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天趕時 搶收搶種
摘要:俗話說“春爭日、夏爭時”,“三夏”生產“搶”字當頭。昨日上午,記者在驛城區香山街道孫店村看到,村民們正在抓緊時間搶收搶種。在路邊,剛搶收完小麥的村民劉豐竹,正開著自家的玉米播種機,和家人一起播種玉米。
□晚報記者 劉永奇 蘇 莉 文/圖
劉豐竹開著玉米播種機在播種玉米。
俗話說“春爭日、夏爭時”,“三夏”生產“搶”字當頭。昨日上午,記者在驛城區香山街道孫店村看到,村民們正在抓緊時間搶收搶種。在路邊,剛搶收完小麥的村民劉豐竹,正開著自家的玉米播種機,和家人一起播種玉米。
“化肥得多上點,這樣才能多打糧食。”母親在一旁提醒他,并趁播種機停車間隙,抓了兩把化肥撒到機倉里。記者了解到,劉豐竹家只有2.4畝地,但劉豐竹卻種得很精心,早早把麥子收割后,把玉米種上。
雖然今年春天的時候麥子受了凍,后來又出現了旱情,但這在劉豐竹眼里不算什么。他說:“種地雖說簡單,但也是個技術活。病了就得治,旱了就得澆,人勤地不懶。”麥子收割后,劉豐竹估算了一下,一畝地能收700多斤麥子,還算不錯。
劉豐竹告訴記者,天氣預報這幾天有一次比較大的降雨,所以要趕在下雨前把玉米種上。一大早,劉豐竹就把在市區工作的兒子叫回家,帶上全家人到地里播種玉米。
“播種玉米的時候,倉眼可以定大一點兒,將來剔苗可比補苗強。”趁著休息的間隙,50歲出頭的劉豐竹和記者閑聊了起來。他說,自己種地30多年,以前啥苦都吃過,現在雖然機械化耕作很方便,但種地還得靠人。
在記者的要求下,劉豐竹同意讓記者嘗試一下如何正確使用播種機。“一定比例的化肥配上定量的種子。,這一畝地要下4斤左右的種子和80斤左右的玉米專用肥。”劉豐竹囑咐記者要把握好比例。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記者進行實際操作時,才發現難度不是一般的高。“你這樣不行,種子下得太稀了。”劉豐竹立刻指出錯誤,并熟練地調整了閥門。
記者看到,劉豐竹選購的化肥是某品牌的玉米專用肥,播的種子是他到市區選購的“泰玉5號”牌雜交玉米種。這兩個牌子已經買了好幾年,用劉豐竹的話來說,就是“放心”。轟鳴聲中,播種機在田地間穿梭,播下的是種子,更是劉豐竹全家人的希望。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