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天藍地綠水凈成為常態
摘要:崔 靜 生態環境保護猶如一場接力賽,站在“十二五”和“十三五”這兩個五年規劃的交接線上,回望過去,黨和政府堅決向污染宣戰,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
崔 靜
生態環境保護猶如一場接力賽,站在“十二五”和“十三五”這兩個五年規劃的交接線上,回望過去,黨和政府堅決向污染宣戰,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展望未來,讓天藍地綠水凈成為常態,任重道遠。
翻閱“十二五”生態環境保護的成績單,“降”字無疑是關鍵詞。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中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大幅減少,2001年到2014年降幅達80%;2014年,鉛、汞等五種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比2007年下降五分之一,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11.1%?;瘜W需氧量(COD)等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大幅下降,已提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
數字看似枯燥,環境變化卻是鮮活的。這些指標意味著,我國酸雨面積已經恢復到上世紀90年代水平,主要江河水環境質量逐步好轉,重金屬污染事件減少。盡管霧霾問題仍未根治,但要看到,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治理PM2.5的發展中國家,成效正在顯現。
成績由實干匯聚,行動靠思想引領。“十二五”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一系列頂層設計相繼出臺,為生態文明建設繪就總設計圖和路線圖;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等一系列組合拳頻頻發力,打響生態環境保衛戰。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發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轉變,也是執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變革,引領著中國發展邁向新境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污染和生態修復是“病去如抽絲”的漸進過程,既要有壯士斷腕般的果敢,也要有滴水穿石般的韌勁。當前,在國內外經濟環境偏冷趨緊的形勢下,更需要增強“綠色定力”。既要守住生態保護紅線、行業排放總量和環境準入標準,又要發揮好環境保護對經濟的優化作用,擠掉粗放發展水分,釋放綠色驅動紅利,倒逼經濟轉型升級。
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如今,我們只有繼續發揚攻堅克難的精神,探索走出一條環境保護新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贏,才能讓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從藍圖變為現實。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