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考\"最好考\" 考錄比33:1創近年來最低
摘要: 昨天上午,北京服裝學院第二教學樓考點,考生等待進入考場。京華時報記者周民攝 備受矚目的國考公共科目筆試昨天啟幕,近93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公考專家分析,此次行
昨天上午,北京服裝學院第二教學樓考點,考生等待進入考場。京華時報記者周民攝
備受矚目的國考公共科目筆試昨天啟幕,近93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公考專家分析,此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簡稱行測)難度系數不大,得分率或略高于往年。而申論則聚焦公共素養與公民理性德行等問題,《論語》經典“不學禮,無以立”成了申論大作文的中心議題。
2016年度國考招錄2.7萬余人,增幅達25%,但報考人數并未“水漲船高”。本次考試共有139.5萬人通過招錄機關資格審查,106.9萬人網上繳費確認參加筆試,近93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參考率約為86.9%,參加考試人數與錄用計劃數比例約為33:1。這也創下近年來最低競爭比,成為“最好考的一年”。
現場探訪
霧霾難擋考生留京心愿
京華時報記者昨天來到位于東城區和平里的一處考點,雖然考試上午9點才開始,但早上不到8點,部分考生就已來到考點外等待,拿著各種復習資料臨陣磨槍。
一名應屆畢業考生告訴記者,雖然北京的空氣質量、交通環境都不夠理想,可在自己老家就業機會實在不多,待遇水平也比首都差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公務員依然能在進京戶口指標不斷收緊的情況下解決北京戶口,所以此次參加國考,他毫不猶豫報考了在京職位。退一步講,即使考試不成功,他還是希望能夠留在北京就業。
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則在現場掛出了當晚就將開通真題估分的服務,惹得不少考生紛紛“拍照留念”,記錄下有關信息,以便晚上及時回家“復盤”估分,測測自己“成公”的幾率。
聚焦行測
行測整體難度系數不大
昨天上午,行測落下帷幕,記者從中公教育和華圖教育的公考專家處了解到,這次副省級題目為135題,地市級總題量為130題。雖然言語理解等個別題型有變、細節要求更細,但題目也成功“瘦身”——閱讀量相對減少了,特別長的文段較少,整體難度并不高。專家分析,由于整體難度系數不大,考查深度相對較淺,如果考生掌握比較全面的基礎知識,得分率或略高于往年。
縱觀2016年國考行測,考查內容涉及時政、法律、國情、經濟、中外歷史、環境保護、古代生物和生活常識等。這次行測的跨科考趨勢明顯,且與時政關聯增強。時政方面主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全面展開”,考查范圍較廣,需要考生了解從2012年的十八大一直到去年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內容。
環境保護方面,今年地市級考到兩道題,都是圍繞當前的環境保護熱點所出。一道題是有關PM2.5和PM10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作為城市決策者,在整改郊區水泥廠、整改郊區造紙廠、市區車輛限號行駛、改善郊區植被環境等方案中采取影響最小,但能最有效改善空氣質量的措施。
法律部分今年考到的題目較多,有6道,但是也普遍難度不大,一般都是圍繞法條展開。比如被辭退的公安局處長對決定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訴訟等。另外國情、經濟、歷史方面考查得較為綜合,涉及面較廣。
聚焦申論
申論試題關注“中國范兒”
2016國考申論試卷(副省)聚焦“公共素養與大國意識”這一主題,直擊社會熱點,讓“公共素養”這一主題真正和國家形象聯系起來,強調“大國意識”,讓“中國范兒”走起來。(副省)材料以《獨一無二的“中國范兒”》開篇,引發大家對“國民素質”的關注。
近來,國人的不文明行為屢被曝光,如何提升中國人的文明素質,引導和推動全體人民樹立文明觀念、爭當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成為這次申論的重點關注角度。同時這次申論題目還引用了《論語》中的古語“不學禮,無以立”,體現了國考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態度。大作文是以“不學禮,無以立”為中心議題、聯系社會現實,自擬題目作文。專家分析,申論(副?。┰嚲砹⒆愦髧l展的背景,探討你我“小民”所當為,也體現出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你我,你我關乎大國的進步。
另一方面,2016國考申論試卷(地市)重在考查考生處理機關事務的能力,主題為“好政策滋養公民理性德行”,凸顯政治領域與社會領域的結合。其材料設置涉獵古今中外案例,既有古代蘇東坡治理西湖、張居正頒布一條鞭法案例,又有現代生活中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案例;既有我國政治領域反“四風”政策的相關條例,又有美國制訂養老保險的計劃。大作文則要求考生從“好的政策不僅是對公民意愿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說開去。專家認為,考生不僅要在平時對社會熱點事件要有持續的關注,更重要的是要結合好相關的政策和理論。
行測趣題一覽
最“悔不當初”的題目
題目把下面的六個圖形分為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規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哪個。
A., B.,
C., D.,
答案B
解析本題在考察你到底是個書呆子,還是個學習娛樂兩不誤的復合型人才。只要你玩過手機里下載排名居高不下的“一筆畫”游戲,就會本能地反應出,中的圖形均為一筆畫圖形,而中圖形的最少筆畫數為2,因此本題答案為B。
酷評沒有最簡單,只有更簡單,耗時短,正確率高,不做對你肯定會后悔一輩子的。
最“鉤心斗角”的題目
題目甲、乙、丙、丁四人商量周末出游,甲說:乙去,我就肯定去;乙說:丙去我就不去;丙說:無論丁去不去,我都去;丁說:甲乙中至少有一個人去,我就去。
以下哪項推論可能是正確的:
A.乙、丙兩個人去了 B.甲一個人去了
C.甲、丙、丁三個人去了 D.四人都去了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推理能力。首先將甲乙丙丁四個人的話翻譯為邏輯表達式,甲:乙甲;乙:丙-乙;丙:丙;?。杭谆蛞叶 Mㄟ^丙和乙的話可得知乙丙兩人不能同時去,因此可以排除A、D選項,而根據丁的話可得知,甲去的話丁也一定會去,因此B選項說甲一個人去是不正確的,排除B選項,因此正確答案為C選項。
酷評周末出游還得先上演一出宮心計,微臣心好累。
新聞背景
報名過審人數14年增10.2倍
從1994年中央國家機關首次招考公務員以來,目前已經舉行了22屆。1994年國考僅招錄490人,報名人數僅為4400人。22年間,國考已經形成了“百萬雄師”之勢。
其實“國考熱”始于2003年,報名人數從2002年的6萬余人翻倍猛增至12萬余人。而那一年,正是高校擴招后首批畢業生的就業之年,高校的擴招,直接導致了更多人才選擇考公務員。從國考熱的第一年到現在已有14年之久。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過審人數從2003年的12.5萬到2016年的139.46萬,增長了10.2倍,遠遠超過了招考人數14年來僅增長約4倍的規模。這14年中2014年是過審人數最多的一年,達到152萬人,2013年也有150萬人。另外2010、2011、2015年過審人數也均超過了140萬。國考報名熱正是公眾在就業難局面下,熱愛“金飯碗”的表現。(京華時報 記者 趙鵬)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京華時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