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送溫暖要真暖心
摘要:新華社記者 鄭 昕 王凱蕾 寒冬到來,年關將至。近期,不少地方啟動專項救助行動,為城市和農村的低收入群體和困難群眾送去愛心。各種“送溫暖”舉措,
新華社記者 鄭 昕 王凱蕾
寒冬到來,年關將至。近期,不少地方啟動專項救助行動,為城市和農村的低收入群體和困難群眾送去愛心。各種“送溫暖”舉措,著眼于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既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于困難群體的關懷,也是打贏扶貧攻堅戰的重要陣地。地方各級領導干部,應以“平視”目光關注困難群體,真正把溫暖送到百姓心坎里,牢牢兜住民生底線。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必須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這一要求凸顯扶貧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為各地加快補齊短板、編織網底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隨著各項民生政策的鋪開,我國社會保障與救助水平不斷提升。截至2015年8月,全國共1768.5萬城市低保對象與5005.6萬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分別較2010年同期增長63.7%、92.9%。國務院在2014年10月下發《關于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將所有遭遇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困難的家庭和個人納入救助范圍,給予臨時救助。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5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按照國務院要求,對臨時救助制度的對象范圍、標準制定、申請審批程序、資金渠道等進行了細化、實化。
低收入群體和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進一步改善的同時,仍有一些地方對困難群眾的幫扶流于形式,缺乏真情投入、缺少長久機制,在讓受助者更有尊嚴方面仍有明顯改進空間。逢年過節才前呼后擁送米送油走個過場,這種“送溫暖”實非群眾所需,甚至是本末倒置。
避免送溫暖流于形式,有關部門應真正把困難群體的冷暖放在心上,姿態放低、視角放平、重心下移,對于不同原因致貧的群體區別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扶助,避免出現有群眾因病致貧、因教致貧、因災返貧而又無處求助的情況。把黨和政府的好政策送到困難群眾手中,讓他們真正得到實惠,感受到真真切切的溫暖。
錢物可解一時之困,真誠的關心卻能給困難群眾帶來更長久的溫暖。各級民政部門應建立長效機制,變年節性送溫暖為制度化的救助幫困,為需要長期幫扶的群眾提供有針對性的救濟,授人以漁、提供盡可能多的工作機會,全面提高困難群眾自我脫困的能力,讓他們能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和社會關愛中盡早實現脫貧。這樣才能筑牢民生底線,不讓困難群體在共享發展中掉隊。(新華社北京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