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三星人壽正式掛牌 國有大行齊聚壽險業
摘要: 原標題:中國銀行聚齊財壽險雙牌照 控股公司更名中銀三星 變身銀行系險企后,中銀三星未來的核心管理人員勢必由處于控股股東的銀行方敲定 昨日,中航三星人壽正式更
原標題:中國銀行聚齊財壽險雙牌照 控股公司更名中銀三星
變身銀行系險企后,中銀三星未來的核心管理人員勢必由處于控股股東的銀行方敲定
昨日,中航三星人壽正式更名為中銀三星人壽(簡稱中銀三星)。伴隨著中行旗下中銀保險投資8.5億元收購中航三星人壽51%股權的獲批,中航三星人壽正式納入中行旗下,成為一家銀行系壽險公司。
中銀三星內部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由于董事會還沒有召開,機構辦公場所、以及未來的業務發展方向均沒有確定,管理層也要等到保監會批準及通過資格考試后才能敲定。
中行控股51%
近日,保監會批復中航三星人壽增資、擴股、引入新股東并更名的申請。批文顯示,保監會批準中航三星人壽注冊資本金從8億元增至16.7億元。此輪增資,中銀保險出資8.5億元,獲得51%股權,韓國三星生命保險株式會社和中航集團兩大股東的持股比例都被稀釋,持股比例均由此前的50%分別下降為25%和24%。
其實,早在2013年12月,中行就與中航三星人壽原始股東韓國三星生命人壽、中國航空集團簽下了共同持有中航三星人壽的協議。2014年8月亦有消息傳出,中銀保險獲股東中行增資15億元用于收購中航三星人壽51%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中航三星人壽成立于2005年5月,在此輪增資擴股之前,已經連續三年沒有增資。中行借中銀保險的入主,無疑也為中航三星人壽帶來新希望。
雖然中行的入主已經敲定,但新資本的進入、股東的更迭勢必帶來新一輪的人事調整。按照此前中航三星的制度,公司管理層,由中國航空集團派駐董事長,韓方派駐總經理負責經營,但任期僅有兩年,任期結束將調回三星生命總部,總經理更換比較頻繁。
變身銀行系險企后,中銀三星未來的核心管理人員勢必由處于控股股東的銀行方敲定。類似情形在銀行系險企也較為普遍,如北京銀行正式入主中荷人壽后,在6人組成的董事會當中,來自北京銀行的高管擁有四席,占據絕對優勢;建行控股建信人壽后,派出一批建行高管進入建信人壽管理層。
對于新的管理層團隊人選,上述中銀三星人壽內部人士表示,要等到董事會召開,并通過保監會資格考試后方可確定。《證券日報》記者看到,在中航三星官網披露的仍是未曾調整過的高管名單,董事會成員8人,原股東各占四席位,來自中航集團的曹建雄任董事長,來自三星生命的金一權擔任總裁一職。
伴隨新管理層的敲定,也將改變中航三星原有的經營策略,按照中航三星年報披露的數據,目前中航三星以個險與銀行渠道兩大并重,其個險渠道標準保費與銀保渠道標準保費相差不足2000萬元,而新股東帶來的資源勢必打破這一平衡局面。
新公司或主靠銀保
依據母行強大的渠道優勢,中航三星或將進入保費增長快車道。
從壽險公司保費收入排名來看,今年前8個月,中航三星原保險保費收入12.9億元,位列所有壽險公司中的第47位。若加上保護投資款新增交費及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中航三星規模保費位列所有壽險公司第55位。
而其他幾家銀行系險企的規模保費排名分別為,建信人壽位列第13位,中郵人壽位列第16位,工銀安盛位列第21位,農銀人壽位列24位,招商信諾位列第35位,交銀康聯位列第42位,中荷人壽位列第52位。7家銀行系險企中,有5家排在前25位。
從分支機構的擴張速度來看,中航三星目前經營區域集中在北京、天津、山東、四川、廣東、江蘇等地,和其他銀行系險企相比,經營區域較小。
中航三星人壽保費增長較為緩慢,一方面受制于分支機構較少,另一方面也受到資本金較少的牽絆。而中行介入后,其龐大的代理網點及保險銷售渠道,或將從根本上改變這一不利局面。
中國銀行2015年半年報披露的數據,截至6月末,中國銀行內地商業銀行機構總數(含總行、一級分行、二級分行及基層分支機構)10691家,中國內地非商業銀行機構總數213家。
龐大的電子渠道客戶也將為中航三星的網銷保險提供潛在客戶。半年報顯示,中國銀行個人網銀客戶約1.2億人,手機銀行客戶數7615萬人。上半年,中行電子渠道交易金額75.78萬億元,同比增長14.82%,電子渠道在全渠道業務中的占比為86.39%;手機銀行交易金額2.44萬億元,同比增長215.95%。
伴隨著銀行與保險公司協同化效應的顯現,龐大的客戶群體無疑會為銀行與保險公司之間的交叉銷售提供可能。中行年報中也明確提出,未來將加強與保險保險板塊的協同業務,加大銀保聯動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早在2013年中國銀行就已經與中航三星原兩大股東簽下股權轉讓協議,但截至昨日,中國銀行官網列出的合作保險公司包括友邦保險、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美聯泰大都會、中英人壽等,并沒有中航三星。
唯一有產壽雙牌照的國有行
控股中航三星后,中國銀行聚齊了壽險與財險雙牌照。之前,中國銀行僅100%控股財險公司中銀保險,是唯一一家在內地沒有壽險牌照的國有銀行,而同為國有銀行的工行、建行、農行、交行均已有控股的壽險公司,隨著此次中國銀行子公司中銀保險控股中銀三星人壽獲批,中國銀行也成為唯一一家在內地同時擁有壽險、產險牌照的國有銀行。
事實上,在中行控股中航三星之前,中行曾于2010年就計劃入主恒安標準人壽,雙方已談到了總部搬遷、高管任命等層面,但因細節產生分歧而告吹,后來又傳出中行擬收購中法人壽、國泰人壽,但最終,中行將橄欖枝拋向了中航三星。
在控股中航三星之前,壽險方面,中航通過中銀集團人壽在我國香港地區經營人壽保險業務。上半年,實現毛保費收入155.16億港元,并保持香港壽險市場人民幣產品的領先地位。
財險方面,中行通過中銀保險經營財產保險業務。中銀保險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凈利潤4.59億元,已賺保費51.2億元。中國銀行表示,未來集團將加快電子商務、網銀等新渠道業務發展,在該行網銀和手機銀行渠道上線車險業務。
從保險業務對中行的業務貢獻率來看,中行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投資銀行及保險占中銀集團業務比例為5.68%,業務規模136.14億元。隨著雙牌照的獲得,保險業務為中銀集團貢獻更大的業務比例可期。
中國銀行行長陳四清在昨天的開業儀式上表示,中銀三星人壽成立后,將使中國銀行的保險業務布局更趨完善,有利于統籌發展中國銀行在中、港、澳三地的保險業務,增強中國銀行保險業務的整體實力;同時,中銀三星人壽的成立,還將有利于進一步深化中國銀行在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業務三方的戰略協同,為客戶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金融服務,從而提升中國銀行的綜合金融服務實力。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