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下旬注意防治小麥“三病兩蟲”
摘要:翟 斌 劉沛義 郭先紅一、四月中下旬小麥“三病兩蟲”發生的條件四月中下旬,小麥從開始抽穗、揚花,進而灌漿,是小麥生產過程中變化最大、最明顯的時段。這一時
翟 斌 劉沛義 郭先紅
一、四月中下旬小麥“三病兩蟲”發生的條件
四月中下旬,小麥從開始抽穗、揚花,進而灌漿,是小麥生產過程中變化最大、最明顯的時段。這一時期水分和溫度的變化與病蟲害的發生危害對小麥穗粒數和千粒重具有重大影響,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今年四月上旬,我市平均溫度比常年偏高,降水比常年偏多,非常有利于小麥的生長發育,但也極利于小麥病蟲害的發生蔓延。最新的天氣預報顯示,4月17日~19日我市陰天有小雨,下旬仍有降雨過程,溫度適宜。充沛的水分和適宜的溫度,利于小麥吸漿蟲的出土羽化和侵入,利于小麥赤霉病菌的萌發侵染,利于小麥銹病、白粉病和蚜蟲等病蟲害的蔓延危害。小麥抽穗揚花的時段與小麥吸漿蟲羽化上穗產卵和小麥赤霉病菌的萌發時間幾乎吻合,給小麥正常生長和灌漿造成巨大威脅。這一時段相對很短,防治的時間性很強,稍有不慎,就有失去防治時機的可能。小麥赤霉病、吸漿蟲的危害,只有在小麥抽穗揚花期防治才能有效控制,銹病、白粉病、蚜蟲及其他病蟲害的防治時機相對較長。
二、小麥赤霉病的發生與危害
小麥赤霉病是一種氣候性流行病,近年來在我市都有發生,逐年加重。該病不但影響小麥產量,還引起小麥籽粒腐敗變質。該病病菌分泌的毒素還能使人畜中毒,一般年份可減產1~2成,大流行年份減產5~6成,甚至絕收。赤霉病發生發展的特點是揚花期侵染,灌漿期顯癥,成熟期成災。一般以揚花期一次性侵染為主,如果后期多雨高濕時,可能出現再侵染加重危害。小麥赤霉病病菌致病能力極強,在田間小麥或玉米秸稈等作物殘體上越夏、越冬,翌年春季經氣流傳播至小麥穗部,從小麥花藥經花絲侵入小穗,初期在小穗和穎片上出現水漬狀褐斑,后逐漸擴展到整個小穗,病小穗隨即枯黃,小穗基部出現粉紅色膠質霉層。小麥在揚花期最易感病,抽穗期次之;在有大量菌源存在的條件下,小麥抽穗揚花期間若遇陰雨或多露,氣溫保持在15℃以上,赤霉病將大流行。
三、小麥吸漿蟲危害的再認識
小麥吸漿蟲是小麥上的一種毀滅性害蟲,以幼蟲潛伏在小麥穎殼內吸食正在灌漿的麥粒汁液,造成麥粒干癟、空殼,影響產量,嚴重的在70%以上,甚至絕收。小麥吸漿蟲在我市1年發生1代,老熟幼蟲結圓繭在土中越夏、越冬。但吸漿蟲在土中存活可達幾年,甚至經過幾個冬季仍能化蛹、羽化為成蟲。小麥吸漿蟲具有隔年羽化或多年休眠的現象。濕潤的環境有利于吸漿蟲活化出土,而春季少雨、土壤含水量低、幼蟲不能破繭上升或已上升活動時遇土壤干燥,又會退回土壤下層繼續休眠。即使在最適宜的溫度和含水量條件下,仍有一定數量的休眠體不活化、不化蛹和羽化。因此,小麥吸漿蟲的防治需要長期不懈努力。
當土溫在15℃以上,小麥露臉抽穗時,吸漿蟲羽化;當土溫到20℃時,小麥抽穗盛期,成蟲盛發,開始上穗產卵,其產卵歷時3~5天。這時上穗的蟲卵是造成小麥受害減產的主要蟲源,是防治的最佳時機,必須及時噴藥防治。因為吸漿蟲產卵的選擇性很強,只選擇未揚花的麥穗或小穗,小麥已經揚花一般不再產卵。
吸漿蟲的入侵危害在小麥揚花盛期和灌漿初期,蟲卵經3天~7天孵化為幼蟲,幼蟲即從小穗內外穎殼侵入,以口器刺破種皮,吸食還在灌漿的麥粒,造成癟粒減產。幼蟲在穎殼內生活約15天~20天即老熟,遇下雨或露水時,爬出穎殼或麥芒上,借風力落入土表,通過土縫潛入土中,經2天~3天即開始結圓繭休眠,在土中越夏、越冬,直至次年或若干年。
