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開啟改革發展新征程 描繪新常態下新畫卷
摘要:產業強縣 城鎮興縣 農業穩縣 作風立縣西平:開啟改革發展新征程 描繪新常態下新畫卷策劃統籌:管保臣 張建偉 文圖:丁 振 胡軍華 近日,市委書記余學友(中),市委副書
產業強縣 城鎮興縣 農業穩縣 作風立縣
西平:開啟改革發展新征程 描繪新常態下新畫卷
策劃統籌:管保臣 張建偉 文圖:丁 振 胡軍華
近日,市委書記余學友(中),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陳星(右一)帶領由市四大班子領導和各縣區、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觀摩團在西平縣產業集聚區開展現場觀摩活動。
近日,市委書記余學友(左二),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李寶清(左三),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昕(左四)等市領導在西平縣委書記聶曉光(左五)、縣長申保衛(前排右一)等陪同下,深入西平調研。
2014,西平爬坡過坎成績來之不易
回眸2014年,西平大地發展潮涌,亮點紛呈。
這一年,面對復雜多變的特殊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西平縣緊緊圍繞“六大系統工程五十項重點工作”,團結拼搏,務實苦干,擔當負責,積極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在逆境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6.0928億元,增長18.9%,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65.3億元,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8.5億元,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539元,增長9.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153元,增長12.5%……一個富裕、平安、文明、美麗新西平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促趕超 項目建設鼓點急
2014年,西平縣堅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牢固樹立“項目是第一抓手”的理念,以招商為核心,創新招商形式,落實領導分包、聯審聯批等制度,項目建設扎實有效推進:全年共在建、簽約項目129個,總投資293億元;先后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地舉辦招商推介會,簽約項目14個,總投資71.8億元;分四批集中開工32個億元以上項目,總投資104.8億元。
按照“四集一轉”的要求,該縣大力開展“產業集聚區提速年”活動,積極培育主導產業和產業集群,產業集聚區不斷發展壯大,引領帶動全縣工業經濟穩步發展。去年,產業集聚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8.5億元,增長32.8%;固定資產投資67億元,增長34.6%;實現稅收8500萬元;新增從業人員4000余人。
美環境 城市品位大提升
2014年,西平縣以“城鎮建設提質年”活動為抓手,圍繞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的城市建設目標,加大投入力度。
去年,該縣新修城市新區、產業集聚區柏亭大道、仙女河南路等10條道路,對解放路、西平大道等9條道路進行升級改造。金鳳大道下穿鐵路涵洞項目正在實施,柏國大道上跨鐵路立交橋項目、107國道升級改造項目正在積極推進;第一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項目投入運營,第二污水處理廠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嫘祖文化苑等一批游園綠地正在建設,主城區“兩河”治理、西平生態園建設已啟動,新增綠地面積38公頃。
同時,該縣通過“三城聯創”活動的深入開展,對城區經營秩序、交通秩序和環境衛生進行了綜合整治,城市管理更加規范,城市面貌得以顯著改觀。
重“三農”城鄉統籌奏強音
2014年,西平縣堅持把“三農”和縣域經濟發展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用城鎮化理念建設農村、用現代化觀念武裝農民,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高標準糧田建設有序推進。整合涉農項目資金,總投資3億元,完成了7.5萬畝高標準糧田、7萬畝高標準農田、10萬畝土地整理、2.1萬畝農田節水灌溉等建設項目;投資8000萬元的5.3萬畝千億斤糧食提升工程、投資1800萬元的1.6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正在建設。
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糧食生產克服嚴重自然災害,總產達到92.3萬噸,實現“十一連增”,再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
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該縣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48家,新增家庭農場94家,新培育產業化集群3個,新增市級龍頭企業4家,新增省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8家,總數位居全市第一。
畜牧業快速發展。該縣新改建規模養殖場53家,生豬出欄量全省第二,被定為全省生豬和肉牛產業集群縣,繼續保持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地位。
促市場 第三產業勢頭勁
為適應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新趨勢,2014年以來,西平縣以特色商業區建設為依托,完善各類專業市場,加快發展商貿、物流等服務業,致力打造第三產業新增長極。
特色商業區建設步伐加快。區內基本形成“七縱七橫”干線網絡;投資20億元的建業城市綜合體項目投入建設,投資26億元的紅星美凱龍項目、投資10億元的寶嘉廣場項目、投資10億元的前海鵬翔商業廣場項目正積極實施。
商業場館建設加快推進。新世界廣場、中原漁具城、喜盈門生活廣場、豪頓大酒店等投入使用,新天利金融中心、新世紀廣場、新華商城等項目正在建設。
外向型經濟不斷壯大。去年,西平縣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1500萬美元,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2億元,增長12.8%。
悅生活 幸福民生惠萬家
對西平而言,幸福指數提升既是永恒不變的追求,更是對市民的莊嚴承諾。
去年,西平縣堅持民生第一大事,持續加大民生投入,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全縣投入社會事業的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達73%,解決了一大批民生難題。
就業是民生之本,社保是安民之要。去年,該縣全年新增城鎮就業800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000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位居全市第二;新農合參合率、城鎮居民醫保參保率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該縣還始終將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作為民生工作的基石來抓,去年改造農村危房1700戶,使5.2萬城鄉困難群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733名五保老人得到供養。
