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 三個“十年”書寫中國夢 架起中韓金融橋
摘要:中國銀行:三個“十年”書寫中國夢 架起中韓金融橋梁 今年是中韓建交第23年,也是中國銀行進入韓國第23年。在這二十余年間,中國銀行架起了中韓間的金融橋
中國銀行:三個“十年”書寫中國夢 架起中韓金融橋梁
今年是中韓建交第23年,也是中國銀行進入韓國第23年。在這二十余年間,中國銀行架起了中韓間的金融橋梁,見證了中韓間經貿合作和人員往來從無到有。
中國銀行于1992年8月24日中韓建交當天在韓國設立了代表處,1994年初成立了中國銀行首爾分行,逐步開展全面的商業銀行業務,是首家在韓國設立機構的中國金融機構。中國銀行首爾分行成立后,分行逐步在首爾和京畿道地區設立了九老和安山分行,同時在中南部的大邱市設立了大邱分行。
入韓二十余載,中國銀行實現了自身的快速成長,不斷發展壯大,成為韓國市場上規模和效益均躋身同業前列、具有市場影響力的外資銀行。這些成果與其三個“十年”的成功戰略是密不可分的。
第一個“十年”
成立初期,中國銀行在韓業務從零起步,貫徹落實國家開放和吸引外資政策,積極引導韓國企業對中國進行投資,創新實施了“全球統一大授信”模式,促進了韓資企業對中國出口貿易與投資建廠。先后為三星電子、現代汽車、Sk Holdings、浦項制鐵、LG電子、現代重工等韓國大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支持,促成了一批有影響的投資項目落戶到國內,為中國吸引外投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同時,中國銀行逐漸建立起與韓國各大企業的良好合作關系,為今后在韓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第二個“十年”
進入2000年以后,隨著中韓關系的友好發展,兩國民眾往來逐步升溫,中國在韓從事商務、務工和留學的人數快速增加。中國銀行順應中韓人員交流大勢,及時調整市場定位和資源布局,以頻繁往來于中韓兩國的客戶為服務對象推出了國際匯款業務。并不斷創新服務產品和服務方式,充分保證客戶資金安全及時的匯到國內,迅速成為客戶匯款首選的中資銀行之一。為促進中韓兩國人員往來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提升了中國銀行的市場口碑和品牌效應。
在第二個“十年”即將結束時,中國經濟全球化的潮流逐漸興起,以人民幣為主要驅動力,為中韓合作實現投資多元化、經濟一體化搭建起了全新的舞臺,從而拉開了中國銀行在韓發展第三個“十年”的帷幕。
第三個“十年”
全球經濟格局和金融市場加快變革,是中國銀行在韓實現超越的戰略機遇。為此,中國銀行首爾分行擴大經營視野,提升戰略格局,確立了“1-3-5”的發展目標:以人民幣為主打產品,貼近韓國客戶需求,立足韓國本土、輻射中國境內和海外三個市場,在經營實力、跨境人民幣、服務韓國集團客戶、服務華人華僑以及中外員工發展等五個方面爭做最好的銀行。
最近幾年,伴隨人民幣逐漸全球化,中國銀行抓住韓國市場需求,大力發展跨境人民幣業務,并獲得了顯著成果。2010年,中國銀行在韓人民幣現鈔批發取得突破,當年沖破競爭銀行的壟斷,實現業務量位居市場第一。2011到2012年,中國銀行圍繞中韓經貿發展需求,積極推動跨境人民幣聯動業務,成為韓國境內業務選擇十分活躍的銀行。2013年,中國銀行在韓國市場需求減弱的環境下,發現和抓住了機會,大力發展人民幣負債業務,吸收了大量的人民幣存款,市場份額占韓國市場80%。促使人民幣超越歐元、日元成為韓國市場上的第二大貨幣,努力扮演韓國市場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動者。
今年以來,隨著中韓FTA簽訂及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推行,大幅帶動了韓國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為中韓兩國企業走向世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成為中國銀行下一階段工作的重點。
隨著中國銀行在韓國不斷發展,員工隊伍也得到了壯大,當地雇傭員工占比超過80%。首爾分行格外重視員工的成長和發展,堅持國際化人才發展戰略。近年來通過完善制度和體系,進一步明確了員工聘任和晉升途徑,為員工成長和發展指明了路徑;不斷提升員工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和員工的凝聚力;通過打造簡單清新的企業文化為員工學習和發展提供優良的環境。
同時,中國銀行始終熱心參與各項公益活動。中國銀行連續多年資助當地“漢語橋”比賽,并向優勝者提供來行實習的機會,為漢語愛好者提供更加真切的環境體驗中國文化;首爾分行還積極參加首爾市政府和鐘路區廳組織的各種公益活動,如為貧困家庭兒童捐贈圖書、邀請困難家庭學生觀看中國國家大劇院在韓演出、為困難家庭學生提供獎學金等,通過多種形式奉獻愛心,回饋韓國社會。
“我們的目標是‘擔當社會責任,做最好的銀行’。”中國銀行首爾分行行長黃德說,隨著中韓兩國往來的不斷加深,對金融支持的需求和要求將進一步提升,中國銀行將繼續開拓創新,不斷完善產品和服務,提供更加專業的金融支持,走在中韓往來的前沿。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