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和而不同的“黃金時代”喝彩
摘要:【特別報道·習主席訪英】 金秋時節,天高風正;英倫五日,碩果累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的國事訪問,帶著兩國民眾對“黃金時代”的期盼出發,滿
【特別報道·習主席訪英】
金秋時節,天高風正;英倫五日,碩果累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的國事訪問,帶著兩國民眾對“黃金時代”的期盼出發,滿載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成果歸來。雖歸屬東西方不同文明,踐行不同制度與理念,分處不同發展階段,中英兩國領導人仍能就雙邊關系作出立意高遠的戰略規劃,實現對舊有國際關系藩籬的突破與超越。
習近平主席訪英期間,中英雙方達成13個政府間和非商業協議、28個商業協議,并在經濟、安全、文化等多個領域取得18個未以“協議”冠名的成果,為“黃金時代”的開局作了完美的注腳。舉世矚目:欣克利角核電項目、豪華游輪建造及運營項目、天然氣長期貿易協議等“重磅”成果,使中廣核、中船、中石油、英國石油、羅羅等中英大企業從中受益。于無聲處:雙方的合作打破定式,深植歷史,直抵民心。中英雙方約定,將于2016年舉行中英聯合撤僑室內推演,在2015年內舉行第六次中英防務戰略磋商,探討建立中英國際維和合作機制,中英文化基金與劍橋大學還將發起“二戰中的中國和世界”課題研究。
中國國家主席在十年內對英國的首次訪問,開啟了持久、開放、共贏的中英關系“黃金時代”。此訪中一系列合作成果的達成,使英國躋身對華合作的前沿,更為整個西方世界處理對華關系樹立一個新的典范。作為曾經的“守成大國”,英國積累了與多個“新興大國”相處的經驗與心得,對當今世界的“守成大國”避免與“新興大國”的“修昔底德陷阱”提供了借鑒。
多樣世界,和而不同。在意識形態相同的西方世界,英國在如何認識中國、如何與中國相處問題上的“學習曲線”與眾不同。早在2013年底,卡梅倫首相就提出要做中國“在西方最有力的支持者”。英國政府隨后將本國定位于“歐盟中最開放的經濟體;也是最歡迎中國投資的國家”,要做“中國在西方最好的貿易伙伴”。2015年3月,英國在西方國家中率先公開表示加入“亞投行”,從而引發其他發達經濟體爭相參與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這些在西方世界顯得“特別”的舉措,不僅體現出英國政府在發展對華關系上奮起直追的“競爭”意識,更說明西方發達國家完全可以超越意識形態偏見或“西方中心論”,擁抱“和而不同”的中國智慧。
潮流浩蕩,求其在我。當今世界格局處于深度調整與變革之中,對于中國的發展壯大,西方國家有些人心里總是疙疙瘩瘩,究其根源,還在于對中國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的誤解。面對關于“中國挑戰現行秩序”的種種質疑和焦慮,中國對自己選擇的和平發展道路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對闡釋本國發展道路和建立自身話語權要保持戰略耐心。當地時間21日晚,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的倫敦金融城市政廳,習近平主席發表題為《共倡開放包容 共促和平發展》的演講,清晰講述了中國的“心思”、中國的道路、中國的未來:
——中國人民走的是歷史選擇的道路;中國人民要的是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國人民想的是和平與發展的世界。
——中國的發展得益于國際社會,也必將回饋國際大家庭。
——中國的發展不會犧牲別國利益,只會增進共同利益。
千淘萬漉,吹盡狂沙。習近平主席對英國的成功國事訪問,顯示出中英兩國敢為人先,引領世界發展和改革潮流的勇氣和智慧。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的開啟來之不易,誠當倍加珍惜。推及全球秩序和世界未來,各國唯有秉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觀,方能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打造關注人類共同命運的國際關系“黃金時代”。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光明網-《光明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