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城區人口計生委積極推進征地拆遷工作紀實
摘要:“三大法寶” 三方滿意驛城區人口計生委積極推進征地拆遷工作紀實通訊員 張印德 周 六征地拆遷工作由于涉及問題多,開展起來非常困難。然而,驛城區人口計生委工
“三大法寶” 三方滿意
驛城區人口計生委積極推進征地拆遷工作紀實
通訊員 張印德 周 六
征地拆遷工作由于涉及問題多,開展起來非常困難。然而,驛城區人口計生委工作隊參與的順河街道辦事處柳堰廟社區青莊為期半年的征地拆遷工作卻一路“綠燈”,在短短4個多月的時間內,完成了土地、房屋丈量、附屬物認定及補償核算,并簽訂征用土地協議200余畝,創造了征地拆遷工作的“計生速度”,實現了征地拆遷工作“速度、質量、效益”三個統一,取得了群眾、社會、政府三方滿意的效果。拆遷工作隊傾心為民,用“三大法寶”有效推進了征地拆遷工作。
法寶之一:堅定必勝信念,以人為本、重民生、解民困
驛城區人口計生委接到征地拆遷任務后,委黨組高度重視,積極召開黨組會議,認真學習省、市、區征地拆遷相關文件精神,做到周密部署,熟練掌握政策,理清工作思路。圍繞征地拆遷工作,該計生委專門組織召開征地拆遷動員大會。在征地拆遷全過程中,該計生委注重實事求是,依法運作,陽光運作,真心維護拆遷群眾的合法權益,妥善解決被征地拆遷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盡力滿足群眾的合理訴求。該計生委工作隊加強自身隊伍業務素質錘煉,做到“心中有速度、時刻有責任”。工作隊員通過調查走訪,與辦事處和社區一班人形成合力,協助政府解決群眾反映的矛盾糾紛,并多次與辦事處、社區和拆遷群眾共同商量、溝通,在政策范圍內達到讓拆遷群眾滿意的補償結果。
法寶之二:措施有力,方法得當,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制定措施有力度。該計生委抽調86人組建征地拆遷工作隊,由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帶隊,工作隊下設11個工作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時間有保證。除工作日外,拆遷人員還自愿放棄雙休日,加班加點,充分發揮“走進每家每戶、踏破鞋底、磨破嘴皮”的精神和“5+2”、“白+黑”的工作作風。督導獎懲同跟進。在征地拆遷攻堅實施階段,委黨組制定了嚴格的督導工作制度。攻堅期間班子成員全部充實到11個工作組,根據工作要求按時推進。對征地拆遷任務采取記分制,每一時段任務結束后,評比得分清況。待征地拆遷任務全部結束后,兌現獎懲,結果與本人年終考核掛鉤。工作方法得當。在征地拆遷過程中,該計生委工作隊始終把宣傳工作放在第一位,通過細心、耐心地講解法規政策,拆遷群眾對政策由了解到吃透,由懷疑到放心。自4月3日青莊第一份征地合同落地,計生委工作隊及時調整隊伍編組,每天集中優勢兵力,在打開征地拆遷缺口的同時,由“拉鋸戰”迅速轉變戰術擴大戰果。在征地拆遷過程中,發揮村民組長、黨員、入黨先進分子的帶頭作用,使其帶頭簽單,積極影響其他群眾。同時,該計生委工作隊還會同柳堰廟社區和青莊村民組黨員代表組織召開三次拆遷群眾研判分析會,對每個拆遷戶的社會關系、人脈資源、鄰里裙帶“把脈診療”,找準要害部位,“對癥下藥”,做到“藥到病除”。
法寶之三:公平、公正補償,陽光運作,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征地拆遷工作中,合理確定補償標準,公平、公正發放補償資金是做好征地拆遷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群眾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必須做細、做實、做牢。該計生委在征地拆遷工作中,全面推行陽光操作,公開宣傳征地拆遷法規政策、補償標準、補償數額,把征地拆遷工作置于社會監督之下,使征地拆遷工作“見得陽光、曬得太陽”,消除拆遷群眾的疑慮。執行公平、公正的補償原則,征地拆遷群眾同樣的土地、同樣的附屬物和同樣的房屋,堅持一個政策標準不走樣、不變形。陽光運作,透明看得見。所有征地拆遷群眾補償標準和補償數額公開透明,不暗箱操作。一把尺子量到底。在征地拆遷工作中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懼壓力,杜絕征地拆遷工作中的“人情戶”和“關系戶”。
群眾工作無小事,唯有真情換真心。驛城區人口計生委工作隊傾心為民,用行動感動拆遷群眾,破解了多年來征地拆遷工作的難題。目前,驛城區人口計生委工作隊柳堰廟社區青莊征地拆遷工作已進入快車道,僅5月23日當天就簽訂征用土地協議11戶,征地工作已近尾聲。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