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勤儉節約美德在孩子們心中綻放
摘要:□王學明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筆者不由得想到了以下兩個鏡頭。鏡頭一:在學校的失物招領處,擺放著許多等待被認領的物品:鋼筆、圓珠筆、精美的水杯、漂亮
□王學明
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筆者不由得想到了以下兩個鏡頭。鏡頭一:在學校的失物招領處,擺放著許多等待被認領的物品:鋼筆、圓珠筆、精美的水杯、漂亮的手套等等。但這些物品卻無人認領。不少孩子認為“丟了東西再去找,顯得太小氣”,再說了東西丟了家長還會再買新的。鏡頭二:在不少家庭里,每逢孩子吃飯的時候,家長都得哄著孩子,即便如此,孩子吃飯的時候還挑這挑那,飯粒撒了一桌,吃不完的饅頭隨意丟棄,如此情景讓人看著心痛。
類似情形還有不少,這充分暴露出當下不少孩子勤儉節約意識淡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些孩子吃的、穿的、用的都很好。在這種情況下,究竟還需不需要加強對孩子的勤儉節約教育呢?筆者認為非常有必要。
古語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國際社會把10月31日設立為“世界節儉日”,其目的也在倡導人們把勤儉節儉意識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勤儉是幸福之本,而浪費是貧困之因。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讓孩子傳承勤儉節約美德至關重要。
那么在“世界節儉日”到來之際,該如何讓孩子們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美德呢?
培養孩子的勤儉節約美德,要從孩子小的時候抓起。《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版)》第八條指出:“愛惜糧食和學習、生活用品。節約水電,不比吃穿,不亂花錢。”這也是對孩子在勤儉節約方面最基本的要求。試想,假如孩子從小就養成亂花錢、不節約的壞毛病,那么,等他們長大了就難以改掉了。因此,教師和家長只有讓孩子從小樹立勤儉節約意識,他們長大后才會把這種美德融入工作生活中,進而更好地服務于祖國建設。
教師要把勤儉節約美德融入到教育教學中。在課堂上,教師應多給學生講授勤儉節約的有關知識,讓學生意識到勤儉節約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教師也可以通過開主題班會,讓孩子展開對勤儉節約的大討論,或以勤儉節約為主題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比賽。在實踐活動中,可以讓孩子去調查農民伯伯的辛苦勞動過程,讓孩子通過調查,懂得一粒一飯來之不易,在生活中應該珍惜。
家長應發揮勤儉節約的模范帶頭作用。家長要從自我做起,以身作則勤儉節約,比如在給孩子買玩具、衣服、零食等的時候要注意節制,切莫孩子喜歡啥就一個勁地買啥。家長在給孩子零花錢時,一定要限量,最好能夠指導孩子合理支配零花錢。另外,家長不妨多給孩子講一講老一輩勤儉節約的故事,孩子通過聽故事就能夠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讓孩子更好地傳承勤儉節約美德。
責任編輯:wc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