并獲得校園&ldquo
□ 晚報記者 劉永奇/文 首席攝影記者 王建成/圖
袁博(右)幫助同學學習。
袁博和同學在一起。
他受長輩善良醇厚、樂于奉獻的熏陶,多次受到表彰,并獲得校園“文明禮儀之星”和“市級文明學生”稱號;他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他天性至純,追求盡善盡美,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真實地展現出一顆助人為樂的心;他,就是12歲的遂平縣第五小學六(1)班的袁博。
品德高尚
老師眼中的全能學生
王提提是遂平縣第五小學六(1)班的班主任,提起袁博,她言語中流露出自豪之情。王提提告訴記者,自己雖然擔任袁博的班主任兼任課老師不到一年,但從日常的教學工作和業余時間來看,作為副班長和課代表的袁博表現出來的良好品質,讓人不禁覺得這是一個值得信任和放心的學生。
“袁博的學習成績很好,雖不說總是排名第一,但在整個班級也是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這個學生從不驕傲,對老師交待的任務總能積極認真的完成。”王提提說,袁博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學習也十分刻苦,對于老師交給的如分發學生奶、收發作業、檢查同學作業、檢查紀律衛生等任務都能積極完成,而且毫無怨言。
王提提說,袁博曾經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朗誦比賽,而他每次參加比賽前都會及早來到學校,進行認真而細致的準備;多少個中午,當別人休息或者做游戲的時候,袁博卻早早來到教室,對學過的功課進行反復練習;多少個傍晚,同學們都已經回家了,袁博還要再學習一會兒,仔細揣摩老師講過的內容……
有時候,雖然老師布置的課外任務會耽誤袁博的一些時間,但在采訪中袁博表示:“這都是應該的,老師的工作那么辛苦,我應該為老師分擔一些。”袁博的一名同學告訴記者,有時候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袁博基本上每天都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同學。
“一邊要學習,一邊要完成其他事情,時間怎么來的?”一時間,很多同學私下都會問袁博如何有這么多時間去做好每一件事。“怎么來的,擠出來的唄。”袁博總是這樣回答同學們。
正是靠著這樣的辛苦和努力,袁博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優異成績,不僅是全校的“文明禮儀之星”,還在去年獲得“市級文明學生”的稱號,成了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全能學生。
熱心公益
同學心中的愛心使者
如果僅僅說袁博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似乎并不能完全展現出袁博良好的品質。王提提告訴記者,袁博不但學習成績好,而且是一個充滿愛心的孩子。在很多接近袁博的老師和同學們眼里,袁博不僅熱心公益,而且經常積極帶頭參加各項獻愛心活動。
當聽說玉樹地震的事情后,袁博將自己所有的零用錢拿出來,積極參加學校的捐款活動,并寫下日記,在心里默默祝福他們早日重建家園。王提提說,雖然袁博的家庭并不富裕,但袁博有一顆樂于奉獻的心,在他的帶動下,同學們紛紛解囊,班級里先后涌現出一大批愛心捐贈的學生。
在采訪中,記者還聽說了袁博做了一件讓人十分感動的事情:去年開學不久,袁博在校園內值日時,發現一個小同學行動不方便,上下樓梯的時候很吃力。袁博看到后,主動上前扶著這個小同學,并仔細詢問情況。
通過交談,袁博才知道這個同學是一年級的學生,因為小時候患有疾病,導致現在行動不方便。了解一些情況后,袁博隨口問道:“你行動不方便,怎么上廁所啊?”這名同學面露難色,低下頭不再說話。
這名同學難為的表情被袁博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決定自己以后要多多幫助這個同學。從此,袁博到下課的時候,便會從三樓跑到一樓,專門扶著這個同學上廁所。袁博這一堅持,就是好幾個月,毫無怨言。
后來,袁博樂于助人,幫助同學的事情被同班同學發現,其他同學也自覺加入到幫助行動不便同學的行動中,聊天、學習……慢慢的,這個行動不便的同學變得開朗活潑起來,學習成績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當這個同學的家長看到孩子身上出現的可喜變化后,經過詢問才得知袁博天天幫助自己孩子的事情,為此還專門到學校向袁博表示感謝。
助人為樂
新時代的好少年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在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去幫助他們,不但別人的難題解決了,自己也會覺得很快樂。當別人在學習上遇到了‘攔路虎’,你伸出了友誼之手幫助他,你會比被幫助者更喜悅。而這正是至理名言‘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具體表現。如果大家都能以助人為目的,你有困難的時候,我幫助你;我有困難的時候,你幫助我,那么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美好。”
上面這一段話,是袁博在學校升國旗時的一次發言,更贏得了大家的掌聲。可以看得出來,雖然沒有慷慨激昂,沒有辭藻華麗,袁博卻用一顆樂于奉獻的心,一雙樂于助人的手,打動了全校的師生們。連續幾年,袁博用勤奮進取的實際行動,永不磨滅的熱情,被評選為全校“文明禮儀之星”。
作為一個10多歲的孩子,袁博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記者對袁博進行了采訪,聽他講述了自己關于學習、關于成長和關于夢想的故事。
袁博說,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個人就是父親,而也正是父親的言傳身教,塑造了現在的自己。“父親對我要求很嚴格,他經常說不論做什么事,只要去做了,就應該做到最好。”袁博說。
“有一個當老師的父親,可能也是一件比較幸運的事情吧,如果在學習上遇到了難題,可以隨時向他請教。” 袁博告訴記者,父親是一所中學的語文老師,平時會輔導自己學習各門功課,傳授各種學習方法,但其實他說的最多的就是學習一定要扎實,這樣才會取得好的成績。
“夢想嘛……”記者提到夢想,袁博思考了一下堅定地說,“我現在的夢想就是好好學習,學好扎實的基礎知識,將來做一個考古學家,把我們國家更多過往的偉大文明,并向全世界介紹出去。”
采訪結束后,記者拿到了一位老師寫給袁博的話,在這里與大家分享:迎著朝霞與晨風,袁博同學用他的勤奮和進取攀登著知識的高峰,用他的熱情與負責扛起了責任的大旗,用他的愛心和善意譜寫著一個又一個樂于奉獻的動人詩篇。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