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親不如近鄰
摘要:□王慧玲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這美好的鄰里互幫、對門相助的古老民風,曾幾何時已被城市的高樓大廈阻隔、鋼筋水泥冷凝。而建業森林半島小區
□王慧玲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這美好的鄰里互幫、對門相助的古老民風,曾幾何時已被城市的高樓大廈阻隔、鋼筋水泥冷凝。而建業森林半島小區以聶大媽為首的左鄰右舍,讓我們如沐春風,感受到了樸實的民風帶來的溫馨與感動。(今日《天中晚報》)
聶大媽年近古稀,兒女也應該事業有成了。兒女在環境優美的建業森林半島小區給她置辦房子,想讓她頤養天年。按常人頤養天年的概念,應該是不愁吃喝、看看電視、鍛煉鍛煉身體等。然而,聶大媽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助人為樂上,寧愿自己身心勞累。她處處為鄰里著想,自己從不閑著。盡管自己眼睛不好使,但仍挑燈夜戰為鄰里縫制睡衣;盡管自身患有眩暈等多種疾病,但從不認為自己是病人,還時時關心鄰里。自己種的蔬菜,送給鄰居;自己種的瓜果,喊鄰居的孩子去吃;自己改善生活,也給鄰居送去一起分享。她把我們兒時在農村的記憶喚起,她將淳樸的民風延續。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同一小區卻叫不出彼此的姓名、為鄰多年卻不知道彼此的職業者比比皆是,鄰居家中鬧翻天,對面置若罔聞的也見怪不怪。這應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詬病,必須予以摒棄。
建業森林半島小區的聶大媽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帶動小區左鄰右舍的姐妹們,營造了一個和諧的氛圍。出門時,將自己的鑰匙交給鄰居,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之橋;鄰居為她曬被子、打掃庭院,凝聚起一首感恩回報的民心之曲。她使鄰里互幫成為一種習慣,對門互助成為一種責任。她將“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的古老民風發揚光大,她讓我們知微見著。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我們都這樣做,我們的家庭會越來越和睦,我們國家會越來越和諧!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