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個二維碼 卡里錢沒了
銀行:要遠離“有毒二維碼”和“免費WiFi”
摘要: □蘇弼坤隨著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的使用越來越普遍,消費者面對的風險似乎越來越大。“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誤上釣魚網站被盜走錢財;手機上網感染病毒
□蘇弼坤
隨著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的使用越來越普遍,消費者面對的風險似乎越來越大。
“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誤上釣魚網站被盜走錢財;手機上網感染病毒導致銀行賬戶、密碼信息被竊取……不要以為這樣的案例只出現在電視中,其實這些金融案件就在我們身邊。”昨日上午,市民小劉告訴筆者,他就是因為誤掃了“不明來源”的二維碼,卡中的錢全沒了。
“有毒二維碼”“弄”走市民500元錢
“我在網上看中一雙鞋,就到銀行往銀行卡里存了500元錢。回家的路上,我只是拿手機掃了一下電線桿上的二維碼,哪兒想錢沒了。”昨日下午,市民小劉說,因為自己一個無意的掃碼之舉,剛存入卡里的錢就不見了。
當天上午,小劉掃描了電線桿上的二維碼后,手機上出現了一個下載文件。不知是網速問題還是其他原因,下載完成的軟件怎么也打不開,沒有多想的小劉便把軟件頁面關閉了。
還沒到家,小劉的手機就收到支付寶短信,稱綁定了網銀的支付寶已經成功支付500元。剛開始小劉以為是詐騙短信,可看了短信號碼才突然意識到,剛才的那個二維碼或許有問題。
小劉趕緊就近找了一家銀行查看卡里的余額,這一查才發現,剛存的500元錢沒有了。
“為了方便消費,我的網銀綁定手機并開通了移動支付功能,不過考慮到現在網絡環境復雜,我只是隨時用隨時往卡里存錢。可即便如此小心,還是讓黑客得逞了。”小劉懊惱地說。
遠離“免費WiFi”和“有毒二維碼”
昨日下午,針對小劉的“掃碼之舉”,筆者咨詢了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介紹,現在移動支付功能在人們的生活中比較普及,消費者使用手機支付越來越方便,但是支付手段的快捷,讓不少用戶對詐騙、黑客防不勝防。
“類似小劉的遭遇,隱藏有木馬病毒的二維碼就是罪魁禍首。”銀行工作人員介紹,黑客使用一個名為二維碼生成器的軟件,生成了一個外人根本看不出來的帶有木馬病毒的二維碼,利用這些二維碼將手機木馬植入用戶手機中,并自動提取相關信息,如手機號、銀行卡號、密碼等個人信息都能瞬間被他們掌握。
“二維碼是否隱藏有木馬病毒,僅從外觀上無法分辨,用戶一旦誤掃‘有毒二維碼’,很可能泄露隱私。”銀行工作人員說,用戶在掃碼前一定要核實二維碼的來源,選擇正規商家和正規途徑發布的二維碼。對于路邊張貼的二維碼和不明網站發布的二維碼,最好不要去掃描。
另外,該銀行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市民,智能手機和移動網絡終端讓人們依賴WiFi,不少公共場所都提供免費無線網絡。網銀用戶在利用WIFI上網時,一定要確保是在安全環境下登錄,不要貪圖一時之快,隨便鏈接不明來源的免費WIFI。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