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積極試水場景消費金融
摘要:原標題:銀行積極試水場景消費金融又一家銀行高調布局互聯網金融。浦發銀行對外宣布了其“SPDB+”浦銀在線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主管零售業務的副行長姜明生掛帥負
又一家銀行高調布局互聯網金融。浦發銀行對外宣布了其“SPDB+”浦銀在線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主管零售業務的副行長姜明生掛帥負責,電子銀行部負責落實實施。各大行趕趟互聯網金融,打響第一槍的是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同時,五大行中,建設銀行的“善融商務”、交通銀行的“交博匯”、農業銀行的“e商管家”等都透露出各家銀行的戰略布局。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日前浦發銀行行長劉信義表示,打造集團統一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可以整合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基金、信托、租賃、貨幣經濟等領域,使客戶能夠一站式地發展各個領域。據了解,浦發銀行將“形成三個產品特色”,指的是融入場景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貫穿企業和個人兩端的互聯網直接投融資服務、以信息為驅動的產業鏈金融服務。
浦發銀行的這類平臺模式與工商銀行略有類似,具體來看,工行此前發布的e-ICBC互聯網金融品牌主要包括“融e購”電商平臺、“融e聯”即時通訊平臺和“融e行”直銷銀行平臺三大平臺,支付、融資和投資理財三大產品線上的“工銀e支付”、“逸貸”、“網貸通”、“工銀e投資”、“工銀e繳費”等一系列互聯網金融產品,以及“支付+融資”、“線上+線下”和“渠道+實時”等多場景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銀行與浦發銀行的產品線雖然不同,但打造的都是融入場景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平安銀行的互聯網金融進程則更早也更迅速,除了其口袋銀行、橙子銀行等電子銀行產品外,平安銀行還在積極試水場景消費金融、互聯網信貸產品等等。
對于銀行的積極布局,有業內人士認為,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新興互聯網企業與傳統銀行之間展開激烈的市場競爭,新興互聯網企業像是一群餓狼,銀行恰似已經醒來的獅子,狼群正野蠻搶奪獅子領地,獅子已意識到危險的逼近,開始了主動應對,采取強力措施保護原有領地,并嘗試拓展更多新領域。
銀率網相關分析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不少商業銀行為服務好自身已有的龐大客戶群,增強客戶黏性,同時搶奪更多新客戶,在手機銀行、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等各個業務領域都想再造一個平臺,但效果并不理想。比如看到阿里模式發展良好,積累了龐大的小微企業數據,方便做貸款業務,有些銀行也紛紛推出自己的電商平臺;看到騰訊微信用戶數發展迅猛,也推出自己的社交平臺,試圖再造一個“購物+金融服務+社交”的綜合化服務平臺,這些效仿行為最終效果如何還有待時間檢驗。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與其自己投入大量成本再造一個全能平臺,倒不如借力打力,開放自己的手機銀行接口,與電商、社交平臺合作,取得共贏。如騰訊自身在嘗試電商失敗之后牽手京東商城是不錯的嘗試;在這方面,建設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等轉變得相對較快,在其手機銀行生活圈服務中接入旅行、購物、打車等服務,就是很好的平臺化運作案例,值得各家商業銀行借鑒。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