圍繞教育、醫療等社會熱點問題,西平縣努力補齊發展短板。去年,該縣新建的西平高中、柏苑中心小學投入使用,并擴建了6所農村寄宿制小學,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現象得到有效緩解;新建了博雅醫院、平安骨科等一批新型民營醫院。同時,該縣還積極推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藥品全部實行零差價銷售。
如今,走進西平縣,一幅幅溫暖的民生圖景在人民群眾的眼前、身邊次第展開:去年該縣以獎代補建成了30個行政村村室,實現了村級活動場所全覆蓋;實施“鄉村暢通工程”,改擴建鄉村道路33公里;投資1300萬元進行電網改造,使電力設施更加完善……西平用一項項民生事實回應了“發展經濟到底為了誰”這個根本性命題。
2015,西平穩中求快主動適應新常態
好戲連臺的2014完美收官,前景看好的2015昂首啟程。
在年前召開的西平“兩會”上,西平總結2014年發展成果,同時也將2015年工作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和預期成果一并展現在全縣人民面前——
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按照“穩中快進”總基調,堅定“團結奮進、再創輝煌”總目標,遵循“產業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約”總方向,聚焦“產業強縣、城鎮興縣、農業穩縣、作風立縣”四戰略,堅持一個中心,抓住兩個關鍵,著力三個重點,加快四化進程,強化五個保障。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生產總值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城鄉居民收入增長10%。
如何實現上述目標?哪些工作與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記者對重點部分進行了梳理。
【著筆】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
【藍圖】全年引進超億元工業項目20個以上
今年以來,西平縣正繼續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舉求多效”的重要舉措,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廣泛開展招商活動,促進大項目、大產業落地,力爭全年引進超億元工業項目20個以上。
該縣圍繞主導產業,瞄準國內500強、央企、行業龍頭企業,重點突出產業招商,創新招商方法,采取駐地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等方式,科學招商、精準招商、務實招商。
2015年,該縣將對招商引資項目進行“回頭看”,對無法落實、長期沒有實質性進展的項目及時進行清理;對規模小、占地多、質量不高的項目及時“騰籠換鳥”,確保土地集約利用。同時,在加快審批、優化服務和環境上下功夫,形成開工一批、在建一批、儲備一批的良好態勢。
【著筆】產業集聚區建設
【藍圖】努力實現晉位“一星”目標
今年,西平縣正繼續加快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努力實現晉位“一星”產業集聚區目標。
在主導產業培育和產業集群發展上,該縣依托金鳳牧業,整合畜禽養殖設備制造企業,繪制產業鏈圖譜,吸引聚集相關企業,打造成為超100億元的畜牧養殖設備產業集群;以鼎力桿塔、凱威鋼構等機械設備制造企業為龍頭,進行戰略重組,分工協作,打造成為超50億元的桿塔機械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依托光電產業園,引進入住電子企業10家以上,打造成為超50億元的光電信息產業集群;規劃籌建西平嫘祖服裝新城,力爭全年引進服裝企業30家左右,打造成為超100億元的服裝產業集群。同時,繼續抓好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支持現有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轉型升級,助推企業做大做強。
【著筆】新區建設
【藍圖】打造環境優美、宜居宜業新家園
為進一步提高城市的承載力、支撐力和吸納力,今年以來,西平實施“城鎮興縣”戰略,堅持以縣城為龍頭,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正強力推進新區建設。
在高規格科學編制城市規劃,完善新區道路、綠化、水電、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的基礎上,今年,該縣將完成嫘祖文化苑建設,加快西平生態園建設,全面啟動小洪河、引洪河城區段綜合治理工程。同時,加快特色商業區內紅星美凱龍、寶嘉廣場、前海鵬翔商業廣場等項目建設,并制定出臺優惠政策,吸引一批金融、傳媒、交通運輸企業入住,推動服務業集聚發展,努力把新區建設成為環境優美、宜居宜業、富有魅力、充滿活力的新家園。
【著筆】高標準糧田建設
【藍圖】推動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
今年以來,西平縣以糧食核心區建設為契機,強力推進高標準糧田建設,大力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努力推動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
該縣整合高標準糧田、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土地整理等涉農項目統一規劃,爭取今年再實施3.5萬畝高標準糧田建設項目,全面建成15萬畝高標準糧田示范區。同時,抓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建設,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90萬噸以上,并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實施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培育工程。此外,積極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業產業化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組建10家聯合社,新增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各100家。
【著筆】現代服務業
【藍圖】實現第三產業相融互促大發展
今年以來,西平縣正把發展現代服務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加快服務業發展的3個“一千萬”工程,加大扶持,規范引導,推動第三產業相融互促大發展。
該縣一是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在科學規劃建設現代物流園區的同時,抓好產業集聚區物流園區、恒豐物流園區建設,推動物流業與主導產業聯動發展,打造現代物流業基地;二是加快發展電子商務,充分利用阿里巴巴駐馬店產業帶平臺,引進新興業態和先進商業模式;三是加快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深入挖掘嫘祖文化、冶鐵鑄劍文化等文化遺產,弘揚剪紙、大銅器等民間文化藝術,積極打造文化產業;四是繼續完善服裝、建材、家具等專業批發市場,形成門類完備、功能完善、輻射面廣的現代市場體系;五是大力培育自營出口企業,不斷擴大進出口規模,力爭全年完成進出口創匯1500萬美元。
快速崛起的西平縣產業集聚區。
以金鳳牧業為引領的畜牧養殖設備產業集群業已形成。
以鼎力桿塔等為龍頭的桿塔機械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日益強大。
一個超50億元的光電信息產業集群正悄然騰飛。
一個超100億元的服裝產業集群正強勢崛起。
突出產業興城,促進產城互動。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