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養老觀念 換一種行孝模式
摘要:趙振遠老齡社會的急劇到來,老人贍養問題成了中國社會一個突出的問題。常言說老人是“老換小”、“老小孩”。既然我們能放心地讓自己的孩子進托兒所,
趙振遠
老齡社會的急劇到來,老人贍養問題成了中國社會一個突出的問題。常言說老人是“老換小”、“老小孩”。既然我們能放心地讓自己的孩子進托兒所,那么,讓老人托老院、養老院又有何不妥呢?尤其是養老院在護理方面,有著家庭養老尚無法比擬的優勢。至于老人最害怕的孤獨問題,其實也不是問題。一是養老院本身就具有老人群居性特點,年齡相仿,興趣愛好相似,自然有話可說,有事可做。二是如今的科技這么發達,手機、可視電話、電腦視頻等早已不是稀有品,啥時想見面了,都可以隨時“面對面”地溝通交流,既彌補了老人親情滋養的缺憾,也消彌了子女的思念之苦。
筆者最近考察了駐馬店市大河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養老新模式,感到十分欣慰。他們把傳統的家庭養老與現代養老服務相結合,開展綜合性的社會服務。有社區日間照料服務中心、銀齡新生活館、老齡活動中心,還建有智能化便民為老服務網絡呼叫平臺12349,服務網絡覆蓋全市街道、社區及縣、鄉鎮區域。服務模式有多種,如日托,白天老人在照料中心生活娛樂,晚上回家休息;有全托,這對于獨居老人、空巢老人、體弱失能老人來說,可謂生活便利,又有精神慰藉、康復保健、娛樂健身全方位的照料;還對居家養老的家庭根據其需求提供上門服務。這種以居家養老為核心,以社區、機構養老為依托的模式,是根據人本需求理念,結合老人特點,進行品牌連鎖經營,統一品牌,統一配套,標準化管理,專業化服務,打造1公里的社區居家養老便捷服務,真正體現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養。
在養老問題上,我們也該借鑒西方的養老觀念,就是當兒女力不從心時,將老人頤養天年的責任轉托社會。這絕不是推卸責任,而是換一種養老方式。尤其是老齡化日益嚴重之時,這種養老方式,逐步成為社會共識,并最終成為更多人的主動選擇。那種不切實際的虛偽的孝,如果因此給老人內心增添負疚感,豈止是迂腐,簡直就是一種大不孝。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