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豐收訂單紛至沓來
摘要: “紅薯大王”創新生產模式紅薯豐收訂單紛至沓來最好地塊畝產達10000公斤□晚報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高萬寶 胡瑞琪 文/圖 紅薯豐收了。“漂亮!真
“紅薯大王”創新生產模式
紅薯豐收訂單紛至沓來
最好地塊畝產達10000公斤
□晚報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高萬寶 胡瑞琪 文/圖
紅薯豐收了。
“漂亮!真漂亮!” 10月24日, 在正陽縣真陽鎮樂堂村南邊的一塊紅薯地里,看到紅薯挖掘機將紅薯翻出地面,“紅薯大王”葉啟營不停地發出贊嘆。
380畝紅薯種熱銷
“這是梅瑩10號,去年培育的新品種。”葉啟營指著滿地的紅薯說,梅瑩10號紅薯產量高、口感好、秧子短,平均畝產可達6500公斤。
葉啟營在紅薯地里,一邊指揮農民收紅薯,一邊不停地接打電話。“現在是紅薯收獲的季節,很多客戶打電話下訂單,還有很多外地客戶正往這兒趕。今年的紅薯種子賣到10元錢一公斤,非常搶手。”葉啟營說,今年種了380畝紅薯種,由于品質好剛開始收,就收到很多訂單。
“我們來自安徽,是葉啟營的老客戶了。”一位來自安徽的客戶說,他們得知葉啟營的紅薯種開始收獲就趕來了。
當日,從安徽、福建、山東等地趕來的客戶達25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葉啟營作為當地最大的紅薯種植戶,被譽為“紅薯大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葉啟營便開始種植紅薯,他培育的高淀粉紅薯不僅在國內多個縣市推廣,還遠銷東南亞一些國家。葉啟營針對客戶的需求,推出適應性強的紅薯種,新品種一上市就很受歡迎。葉啟營的紅薯種植面也越來越大,從原先的150畝擴大到今年的380畝。
從農民變身“田園創客”
記者看到,在樂堂村的道路上,拉紅薯的車輛絡繹不絕。“這些紅薯都是我的農戶種植的。”葉啟營說,他采取的是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回收的模式,既滿足了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又降低了紅薯種植戶的風險。
葉啟營說,雖然自己是個農民,但他相信科學,不斷創新生產模式。從2010年開始,他大膽創新“研究中心+協會+商標+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培養現代的產業化新農民。他建了梅營系列紅薯保鮮包裝生產線和容量40萬公斤的儲藏庫18座,回收社員的紅薯。社員可以把秋季生產的紅薯“存”入儲藏庫,第二年春天再取出來育苗。
與此同時,葉啟營還投資60萬元,新上紅薯粉面、粉條、粉皮加工生產線,創建了梅營紅薯食品加工廠,注冊了梅營商標,以研究中心和合作社為依托,與廣大社員簽訂合同,帶動當地農民規模種植紅薯。
“今年我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心里非常激動。”葉啟營說,他與紅薯結緣20多年,得到這么高的榮譽,更激發了他創業創新的激情,他會努力成為“田園創客”。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