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人武部用“紅色基因”感染“綠色青春”
摘要:用“紅色基因”感染“綠色青春”——泌陽縣人武部利用黨史軍史深化主題教育活動綜述通訊員 呂 靖 陳進九 李 華6月下旬,筆者探訪泌陽縣人武
用“紅色基因”感染“綠色青春”
——泌陽縣人武部利用黨史軍史深化主題教育活動綜述
通訊員 呂 靖 陳進九 李 華
6月下旬,筆者探訪泌陽縣人武部,發現該縣人武部“學習踐行強軍目標,做新一代革命軍人”主題教育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充滿了時代魅力。泌陽縣是革命老區,紅色教育資源豐富。在實現強軍夢想、投身強軍實踐的偉大征程中,該縣人武部黨委切實把官兵和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上來,轉化為具體目標和思路舉措,轉變為真抓實干的熱情動力,在深化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中,緊緊圍繞學史尋根、鑄牢軍魂這條紅線,著力在理性引導、文化熏陶、實踐養成上下功夫,鑄牢了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政治根基,堅定了信黨愛黨跟黨走的政治自覺,激發了傳承先烈精神、建功革命老區的政治熱情。
著重引導 打牢思想根基
增強認同感,讓干部職工主動接受。通過學習理論原著、觀看紅色主題講座、領導專家授課,引導干部職工在系統學習中感悟創新理論的魅力,增強理論認同;結合黨史軍史學習,組織參觀部隊軍史陳列館等,引導干部職工了解軍隊的輝煌發展史和偉大成就,增強歷史認同感;把該縣多處紅色資源納入教育基地范圍,先后聘請3名老紅軍和駐地黨校專
拓展平臺 校正價值取向
該縣人武部黨委通過組織干部職工觀看10部紅色影視片、閱讀10本紅色教育書籍、傳唱10首革命歌曲、學習10個英模人物事跡、熟記10句格言警句、聘請10名軍地專家和英模人物為政治輔導員、評選10篇優秀演講稿等方法,引導干部職工加深對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使干部職工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和啟迪。誦讀紅色書籍,用先進的文化提升價值追求。充分利用縣圖書館優勢,向干部職工推薦《紅與藍》、《紅巖》、《青春之歌》和《毛澤東的101個故事》等百部中國紅色經典優秀文化書籍,大力開展“多讀書、讀好書”育人實踐活動,讓干部職工用心靈感受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傳唱紅色歌曲,用時代的旋律鼓舞精神士氣,精選《軍人道德組歌》、《義勇軍進行曲》、《愛我中華》、《保衛黃河》、《英雄贊歌》等旋律激昂、勵志鑄魂的紅色經典歌曲,組織干部職工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唱響主旋律,鼓舞精氣神。重游紅色圣地,用崇高的品質鑄牢忠誠軍魂。充分利用當地紅色資源優勢,開展了以“尋覓泌陽烽火,感悟革命真理,堅定從軍之志”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組織干部職工和部分民兵參觀焦竹園革命紀念館、泌陽烈士陵園,牢記歷史教訓,緬懷革命先烈,學習英雄事跡,重溫先烈偉績,使廣大干部職工和民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健全機制 提高踐行能力
注重在持之以恒中促進踐行力。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按照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端正價值追求、純潔思想道德、規范行為方式,以實際行動推動單位建設穩步發展。注重在細節養成中提高踐行力。堅持把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作為干部職工日常養成的基本規范,始終貫穿到日常的訓練、工作、生活中。大力開展崗位練兵,在爭當駐地開展的“五星一優”、“魅力人格”等各項活動中,引導干部職工講文明語、做文明人、當時代標兵,糾正和解決干部職工日常制度落實不夠好、日常養成不正規、生活習慣不良好等問題,不斷培養積極、健康、向上的好習慣、好作風。注重在落實制度中規范踐行力。該縣人武部黨委依據條令條例,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監督機制,規范干部職工言行。堅持把紅色教育同貫徹落實教育計劃、條令條例、規章制度相結合,圍繞端正訓練態度、履行工作職責、遵守軍人道德、嚴格作風紀律、提高思想認識等方面提出具體明確的行為規范;堅持把紅色教育融入創先爭優活動之中,該縣人武部領導注重“言傳”與“身教”,用模范行動影響和帶動干部職工增強了紅色教育的感召力。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