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在9個東盟國家設立分支機構
摘要: 東盟地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作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商業銀行,中國銀行對東盟地區的金融服務由來已久。早在19
東盟地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作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商業銀行,中國銀行對東盟地區的金融服務由來已久。早在1936年,中行就在新加坡設立了分行,成為在東盟地區持續經營時間最長的中資機構。而在9月14日開業的仰光代表處則是中行最新設立的海外分支機構。目前,中行在東盟10個國家中,已在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老撾、緬甸等9個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分別為新加坡分行、中國銀行(泰國)股份有限公司、胡志明市分行、中國銀行(馬來西亞)有限公司、馬尼拉分行、雅加達分行、金邊分行、萬象分行和仰光代表處。這些海外機構的資產在中行海外業務中的占比達到11%,是中行經營國際化業務的重要陣地。近年來,中國銀行以服務“走出去”企業的融資、投資、風險防控等金融需求為目標,積極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合作。
打造人民幣國際化主渠道
中國銀行緊跟人民幣“走出去”的步伐,持續完善跨境和境外人民幣服務,在全球17家海外人民幣清算行中獨占9席。截至2015年6月末,中國銀行集團跨境人民幣結算2.6萬億元,跨境人民幣清算148萬億元,位居全球首位。作為唯一中資承銷商,支持馬來西亞、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發行人民幣離岸主權債券。
在馬來西亞,中行作為當地的人民幣清算行,經營人民幣業務長達8年,2014年完成人民幣清算量1.53萬億元,同比增長110%,市場份額接近70%。在其他東盟國家,中國銀行積極創新人民幣綜合服務方案,為客戶提供人民幣清算、貿易融資、外匯交易、債券承銷等金融服務,積極推動人民幣在各國的使用和流轉。
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
中國銀行充分發揮國際化、多元化優勢,積極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截至2015年6月末累計支持“走出去”項目1800多個,融資1300多億美元,貸款余額800億美元,提供26種外幣與人民幣兌換報價服務。
我國已在東盟地區7個國家建立起國家級“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為“走出去”企業提供投資保護和經營指導。中國銀行積極支持園區建設,為入園企業量身打造金融產品,切實提供融資便利。在泰國羅勇工業園,入園企業在購買工業園土地時僅需支付30%-45%左右的土地款,就可向中銀泰國申請貸款用于支付土地款尾款,同時仍可辦理各項入園手續,避免了獲取地契后才能融資的低效流程,受到了入園企業的廣泛歡迎。中銀泰國還專門設立羅勇分行,已為入園企業授信2.5億美元、辦理國際結算10億美元,并為園區企業員工發放信用卡。
推動國際產能合作
中國銀行聚焦鋼鐵、電力、水泥、橡膠等過剩產能行業“走出去”企業的資金需求,面向東盟國家累計支持了142個“走出去”項目,提供融資金額達132億美元,貸款余額超過64億美元,積極幫助部分東盟國家加強基礎建設、發展地區經濟、增加人民就業,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搭建中小企業合作平臺
為企業搭建跨境交流平臺,既是中行挖掘客戶和培育客戶的重要創新,也是擔當社會責任的必然要求。2014年,中行創新推出“中銀全球中小企業跨境投資撮合服務”,先后成功舉辦了中法、中德、中馬、中荷等中小企業對接洽談會,為近3,000家國內外中小企業提供了交流合作平臺,得到了政府、商界、中小企業的高度關注和廣泛認可。
今年6月,中國銀行在馬來西亞舉辦“中國—東盟中小企業跨境投資與貿易合作洽談會”,600多家中外中小企業對接洽談,意向合作率達到67%。在即將開幕的第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中國銀行作為首席合作伙伴,還將舉辦中小企業跨境投資與經貿合作項目對接會,屆時將有500家中國中小企業和100家東盟成員國企業就投資與技術合作展開洽談,以幫助更多的中小企業深入合作,實現共贏。
責任編輯:wq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