四、四月中下旬小麥的“三病兩蟲”防治與“一噴三防”
四月中下旬是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同時發生的重大病蟲害還有銹病、白粉病和蚜蟲等,并且還可能受到氣候條件的驟變而造成早衰。因此,小麥的“一噴三防”不僅能防治小麥赤霉病、吸漿蟲,兼治小麥銹病、白粉病、蚜蟲以及其他病蟲害,也是抵御干熱風、防早衰、防倒伏、促灌漿的關鍵措施。可以根據病蟲發生的實際情況,把握防治時機,科學選用殺蟲劑和殺菌劑,同時加入葉面肥和磷酸二氫鉀等,各計各量、現配現用、混合噴藥進行綜合防治,起到補肥、防干熱風、防早衰、防倒伏、促進灌漿、增加粒重的作用,達到一噴多防的效果。
按照省農業廳發布的《河南省小麥“一噴三防”藥肥使用建議》,符合國家規定登記用于小麥的農藥很多。殺蟲劑有吡蟲啉、啶蟲脒、吡蚜酮、噻蟲嗪、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氧樂果、敵敵畏、抗蚜威、阿維菌素、樂果等,殺菌劑及植物生長調節劑有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環唑、苯醚甲環唑、咪鮮胺、氟環唑、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氰烯菌酯、蠟質芽孢桿菌、氨基寡糖素、蕓苔素內酯等,還有一些混配制劑。
葉面肥的選擇主要是優先噴施或超常量噴施磷酸二氫鉀,以增加粒重、減輕干熱風的危害。其他可有針對性地選用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氨基酸、含腐殖酸或有機水溶肥料,迅速補充營養,強化營養平衡,增強光合作用,防止早衰,提高結實率,增加粒重,提高品質。微量元素類應以鋅、錳、硼為主。葉面噴施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要注意肥料類型,氮含量不宜過高,盡量不要單用氮肥。微量元素欠缺地塊應及時噴施相應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五、防治時應注意的問題
1.噴施時間要適宜。若晴天噴施應在上午9時前或16時后,尤以16時至17時效果最好,噴后4小時內遇雨要重噴。
2.噴施濃度要適當。肥液濃度過高,易造成肥害,一般氣溫較高時,在作物適宜的濃度范圍內,應堅持就低原則。不同葉面肥的噴施濃度一般為:尿素0.5%~2.0%,磷酸二氫鉀0.2%~0.5%,硼酸0.1%~0.5%,鉬酸銨0.02%~0.05%,硫酸鋅0.05%~0.2%,噴施濃度以在農業部肥料登記的使用說明為準。
3.噴施方法要科學。堅決杜絕一畝地一噴霧器(不足15公斤)的偷懶習慣,藥液量絕對不能少,做到均勻噴施。噴施量以葉片不滴水為宜,尤其要注意噴灑葉片背面和生長旺盛的上部葉片,增加吸收能力與吸收速度。對有脫肥現象、墑情差的麥田,或有干熱風發生時,要酌情增加噴肥次數。
4.單質肥料要加濕潤劑。為增加肥液的附著性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張力,可在肥溶液中加入適量增效劑或濕潤劑(如中性皂片、質量較好的洗滌劑)等,提高葉面噴肥的效果。
5.結合苗情綜合防治。根據小麥生長需求或病蟲發生及預防情況,可綜合選用葉面用肥品種與農藥,混配原則以品種特性與使用說明中的注意事項為準,嚴禁將酸性與堿性藥肥混用,嚴禁將混配后會減小或喪失藥肥效果、產生毒害等的藥肥混用。
(駐馬店市植保站)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