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趙辰龍:葡萄園里尋夢
摘要: 記者 胡殿文 通訊員 王有震泌陽縣馬谷田鎮下河村胡坑組26歲的趙辰龍高中畢業外出打工奔波了幾年,回到家鄉開始了艱辛的創業。去年初,在堂兄的支持下,他用打工積攢的的25
記者 胡殿文 通訊員 王有震
泌陽縣馬谷田鎮下河村胡坑組26歲的趙辰龍高中畢業外出打工奔波了幾年,回到家鄉開始了艱辛的創業。去年初,在堂兄的支持下,他用打工積攢的的25萬元錢在家門口的下河萬畝梨園西側租地23畝,興建了下河生態葡萄園。去年2月,他從河北威縣引進優質巨峰黑奧林葡萄苗1.3萬棵,完全按照無公害綠色種植標準來科學管理。
葡萄地里的2000多根水泥立桿,都是他把水泥和沙子混合好,放置鋼筋,然后再一鐵锨一鐵锨地往模具里鏟。每加工完成一個水泥柱就要鏟20多鏟子,一鏟子有10多斤重,一干就是1個多月。趙辰龍披星戴月,一個人整天“長”在地里,從栽苗到做水泥柱,從栽水泥柱到扯鋼絲,都是他一步一個腳印完成的。趙辰龍對此的解釋是:“年輕的時候吃點苦,以后沒什么壞處,只有多吃苦、多磨煉,才能在社會中站住腳,才懂得珍惜生活的點點滴滴。”
“下河葡萄園三面環山,在下河萬畝梨園西邊
為了葡萄更甜更好吃、品質更好,地里上的有機肥都是趙辰龍到附近村莊拉回來的,有一次他為了一車雞糞,往返跑了20里山路。為節約開支,拉運糞他不怕臟和累,自己給農戶清理牛、羊、豬、雞、鴨牲畜圈舍,然后再一車一車拉進葡萄地里。這一拉就是20多天,趙辰龍的雙手都磨破了。“最初他手上磨的是血泡,后來血泡沒來得及破,里面又起了個血泡,疼得都發抖,他也沒說半個苦字,還一直堅持不懈。”妻子郭永芷心疼地說。
談起未來的規劃,這個年輕的創業者微笑著說:“我種葡萄的目的就是先起個示范作用,義務培訓傳授技術,來帶動本村和周邊的鄉親們共同致富。”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