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低于銀行貸款 房企蜂擁發債
摘要: 5年期公司債利率不到4% 上市房企境內發債速度正在進一步加快。僅僅9月,便有越秀集團、花樣年、綠城中國等多個上市房企披露公司債發行計劃或宣布完成公司債發行,而部分
5年期公司債利率不到4%
上市房企境內發債速度正在進一步加快。僅僅9月,便有越秀集團、花樣年、綠城中國等多個上市房企披露公司債發行計劃或宣布完成公司債發行,而部分公司的五年期債券票面利率已經低至4%以下,遠遠低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
越秀集團
獲批發行150億元公司債
房企境內發債速度正在進一步加快。
日前,廣州上市房企越秀集團宣布,獲批發行150億元公司債,首期已成功發行了90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越秀地產發行的公司債,3年期利率僅3.75%、5年期利率僅3.95%,分別比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低125bp和105BP,收益直逼國開債,也創下了5年期公司債發行利率的新低。
越秀集團方面表示,越秀集團在產業轉型升級、規模迅速擴張的同時,資產質量和經營質量持續提升,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為此次公司債的順利發行奠定堅實基礎。
有企業
五年期資金成本不到4%
房企大舉發債,原因之一,是資金成本的低廉。
此前,世茂房地產配售結果顯示,第一期境內債券的發行總額為人民幣60億元,年期5年,票面年利率為3.90%。于第三年末發行人有權調整票面利率,而投資者有權回售境內債券。
中信證券研究部7月底發布的研究報告稱,今年公司債發行利率整體下降,且遠遠低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2015年之前,地產企業發行上市的5年期公司債,平均發行票面利率為6.95%;2015年后發行上市的5年期公司債,平均發行票面利率則僅為5.46%。
觀察:房企今年紛紛發債融資
公司債發行規模井噴的背后,今年1月證監會出臺的“公司債新政”居功至偉。今年1月15日證監會發布《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滬深交易所積極推動新公司債的發行,不僅讓發行主體從上市公司擴展至所有公司制法人,而且大大簡化了發行審批流程,一般從債券從上報至交易所到證監會批復的整個過程不超過一個月時間。
探因
公司債發行放量的主要原因
記者注意到,隨著去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復蘇,今年,房企公司債評級大幅提升。恒大地產的境內主體甚至獲得AAA評級。
1、新規擴大了公司債發行主體范圍,非上市公司的參與使得發行主體獲得大幅擴展,地產債的放開則抬升了公司債的平均發行規模。(來源:招商證券研報)
2、縮短了審核時間,面向合格投資者的公司債審核周期可縮短至30~40個工作日,審核效率已超過了交易商協會。(來源:招商證券研報)
3、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公司債無須抵押品,其發行靈活程度更高,此外,公司債和企業開發周期更加匹配。
統計:房企今年境內發債融資超去年十倍
昨日下午,香港上市平臺花樣年控股公告稱,公司全資附屬公司花樣年集團(中國)有限公司作為發行人,于9月18日完成發行總金額為20億元的境內公司債券。
記者從公開數據了解到,9月18日,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宣布,公司全資附屬公司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發行人,已于9月17日完成發行第二批總金額為40億元的境內債券,同日,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宣布,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上海世茂建設有限公司作為發行人,于2015年9月17日完成發行第一期境內債券的配售工作。根據配售結果,第一期境內債券的發行總額為人民幣60億元,年期5年。
此外,本月內,花樣年、中房地產、華夏幸福、中天城投等數個地產公司也紛紛披露公司債發行計劃。而截至目前,包括萬科、恒大、融創、碧桂園、中糧、泰禾等業內龍頭房企之內的超過60家中國上市房企集中在內地發行公司債。記者粗略估計,預期融資已經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
而2014年全年,只有15家房企境內融資成功,金額僅235億元人民幣。
觀點:人民幣弱勢 境外融資難度增加
對于房企而言,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境內融資額度大漲的原因,首先,特別是在人民幣弱勢的情況下,境外融資的難度與風險都明顯增加。同時,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分化,導致房企對資金需求也有所增加。(記者潘彧)
相關樓市新聞
番禺二樓房反價幅度達10%~15%
首次置業的陳先生看中番禺的一套105萬元的小三房后,業主一日內反價10萬元,最低價也要114萬元。據了解,近期番禺市場反價明顯,而不接受反價的買家往往“錯失良房”。市場人士預期,在番禺看樓量、成交量上漲的情況下,“銀十”的到來可期,而番禺樓價有機會繼續上漲。
番禺樓價或有機會平穩上漲
有中介告訴記者,陳先生已經夠“幸運”了:“很多第一次買房的買家聽到業主返價之后都一時難以接受,有的只猶豫了一個下午,房子就被別人買走了,最終只能再次重新看房。”“現很多業主寧愿先出租,不肯放盤出售,市場上的可售房源越來越少了。”搜房廣州二手電商商圈經理黃科勇認為目前市場供小于求,“在賣方市場的情況下,番禺不少二手房的反價幅度高達10%~15%,嚇怕了不少剛需買家。”(記者林琳)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