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網站采編人員“名分”讓假記者無路可走
摘要:在第16個記者節前夕,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京聯合舉行首批新聞網站記者證發證儀式,為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等14家中央主要新聞網站首批594名記者
在第16個記者節前夕,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京聯合舉行首批新聞網站記者證發證儀式,為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等14家中央主要新聞網站首批594名記者發放新聞記者證。
同時,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網站核發記者證相關制度機制,嚴格審核把關,逐步擴大發證范圍,逐步覆蓋符合資質要求的其他中央新聞網站、地方主要新聞網站,眾多符合條件的網絡媒體從業人員有望獲得合法的“執照”,不用在采訪時受人白眼。
要壯大網上主流聲音,確保網絡輿論陣地健康有序,必須建設好一支強大的網絡采編人員隊伍。近十年來,我國互聯網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其媒體屬性比產業屬性表現得更淋漓盡致。誠然,由于互聯網的交互功能,任何網民都是互聯網的內容提供者,可以把所見所聞所想用隨身攜帶的智能終端上傳到網絡空間供網民分享,但要真正上升到記者的高度,還是有很大差距。“術業有專攻”,記者作為一項專業很強的職業,大學的課程設置都至少是三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干好的。
此前,很多新聞網站的采編人員要么依托傳統媒體的記者證“一證多用”,要么是網站自己制作證件,不規范的管理讓一些地方的網絡宣傳工作亂象叢生,也給一些以新聞敲詐為職業的非法人員留下了漏洞和空間。國家網信辦和國家新聞出版總局建立新聞網站記者證核發制度,并給594名首批記者頒發證件,填補了我國新聞網站采編人員“有名無份”、“有名無實”的管理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首先助推依法管網。依法管網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空間治理面寬量大、領域眾多,單就網絡新聞采編而言,一些打著“網站記者”旗號進行敲詐勒索的案例層出不窮,既影響了網絡媒體采編隊伍形象,也蠶食著黨委政府的公信力。給網絡媒體的采編人員發放記者證,可以依法管理網絡采編隊伍,減少和壓縮非法人員的生存空間,震懾那些仍然蠢蠢欲動的“假網站”“假記者”。
其次是身份認同。雖然網絡已成時代主流,但在一些基層干部眼中,網站是不入流的,是無法登大雅之堂的。國家給新聞網站頒發記者證,享有與傳統媒體記者同等的權利與義務,可以提升新聞網站采編人員的身份認同感,消除一些人對新聞網站的錯誤偏見。
此外還能增強職業榮耀。網站采編人員是近年來才發展起來的職業類別,相比傳統職業,這些新興職業的社會認知度和美譽度還在形成之中,給新聞網站采編人員頒發記者證,并舉行隆重的首發儀式,有助于全國新聞網站采編人員找到職業歸屬感和榮耀感,為傳遞網絡正能量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一張小小的網絡記者證,寫滿了黨和國家的重托,凝聚著全體網民的期待,它將開啟我國網絡宣傳工作的新時代,激勵著全體網絡采編人員為美麗中國建設譜寫出更加壯麗的詩篇。
(未來網評論員 楊維兵)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未來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