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摘要: 好習慣是培養出來的,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由此可見,良好習慣對人們及其重要,
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為他們立下規矩,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比如玩完玩具就必須放回原處,否則下次就沒有玩具玩了。如果孩子把積木攤了一桌子,我們說;“來幫媽媽把積木收拾一下,要吃飯了。”也許孩子會想收積木是媽媽的事情,我做不做無所謂。久而久之她會覺得這些看似小家務就跟她沒一點關系了。
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我們可以轉移目標換了方式,采用正面激勵的方法。比如當孩子看完書亂放時,也許會用命令的口氣很不耐煩的說:“能不能收拾一下,下次還想不想玩了?”也許是我的說法太生硬,孩子聽了若無其事,理都不理你,但如果用游戲的口吻說:“書寶寶出來玩的太久了,該回家了,我們一起幫幫它們吧,找到自己的家。”這種充滿童趣的語言,孩子聽了也會很樂意做這些事,并一本一本的放回原處,當孩子做完這些,我們也應該對孩子的做法給予表揚肯定,鼓勵以后重復這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孩子是喜歡表現的,當她的表現得到鼓勵和認可,她會更樂于去表現,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一種好的習慣了。
再者,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學習興趣。孩子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的特點,家長應該充分利用它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有次孩子放學回到家,就說:“媽媽我們一起玩吹泡泡吧。”我一臉詫異,問:“怎么做呢?”孩子一本正經地說:“找一個襪子一個瓶子,瓶子要把它剪開。”為了滿足一下她的好奇心,我和她一起去找工具,把瓶底剪掉,找一只干凈的襪子套在瓶底,把襪子拉緊,瓶底平平的,又找了盆放些洗潔精,準備就緒,孩子也積極的幫忙著,一切都做好了,可孩子說還要放些白糖,我就詫異了,以前做泡泡可從來沒有聽說要放白糖的。我以為孩子又在胡鬧,就把東西放一邊說你自己玩去吧,孩子一聽急了,慌忙跑過來哭著說;“老師說了要放白糖。”我說:“別胡鬧了,自己玩去。”可她還是不依不饒,哭得稀里嘩啦的要我給她找白糖,看到她那委屈的樣子就答應了她,當時我心里還很氣憤,這孩子就是講不通。一切都準備好了,孩子對著瓶口吹了吹,真的有泡泡了,孩子擦擦眼淚開心地笑了。沒過幾天,我收到了班級老師發的短信,題目是科學活動《泡泡龍》的操作要求,當我把整個過程看完,心里很不是滋味,其中需要準備的物品里就有白糖!原來孩子說的沒錯,不是她在無理取鬧,而是我的無知誤會了孩子的要求,把這看成是淘氣,對孩子冷淡不理睬的態度損害了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長,挫傷他們求知的積極性。可悲??!另外對孩子的提問要積極回答,如果不會則可告訴她弄明白后再告訴她,但是說到要做到切不可敷衍了事。如果家長是騙騙她,以后孩子不懂的問題她也就不問了,這樣就會戳傷孩子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不要按照你的意愿把孩子的時間安排滿,如果她還小,想不出自己安排什么活動,你可以給她多提幾個建議讓她選擇,不要太多不必要的“不準”;在孩子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催促她,更不要跟在孩子身邊不段提醒她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
孩子像一塊橡皮泥,你想捏它什么樣,它就會成為什么樣,孩子像一塊璞玉,需要你來雕琢,孩子更像一座寶藏,等待著你去挖掘。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方法多種多樣,關鍵在于找到一個適合你與你的孩子的,更重要的是你的持之以恒。
責任編輯:lk
(原標題:周子涵)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