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津貼何時不再“看上去很美”
摘要:□劉鵬年年高溫季,高溫津貼都會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獲得高溫津貼,是勞動者不可剝奪的權利。然而許多地區的高溫津貼,依然是“看上去很美”。據媒體報道,有網
□劉鵬
年年高溫季,高溫津貼都會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獲得高溫津貼,是勞動者不可剝奪的權利。然而許多地區的高溫津貼,依然是“看上去很美”。
據媒體報道,有網友反映多年沒有領到高溫津貼,有許多地區的高溫津貼標準已經數年沒有進行調整。
高溫津貼何以淪為“紙上權益”?表面上看,一是用人單位為了節省成本,在利益驅使之下,無視勞動者的權利;二是勞動者處在勞資關系的弱勢地位,工作難找等原因往往令他們放棄維權。
但從根本上來說,高溫津貼面臨的最大問題在于相關法律規定不夠“硬氣”。其一,高溫津貼的法律依據不足。《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只是一部行政性規定,其法律執行力略顯不足。“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的要求,更是缺乏強制性和威懾力。
其二,實際執行力同樣不足。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一些管理部門年年只發布一紙通知,提醒了事。這樣的執行力度,很難讓一些企業放棄既得利益,也不足以讓勞動者產生堅決討要的勇氣。
很明顯,一方面,相關部門對高溫津貼的發放情況,不能止于一紙通知,應加大執法力度,特別要改變“等投訴”的被動執法態度,監督用人單位落實規定;另一方面,要對高溫津貼的發放要求、標準、具體如何執行、違反需要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等問題,設立專門的法律規定,或者在勞動法等法律中,進行必要的規定與明確,為高溫津貼進行法律規定上的“升級”。
既然是勞動者的權利,就要切實保障。對用人單位來說,發放高溫津貼是對勞動者的尊重,采取降溫等措施是提升勞動安全的必要舉措。對勞動者負責,就不能“看上去很美”。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