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團”精神薪火相傳
摘要:“老八團”精神薪火相傳 □劉康健 如今,知道“老八團”的人已經不多了。可當年,“老八團”這三個字,讓日寇聞風喪膽。這是一支由駐馬店子
“老八團”精神薪火相傳
□劉康健
如今,知道“老八團”的人已經不多了。可當年,“老八團”這三個字,讓日寇聞風喪膽。這是一支由駐馬店子弟組成的抗日隊伍,轉戰于江淮之間,痛擊日寇,消滅偽軍,是新四軍敵后抗戰的一支勁旅。
這是駐馬店人創造的輝煌的歷史,也是駐馬店人的驕傲。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今天,讓“老八團”精神薪火相傳,是時代的需要,是人民的呼喚。
堅守信仰,至死不悔。1933年在鄂豫邊的吳家尖山,由共產黨員周駿鳴、王國華一手創建的紅軍游擊隊成立時,只有6個人、一桿槍。這支游擊隊同我黨留在南方8省的其他游擊隊一樣,頑強地堅持了3年游擊戰爭。1937年10月,鄂豫邊區省委和游擊隊領導根據形勢和上級決定,將這支游擊隊擴編為鄂豫邊區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 團長周駿鳴,政委王國華。1938年,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又稱“老八團”。
筆者在創作《橫刀立馬桐柏山》時,曾多次陪同周駿鳴老人重走鄂豫邊。很難想象在那樣艱苦的歲月里,這支武裝經過杜莊突圍、平氏奪槍、分兵三路后,還能堅持下來,不但隊伍發展了,而且打出了以竹溝為中心的紅色革命根據地。周駿鳴老人動情地告訴筆者,他們當年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靠的是共產主義的信仰、革命一定會勝利的信念。筆者了解到,在3年游擊戰爭時期,沒有一個游擊隊員叛變,沒有一個游擊隊員怕死。
不畏強敵,敢于亮劍。周駿鳴老人帶著筆者走遍了當年打仗的地方。每到一處,老人都會向筆者講述戰斗的經過。當年,無論是6個人的游擊隊,還是手里只有大刀長矛的“老八團”,在強敵面前,共產黨員沒有退卻的,無不奮勇殺敵,舍生忘死。1939年2 月19日(春節)拂曉,日軍兩個大隊七八百人,襲擊“老八團”東山口老人洼駐地。老八團全體官兵全力迎戰來犯之敵,激戰終日, 打退敵軍多次進攻。特別是三營,在營長李木生率領下,用土造步槍、大刀、長矛,讓日軍付出了傷亡150余人的代價。
回憶過去,是為了用歷史的光輝照亮未來;繼承傳統,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駐馬店的子弟兵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必須接過革命的火炬,繼承傳統,面向未來,實現強國之夢。
(作者系駐馬店市作家協會主席)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