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南大之爭 想起了麻省理工
發送短信 zmdsjb 到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胡殿文 又到大學招生季,高校的熱點新聞不斷。先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因掐尖而互掐,這事還未平息。又爆出南昌大學與南京大學為“南大”爭奪戰兵臨城下。
□胡殿文
又到大學招生季,高校的熱點新聞不斷。先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因掐尖而互掐,這事還未平息。又爆出南昌大學與南京大學為“南大”爭奪戰兵臨城下。南昌大學簡稱叫南大,南京大學急眼了。2001年南京大學就注冊了“南大”商標,南京大學部分學生因此認為,南昌大學如果使用“南大”簡稱就侵犯了知識產權。南昌大學說,重名不影響,全國此類事情眾多。
筆者愚鈍,遇事總想找專家們求證。北京大學湛中樂教授認為,高等教育法中并沒有規定簡稱,一般情況下都是使用的全稱。至于高校簡稱一般是從習慣,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究竟所指為何,需要看具體語境。例如,對于不同地方的人而言,河南大學和河北大學,在當地人看來,都是“河大”。包括“南大”,既可能指的是南京大學,也可能指的是南昌大學,還可能說的是南開大學。這樣解讀倒是很專業,但確實沒有正面回答問題,也可能無法正面回答,有和稀泥之嫌。
繼續搜索,又有人依法理而論。首都師范大學勞凱聲教授認為,從民法來看,高校名稱(包括簡稱)理應受到法律保護。他認為,高校名稱(包括簡稱)應該具有唯一性,否則,大學法人的合法權益就可能受到侵害。具體來看,就是誰先使用這個簡稱,提供證據,最后來判斷簡稱的使用權應該歸誰。從勞教授的觀點看,到底誰有理?需要有個評判,而評判的前提是拿出證據。如果繼續求證,人們相信會是一地雞毛的事。看來搶爭小名這是個事,這事一時半會兒不會有結果。作為看官,只能且看且品味。仔細看,不過行文至此,倒是想起了大洋彼岸的麻省理工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是美國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有“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的美名。至于簡稱什么,筆者望文生義、主觀臆斷,就簡稱“麻工”吧。“麻工”培養了眾多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人士,在自然及工程科學在世界上享有極佳的聲譽,其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政治學、語言學也同樣優秀。平常人對此可能不甚了了,但說幾個英才的名字,你大概就明白了它的地位和影響力。中國兩彈一星事業奠基人錢學森,世界級建筑師貝聿銘,搜狐公司創始人張朝陽,中國汽車工業杰出奠基人之一孟少農,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丁肇中,獲得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崔琦,都出自麻工。據統計,麻工150年間,有接近80人獲得過諾貝爾獎。
有人調侃道,麻省理工學院“連個大學都不是”,因為他的名字上沒有“大學”兩字。它不是“大學”,你不得不打心底里佩服這個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是否也有過合校和更名為大學的事情?有的。麻省理工學院在大蕭條時期,有人提出同哈佛大學合并,但在該校學生的抗議之下,被迫取消了這一計劃。難道美國人傻帽,不知道合校和更名,不是那個事。美國人認為,更名之后就會失去了來之不易的文化積淀和麻工的專業特點,是一件得不償失的敗筆。
在國人眼中,學院體現不出綜合性高校的特點,不夠分量,沒有大學叫得響亮,這從國內學院紛紛更名為大學就可以看出來,而分校就只能是賤名,可美國人不這樣。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麻省理工學院一同被譽為美國工程科技界的學術領袖,曾在伯克利工作和深造的諾貝爾獎得主不少于69位。看看,分校咋了?依然世界知名,名冠全球,業績驕人,功勛卓著。國人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朝思暮,夢寐以求地想讓自己的孩子去這些學院和分校上學哩!
世界知名的大學都把把心思用在辦學質量上,用在培育知名科學家上,至于叫什么名字,看得并不重。順便說一句,南大之爭,爭的是小名。當我們今天還在花功夫在小名上爭論不休的時候,人家對學校的正規名稱(全稱和大名)也不計較。
菩薩不語,人人敬之,知了嘶鳴,世人厭之。校名,一個符號而已,只為表達方便,并無深意。在國外,由于英文名稱簡短,大學簡稱重名的更多,但他們卻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國際上用全稱,區域內用簡稱。“南大”簡稱之爭,多少有帶你面子和虛榮心的影子,其實一個學校的好壞,跟簡稱沒有關系,要博取社會關注,大學要靠科研,靠大師,靠教育質量。
“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反觀如今高校,琳瑯滿目的大樓,鮮見學術造詣高成的大師,卻在為一個高校名稱處心積慮地經營。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錢學森之問”才是一道艱深命題,需要整個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共同破解。如今錢老先生已逝,而問題依然留在那里,如果不予以重視,相信再過若干年問題仍然不會自動解開。高校擔負著為國培育高科技人才的使命,應在破解“錢學森之問”上不遺余力,這遠比爭名奪利更有意義。
責任編輯:zjf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