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詳解“十三五”銀行業六大重點
摘要:原標題:銀監會詳解“十三五”銀行業六大重點 “當前銀行業面臨四大挑戰:一是經濟新常態,也就是經濟發展的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給銀行業風險管控帶來挑
“當前銀行業面臨四大挑戰:一是經濟新常態,也就是經濟發展的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給銀行業風險管控帶來挑戰;二是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給銀行業的經營模式帶來挑戰;三是綜合化經營,給銀行業內外部管理帶來挑戰;四是經濟金融全球化,給銀行業競爭發展帶來挑戰。”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廖媛媛在銀監會“盤點‘十二五’,展望‘十三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據銀監會披露,截至2014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的數量已達4091家,境內機構網點21.63萬個,基本實現了城鄉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十二五”期間銀行業改革發展有多方面提升,一個直觀的體現就是銀行業經營實力不斷提升。截至今年9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總額達到192.7萬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了102.2%,銀行業平均資產利潤率、資本利潤率,分別為1.2%和16.1%,均好于國際平均水平。與此同時,銀行業風險總體可控,風險抵御能力較強,截至2015年9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9%,撥備覆蓋率167.7%,貸款撥備率3.26%,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13.15%,其中一級資本充足率10.99%,資本質量處于國際同業較高的水平。
隨著金融改革的推進,廖媛媛認為“十三五”期間,銀行業的發展應當更加注重六大方面,包括金融行業對民資開放,注重銀行業走出去和引進外資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以及金融安全等。
具體而言,第一是注重創新和改革。首先,要在銀行業體制改革創新上下功夫,積極推動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推進非銀行金融機構專業化的發展,引導各類銀行業機構合理定位,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其次,要在業務管理的創新和改革上下功夫,推進銀行優化信貸結構,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銀行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積極適應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的趨勢,豐富金融產品和市場層次;再次,在風險控制創新改革上下功夫。
第二要更加注重普惠金融的發展,要完善和落實小微企業、“三農”和特殊群體等薄弱領域金融服務政策,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基層地區合理布局,促進融資性擔保機構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加大金融支持雙創、四眾、創新發展戰略力度,為科創企業提供有針對性、持續性和體系化的金融服務。
第三是注重全面推進綠色信貸。大力支持綠色、循環、低碳的經濟發展,積極開展能效融資、碳排放權融資、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等創新的金融業務。
第四要更加注重雙向開放,支持銀行業走出去和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來華投資經營,積極參與國際金融規則的制定。
第五要更加注重金融的安全。首先要持續提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信用市場、流動性操作風險等方面的識別應對能力,加強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加強信息科技安全系統建設,充分發揮監管者的主動性和前瞻性,堅持風險為本的監管原則,進一步強化風險監管,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客戶的合法權益,不斷提升銀行業系統性風險監管有效性,維護銀行業安全穩健運行,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第六要注重協調合作。其中,首先要加強銀行內部的部門機構的協同,以客戶為中心,提升金融的服務質效;其次,要加強監管機構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協同,加強溝通,加強信息的交流,及時地提示風險;再次,加強監管部門機構和職能部門間的協調,促進監管協同和信息共享,統一把握監管的標準和尺度,著力解決跨領域、跨行業、跨市場、跨區域風險監管的問題。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